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南平南词

南平南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平南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词”自清乾隆、嘉庆年间传入南平及周边各乡镇、县府。当时都是以坐唱、清唱形式演出,参加者多是知识界人士、商人、衙役、官吏及有钱人家子弟。“南词”坐唱班被东家邀请去唱,从不肯收受酬金,以示与职业艺人区别,东家要待其如宾客,盛宴款待,不能有丝毫怠慢,乐器箱从不自己携带,要东家派人运送,以示他们身份高贵。

“南平南词”常聚居厅堂演唱,他们有自己的演唱班社。唱“南词”的同道们,相互邀请到其中一成员家里聚会演唱,以体现“南平南词”的高雅。演唱时,演唱者七至十余人不等,围坐于方桌四围,每人手持一件乐器,边奏边唱,以唱为主,间以道白,操鼓者常为主要演员,不用道具,没有化妆。“南平南词”坐唱分文、武场,以八字型排开两边,文场在左边,是一些拉弦、弹拨乐器,另一边是武场,即锣鼓类,演唱者身着长袍,一人唱一角色,唱的多是代言体小戏,行当明确,分生、旦、丑、未(大花脸)、副(副丑)、正、贴旦,都用假嗓唱,从未有过女子参与演唱,都是以男子的小嗓代替女声,老生、老旦、丑、未、副用本嗓(阳嗓)。

“南平南词”时也参加当地士绅或亲友家的喜庆寿诞宴会,以及当地迎神赛会、菩萨寿诞庙会以及一些宗教仪式。“南平南词”说唱形式不同于其他说唱鼓书、弹词等表演的单一或二人说唱或乐队伴奏员帮唱的形式,已有角 分,更多地包含着戏剧的表现形态,在这种演唱中要根据参加各娄宴会、庙会、寿诞等的要求演唱符合其内容的祝词、戏文,这从“南平南词”留存的手抄本中可以得到佐证,如:《大天官》、《三星天官》、《九子升官》、《一见才郎》等。

“南平南词”虽传于苏、昆,也融进了本地民歌小调及江南丝竹等民间音乐,这大多用于演唱正本前与换戏的间奏及结束。在演唱正式曲目外,还经常演唱一些杂词、小调,作为余兴节目,或作为曲目之间的过渡。杂韵数量较少,如:《秋江调》、《鸳鸯歌》、《竹枝词》、《四合如意》等,小调较多,都是江南一带的民歌小调,主要有《过前川》、《点绛唇》、《赶船歌》、《朝歌》、《云韵》、《翠花阳》、《塞外风光》、《一支红》、《金印记》、《女告诉》、《鲜花调》、《小鲤鱼》、《呱呱调》等。

“南平南词”在演出开始前或间歇时间,总要演奏一些器乐曲以静场,器乐演奏曲俗称“十番”。这种演唱前加奏音乐,中间插入伴奏及结尾又由乐队的音乐冲向高潮至完全结束的方式,形成了南词说唱不同于一般的说唱表演。

“南平南词”分声乐与器乐二大类:

(一)声乐:用一种被称为“中州韵”的土官话演唱和道白,“正韵”亦称“八韵”是“南平南词”主体唱腔,唱腔优美委婉。学习者必学“正韵”,声腔带昆曲唱法的不同角色在演唱时可以润腔,如大花、丑角等可用苏白式阳嗓。近代多用普通话演唱加韵白。

除正韵外,还有由正韵不同板式变化派生出的清韵、峰韵、旭韵、云韵、霞韵、武马韵、凡韵、乙韵等。

正韵的快节奏板式变化称为“弦索”,有“单玄”、“双玄”、“混合玄”三种曲调,弦索亦有快板之称。另有别韵类,包括别调和别玄。

(二)器乐:分文、武场

文场乐器:胡琴、高胡、二胡、壳胡(比板胡大)、杨琴、琵琶、三弦、竹笛、唢呐、笙。多以高胡、扬琴为主腔伴奏,也加入低音大胡、中胡等。

武场(打击乐):擅板、板鼓、松鼓、词钹(又称丝钹)、手锣(比小锣小,是传统乐器),以及紧鼓、大锣、钹等。

器乐曲:这多用于开场乐或演出行进中情绪剧情的烘托或单独做为民间喜庆演奏,有[七牌十番]、[朝天子]、[普天乐]、[哭皇天]、[满园春]等。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南平南词”老艺人邱德民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组织了“庚韵琴社”,成为后来在福建影响久远的南词班社。新中国成立后南词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1952年成立了南平业余演唱组参加省会演, 1953年成立了中山二街、文宣街文工队,扩大了原有的南词组,成立了“南平业余南词剧团”,1960年南平市创建了南词艺校,培养了第一批专业南词艺人,并于1964年组建了南平市南词实验剧团。与此同时,原坐唱形式仍在民间(南平地区)流行,南平樟湖青蛙节、南平溪源菩萨节(器乐曲牌演奏)、建阳邹墩伏虎庙和尚及乡间庆寿喜宴仍完整地演唱南词,以正韵为主唱。

2006年,“南平南词曲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信息来源: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


下一篇: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