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毕节市 > 赫章县

彝族铃铛舞

彝族铃铛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铃铛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铃铛舞,彝语称为“恳合呗”,是彝族人民祭奠亡灵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流传于贵州省西北部的赫章县珠市乡,财神镇、雉街乡、河镇乡、双坪乡、安乐乡等乡镇也有分布。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彝族先民笃尔帝分封六侯的时代。那时,各个诸侯氏族部落全民皆兵,组建战马队伍,国王、首领举行祭祀追悼先王时,部下都要组织120人的兵马队伍和数十人的歌舞队,在祭祀歌舞场上展示骑士风采。舞动中要摇响手中的马铃控制节奏,“铃铛舞”由此得名。

铃铛舞表现形式雄浑悲壮、豪放粗犷,两队舞者作跃马扬鞭状,相向而来,纵横有序,变幻无常。舞者先歌后舞,歌舞相同,舞所表现的内容为彝族人民传统的生产生活场景,内容朴实、健康。舞蹈以鼓、铜铃铛为节拍,铃声有时如急雨,有时如私语。舞蹈中有很多高难动作,翩若惊鸿,舞如蛟龙,把战场上勇猛威武的彝山汉子的血性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跳铃铛舞时,舞者右手执马铃铛,左手执彩带,欣然起舞。过去的“恳合呗”只允许男性青年跳,参演人数一般为4人或6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改编,铃铛舞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舞台布局和队形穿插上出现了较大调整,内容也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彝族先民在与自然抗争中顽强生存,一代代男耕女织、生息繁衍的民族发展史。由此开始,女子也得以参与其中。

彝族铃铛舞保留着原始的风貌,是彝族保存最完整、艺术价值最高、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形式,它生动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在整个黔西北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此外,彝族铃铛舞还是了解彝族丧葬习俗及彝族先民信仰、礼仪、习俗等的活素材和弘扬民族民间文化的范本,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目前,由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艺人队伍日益老化,大环境的变迁、人才的匮乏让“铃铛舞”面临失传危机,急需抢救保护。




下一篇:独山花灯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