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洛阳市 > 涧西区

洛阳面塑

洛阳面塑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洛阳面塑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代劳动人民在重大节日、喜庆或丧事中,为避灾祸、求平安,以相形面物代替活物,敬天地、求神灵、祭列祖,过后可食之。唐代就有生面塑、熟面刷色和熟面染色塑。到明代已经发展到独立的艺术欣赏品,清代由简单的动物、瓜果面塑向人物面塑发展,山东曹州面塑以仕女、文官、武将以及名著人物最为闻名。

从上个世纪初的王、郭、贺、杨姓面塑艺人开始,对面塑原料的制作进行了改进,后传至李姓高足,所制面塑原料采用小麦精面和江米精粉,掺入各种颜色,和成各色面团,蒸熟后即可使用。面塑基础色分为五至七色,可调出200多种色彩。

面塑从古传承至今,可基本归纳为以下几类:(1)“花供”面塑:多为家畜家禽、桃梨瓜果、胖娃娃、老寿星等,其捏制手法粗犷,风格质朴,色彩单纯,对比强烈。这是一辈辈面塑艺人的传统技法,是必须传承的基本功。(2)单人面塑:多为文雅1、风流仕女、武将侠客、名著人物、天真儿童等,在清末已开展逐渐发展形成,活灵活现,栩栩如生。(3)有声面塑和动态面塑:多为儿童玩具,作品装有哨子,用嘴吹能发出响声,或用风力使面人活动起来,多为走街串巷,庙会设摊,吸引玩童。(4)盒装组塑:在一盒内,塑几个人物,表现一个故事,形成系列,小巧灵珑,微妙微肖,为高档工艺美术品。(5)写生面塑:根据眼前人物或动物即席控制成像,手法闲熟,特点明显。(6)建筑面塑:根据传说、名著描述、实地观看,提出各式各样、色彩绚丽、形体逼真的亭、台、楼、阁,配以人物,如同仙境。

面塑能捏出千余种不同的表现对象,只要人们需求,都能捏制表现出来,用于装饰、收藏。“花供”面塑,其代表艺人是王清源、郭湘云、李新起、李新发等;单人面塑,是李家艺人为代表,李朝训、李俊兴、李俊福,李金诚等;有声面塑和动态面塑,其代表艺人有李新起、李新发、王建德等;盒装组塑,其代表艺人李俊兴、李金诚、李芳格、李芳清等;建筑景体面塑,由李金诚、李菊芳,自我探索,为表现故事整体效果,表现人物环境效果,家人常到山水、楼阁、寺庙、戏院、戏装店、古董店为创作积累了大量面塑艺术资料;写生面塑,作为学面塑者必重要掌握的,老艺人带徒时,其学习的重要环节离不开写生,这是基本功。

李菊芳为“面人李”面塑世家的传承人,1980年李菊芳随父来到洛阳,在父亲李金诚的传授下,面塑技艺长进很快,无论到全国各地何处参加表演、比赛、展销,都引起轰动。她擅长古装人物,对山水秀色,楼台亭阁面塑更有独到功夫,已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去势,她的作品《红楼梦人物》《三国人物志》《水浒人物传》等已多次入选洛阳市民间艺术展,洛阳市文化产精品展,河南省民间艺术展览会,法国69届世界博览会,深圳“绵绣中华”园表演和览销多年,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作品轰动国内外。她随父所到之处,当地媒体和海外媒体均做报道,称其为“面塑世家、后继有人”。1989年随父去深圳“绵绣中华”作面塑表演和展销,两年后又回到洛阳继续她的面塑职业。2001年,洛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其为会员;2002年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下一篇:洛阳牡丹栽培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