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大邑县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武当丹士张三丰秉八卦五行之义、太极图之理,集以柔克刚之技击术巧妙融为一体,旨在实现道教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内丹-术而创立太极拳横空出世,且著有《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而载入道教经典,洵为传世之瑰宝。其精髓在于“太极拳论”、“太极拳经”、“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太极拳歌”、“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及“太极拳七十二图势”所包含的张三丰太极拳105幅白描图势,其核心遂为“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历经数百年的今天,由于多方面原因,尤以上一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道教文化惨遭歪曲、冷落,甚至于否定。原本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沃土之中的太极拳,盖具有道教性命双修,文化内涵邃密、祛病强身而切合人体摄生学的太极拳,时至今日,颇有混同于一般体育运动或武术的倾向,失却道教太极内丹养生术的真谛,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大有惨遭湮没之厄难,确已成为濒危文化。为抢救我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申报人经二十余年探索求真,考证若干道家经典名著,现将具有理想医疗健身效果的“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发掘展示,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民族文化遗产,使之布施于当今社会,供全世界数以亿计的太极拳爱好者识得太极拳之真面目,将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浸润于当今流行的太极拳架之中,提升健身品位,近而扩大太极拳-人群,以道家养生文化泽惠世界各族人民为主旨。

《道教大辞典》所载:“鹤鸣山:道教名山圣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鹤鸣山张三丰村境内。亦作鹄鸣山。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地区的南侧支峰,海拔一千余米,东西南北三面环山,东向成都平原,山势雄伟,苍松满布,翠柏森森,双涧环抱,形为展翅欲飞的玄鹤,故名。据史书记载: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客于蜀,遂学道于鹤鸣山中,着有道书二十四篇,并于山间创立了五斗米道,从此鹤鸣山遂成为道教圣地。”鹤鸣山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汉晋之际,宋代曾经重建,元、明、清三代又相继增修,直到现代殿宇尚存。入山处左有单孔石砌拱桥,名曰迎仙桥。在桥上可见屹立于江中的方形巨石,称“鹤衔丹书”。两岸绿树夹溪极为幽深。过迎仙桥,山麓有三官庙。过送仙桥前行,道旁立一巨碑,上刻“第一山”三个大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手笔,观内建有文昌宫、待鹤轩、听鹤亭、老君殿、迎仙阁。张三丰于明初由宝鸡金台观,经成都青羊宫来鹤鸣山。明成祖多次遣使来迎请回朝,三丰不欲仕宦,皆避而不见,享年169岁,居迎仙阁羽化。阁前有八方大亭为三丰祖师观易处。亭侧有明永乐帝迎三丰真人圣旨碑等数通。成都市恩威集团在原道观基础之上,投资数亿元开发道源圣城鹤鸣山,将鹤鸣山建设成为道家养生文化的教育基地,即将建立“道源圣城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教修院”,距成都市57公里,交通方便,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特质饮水,气候宜人。

张三丰传拳谱有云:“太极图之义,阴阳相生、刚柔相济、千变万化,太极拳即由此而出也。推手即太极之图形。”故此,张三丰太极拳的拳理拳法,即出自太极图义,正以太极图腾为宗主,每一招一式必显太极图之形。籍此是检验太极拳至诚无伪的试金石。宋朝张伯端入四川赴成都,拜吕洞宾之弟子刘海蟾为师而得道,著成《悟真篇》,历史上奉为“内丹之王”。其内涵是以人体为炉鼎,人体内之“精、气、神”为药物,在人体内部-所得长生久视,正是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之内核所在。张三丰将道的神髓赋予太极拳技,136岁入成都市郊鹤鸣山,曾有七律诗曰:“沽酒临邛入翠微,穿崖客负白云归,逍遥廿四神仙洞,石鹤欣然啸且飞。”据此显示出三丰祖师一百三十岁以上老人,从海拨一千公尺的天谷洞下山又翻越高山到百里之遥的邛崃沽酒归来,单独一人入深山、穿悬崖、攀高峰,可见“内丹”作用于健身壮体之一斑。据此可推断祖师150岁高龄之后,使其所创立的太极拳架更加完美,若干太极拳经典经论在此著成,馈赠于后世之瑰宝。祖师169岁羽化于鹤鸣山,现遗有亲手种下的“三丰柏”,胸围152公分,青翠挺拔、巍峨参天。鹤鸣山道观之“三圣宫”供奉有张三丰祖师金身神像,供人瞻仰。可鉴祖师创立太极拳于武当山、发祥太极拳于鹤鸣山之史实。故而鹤鸣山理当称为“太极拳胜地”,在此建立“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教修院顺合天势、地利、人和。

“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之核心内容为“炼丹”。古代道家炼丹有“外丹”与“内丹”之分,外丹者将“铅、汞”类矿物质,置于炼丹炉内烧炼成丹丸内服,企求长生,其结果中毒者多多。后经唐朝名道汉钟离、吕洞宾师徒二人奠定“内丹”理论基础,宋朝名道张伯端著有传世巨著《悟真篇》奉为“内丹之王”。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术,籍此“内丹”是以人体为炉鼎、“精、炁”为药物,以“神”为火候,以双手掌“劳宫穴”及十指尖之“十宣穴”为导引,创立“内丹”-于太极拳架之中,使其凝聚而成“丹”。历代-内丹道士者,高寿老人层出不穷,经长期实践,确能起长生久视、延年益寿之奇效,故而内丹之-成为道家和道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的传播成为道教的重要发展标志。所谓“精、炁、神”者,居人体脐下“气海穴”之“下丹田”以藏“精”;居两乳突中点“膻中穴”之“中丹田”以藏“炁”;居两眉间中点“印堂穴”之“上丹田”以藏“神”。其“丹田”者,“丹”即药也。“丹田”实指炼丹之处所。《悟真篇》有云:“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其“鼎”者,所指人体为炉鼎。其“真种子”者,人体内之精炁神是也。其《丹经》警句所指:人体内假如没有精炁神为药物,就如象用火空煮陶锅内的水。据现代科学测定,“精”在人体内带有生命活动信息的核子与各种基本粒子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炁”即等离子体与离子体运动中产生的电,因此,炁中有电,电中有炁;“神”具有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之量子力场与核子力场、超量子统一力场。就实质而言“精”是根本,“炁”是动力,“神”是主导。“精、炁、神”实则合成人体赖以生存的能量流,人体能量流正常,人体则处于健康状态;人体能量流欠佳,人体则处于病理状态;人体能量流停止,则生命不复存在。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之--中,以两手“劳宫穴”及“十宣穴”为内气外放、外气内收之关口。籍此“拢气”与“合气”在“丹田”之术,以获多余则泄、不足则补,以达人体平秘阴阳、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之效。在意气相随驱使下,将人体能量流整合到与天地融和一气的最佳状态。正如《全唐诗》中吕洞宾曰:“息精息气养精神,精养丹田气养身。有人学得这般术,便是长生不死人。”

当今全世界尚有上亿人口常年习练太极拳,为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将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太极拳注入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炼丹术,建立“张三丰道家养生太极拳”教修院,为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提供太极拳学术交流、技艺切磋、医疗健身效果观察之平台,为提升健身品位、改善世人生活质量、和谐社会,造福人类,实乃千秋功业。

信息来源: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金堂高台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