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郫都区

郫县望丛赛歌会

郫县望丛赛歌会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郫县望丛赛歌会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郫县“望丛赛歌会”是川西坝子汉民族传统罕见的赛歌节,它以郫县为中心,以川西民歌为内容,以歌颂和缅怀望帝“教民务农”丛帝“治理水患”为主题的汉族民俗活动。

郫县赛歌的民俗源远流长,自南北朝齐明帝,益州刺史刘连季将“望帝祠”从灌县(今都江堰市)迁至郫县,与“丛帝新庙”合建后,就慢慢地形成了,距今已有1500年之久。

郫县赛歌习俗到真正贯名为:“郫县望丛赛歌会”是在改革开放的1983年。

郫县的赛歌习俗,由于它的山歌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出各个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通过对山歌歌词的研究,对研究汉民族特别是川西坝子的汉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川西坝子汉民族的民俗活动、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以及服饰等也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郫县,紧邻成都市区的西北部,为成都平原中心,是川西平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一马平川,风光如画,土地肥沃,物产丰饶。郫县历史悠久,古蜀望帝和丛帝先后在此设立国都,是古蜀文明和蜀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郫县建县已逾2300多年。出土文物不胜枚举,古城遗址古风犹存,古老传说美丽动人。郫县人杰地灵,是西汉大儒扬雄、严君平、何武,唐宋时代工艺制造家何稠和诗人张俞,现化文学家韩素音、当今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等名人的故里。

郫县是都江堰自流灌溉之首县,气候温和潮湿,物产富饶,有“天府之国”的称谓。历史上盛产郫筒酒,特产有蜀绣、挑花、童鞋帽和郫县豆瓣。农家院落散布田间,四季常青,翠竹掩映,流水环抱,构成天然图画。境内“望丛祠”是川中名胜古迹。

郫县“望丛赛歌会”作为郫县民歌的擂台是在郫县民歌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郫县民歌的分布区域以郫县为中心向四周发散,辐射到新都、彭州、温江、都江堰等地,是川西保存比较完好和完整的,最具原生态的民歌演唱形式,是川西民歌的代表。郫县“吼山歌”习俗由来已久,在原始农耕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劳动沉重,人们为了释放心中的烦闷,调节劳动气氛,常常在田间地头高亢几句,或以男女挑逗打情,互为取悦,于是你唱我和,初具郫县民歌的特色,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民歌融入了以纪念古蜀帝王“望丛二帝”教民务农,农耕天下;蜀人寻根问祖的新元素,郫县民歌得到长足的发展。以至吼唱郫县民歌的习俗成为了川西目前尚存完好而又唯一的汉民族歌会习俗,也成为了郫县人歌唱生活、歌唱爱情的民俗文化活动。

郫县民歌虽然它的产生中心地带在郫县,但由于文化的渗透性和流动性,以及赛歌习俗本身对川西民俗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扩大了吼唱郫县民歌习俗的波及度,致使它的分布区域很快地充盈整个川西乃至在全国都颇有影响。风土什志社出版的《风土什志》在1944年第一卷第四期上发表了十六首郫县民歌,这也足以说明郫县民歌在那个年代就有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今天,地处西南第一大城市成都市附近的郫县民歌,同样抗拒着现代文明和多元文化对它的冲击和同化,而仍然那么原滋原味原生态的被完整地保存下来。83年恢复“望丛赛歌会”以后,郫县民歌更是名声大震,招来四方八面客,一时间竟歌、赛歌、斗歌络绎不绝。民歌年年唱,歌会年年开,直至现在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四届,其中还多次被国家文化部、成都市贯名举办,如:90年“望丛歌会”被贯名为“成都市首届民间艺术节”、2004年的“望丛赛歌会”被贯名为“2004成都文化年•东方伊甸园”、2006年的“望丛赛歌会”被文化部和成都市政府贯名为“首届中国(成都)国际古蜀文化节”,歌会期间,国家及省内外新闻单位多次作专题拍摄和报导,节目远播美国、英国、港、奥、台等地,影响颇大。这种现象的本身就不能不说是郫县民歌生命力的旺盛。其中之奥妙值得专家们研究。

郫县赛歌的习俗对今天的文化发展甚至对今天的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和谐社会也将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今天抢救和保护“郫县望丛赛歌会”这一汉民族传统罕见的赛歌节,意义就十分重大了。

郫县“望丛赛歌会”年年办,郫县民歌年年唱,长此以往习以成俗,相伴“望丛赛歌会”逐渐形成了“赶歌”的习俗,以形成了一年一度的祭祀“望丛二帝”恩典的习俗。

信息来源: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火牛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