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荆州市 > 荆州区

汉滩小曲

汉滩小曲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滩小曲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滩小曲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汉滩丝弦”又称“外江小曲。”发祥于荆州地域。是流传在宜昌至九江等长江沿岸城乡的古老曲种,在清末,民国初年和建国初期曾盛极一时。

汉滩小曲由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解放前,这一曲种是流浪江湖的民间艺人,特别是盲艺人的谋生手段。

它用以四胡为主的丝弦乐器伴奏。以坐唱为主。演唱时男女搭配,女演员击云板、男演员操琴,可单唱、对唱、多人围唱,曲牌众多,曲调优美动听,表现力强,曲目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单折子戏。

与汉滩小曲同时的,还有流行在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钟祥、潜江等地的“天沔小曲”又称“内河小曲”用敲碟子为伴奏乐器,以站唱和走唱为主,曲目多为情节单一的抒情小段。

这两种小曲流行地域,历史上均属荆州地区,长期的演唱活动中,互相交流、借鉴、形成了一些都能演唱的曲牌、曲目,同一个艺人,可能会汉滩小曲,也可能会天沔小曲。在伴奏乐器和演唱形式上,既保持了自身特点,又形成了一些共性。一九五八年,湖北省曲艺家协会成立后,把这两种小曲和另外一些小曲种统称为“湖北小曲”。

汉滩小曲是“湖北小曲”中最为重要的曲种,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它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拥有丰富的曲牌,曲目和众多地,传承有序的著名艺人。在它流传的百余年间,荆州一带的茶楼酒舍、厅堂会馆,街头地边,红白喜事等场所,丝弦响扳之声随处可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1958年汉滩小曲艺人傅凤兰曾进京为国家领导人演出。是荆楚民间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傅凤兰。

信息来源:荆州市群艺馆


下一篇:荆州关羽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