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青岛 > 市南区

螳螂拳

螳螂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螳螂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螳螂拳,发源于陕西省淳化县,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拳法,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

明末清初,王郎(山东栖霞人于七)比武失败后,一次偶然机会看到螳螂捕蝉灵巧而又激烈的情形,编制了一些拳术攻防组合进行苦练,并在访友习武过程中又不断的总结经验,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和改进已取得的成果,从而创立了初期的螳螂拳;十九世纪中期,栖霞的螳螂拳进入兴盛期,出现了一批螳螂拳高手。

螳螂拳在产生的数百年里,经过历代武术家的总结提炼、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的特色风格,主要有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其中太极螳螂、梅花螳螂、小架螳螂在栖霞比较流行。

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类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为勾、楼、采、挂、黏、沾、贴、靠、刁、进、崩、打十二字诀。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顶头、沉肩、垂肘、活腕、拧腰、坐胯、扣膝。在套路演练方面,讲究快而不乱、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套路结构严谨,动作之间衔接巧妙,外功是铁砂掌,内功是罗汉功。

螳螂拳功力技法以螳螂手勾擒拿为核心,特点鲜明,针对性强,有分指撑壁、分指铁牛耕地等徒手- 与打拍沙包、抓提坛口等器械- 两类,形式不拘一榕,内容丰富多彩,既可独自操作,又能与人合作。

长期操练螳螂拳能够磨练意志、增进功力,是- 身心的妙法良方,被执技者视为珍宝却又受人冷落。人们往往关注武术套路演练或技法应用,功力练习少有问津。然而,螳螂拳功力技法紧密结合专顸技术,动作朴实无华、简洁明快、习练方便。

“练武不练功,终须一场空“。功力技法是螳螂拳技术体系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击打与抗击打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单一性- 练习尚可,复合性练习堪佳,尤值提倡。器械功力技法练习若能带出身法,手眼身法步一炉同冶,效益倍增。




下一篇:苌家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