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泰宁

泰宁大源傩舞

泰宁大源傩舞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大源傩舞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源傩(nuó)舞是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和缅怀恩人、祀奉先祖、崇拜- 的祭祀仪式。大源傩舞起源于北宋初年,流传于闽赣边界一带。泰宁新桥乡较为普及,有上大源、下大源、长岭、蓬坑等村,其中以大源村的傩舞最具风土特色。2005年,“泰宁大源傩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宁大源傩舞是古越族先民傩文化的遗存,其舞姿原始,古朴奔放。傩舞表演者头戴假面具领舞,所扮形象基本上是人禽(畜)合体,强调神性胜于人性,幻想色彩极为浓烈,笼罩着原始宗教气氛。傩舞中的“蹈卦”、“- ”、“磨磐旋转”、“对阵”等动作,反映了原始社会里劳动、生活、战争的场景。

大源傩舞与宗族祭祀、民俗节庆活动密切相关。如祈丰年、庆丰收、迎神庙会、会庆活动、赛事活动、文娱联欢等,均邀请傩舞队参加。祭祀表演主要在祠堂、庙会进行,以缅怀先人、祀奉列祖列宗、崇敬- 为主,有驱邪纳吉、祈求平安的象征。音乐敲出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文乐所奏乐曲主要有“大开门”、“红绣鞋”、“夜不宿”等传统曲牌。整支傩舞队主要由前头两个木鱼声控制指挥,其鼓点的快慢强弱变化均由其指挥,协调统一。大源傩舞所用的道具是:面具、鼓、尺板、木鱼、旗幡。

傩面具是傩文化特征,制作材质有木、皮、泥、石、布、纸等多种。大源傩舞面具是用樟木雕刻彩绘而成,不怕虫蚀,不易腐朽,容易保存。面具艺术风格多种多样,鬼神人兽,造型各异,或威严肃穆、正义凛然,或古朴稚拙、典雅文静,或凶煞狰狞、妩媚风趣,显示出特有造型美。面具分类:弥勒佛、四大天王、护守天尊、风、雨、水、火诸神,金童玉女,鸣金擂鼓天兵等。

舞蹈动作简朴、刚劲,口传身教,保持较多的原始韵味,是闽赣边界一带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被称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下一篇:新罗静板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