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鄠邑区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

关中事酒酿造技艺

“事酒”自古就有,《周礼·天官酒正》中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日昔酒,三曰清酒”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宿紫阁山北村》的诗中写到:“晨游紫阁峰,幕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樽。”所以“事酒”既是方言也是古语,通俗讲就是农村红白事或盖房、过节时所喝的酒。在长安、鄠邑、周至农村,每逢过事,尤其是红白喜事,都有喝“事酒”的习俗。

自商周时代,中国独创酒曲复式发酵酿酒法之后,酿酒技术完全成熟,并已形成分类。《诗经·风·七月》记载:“六月食郁及,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伐木》曰:“伐木于阪、酾酒有衍。”这种酿酒方法就一直流传至今。长安的“事酒”采用的就是这种工艺,虽然没有具体文献记载“事酒”起源于哪一年,但这个民俗流传至少上千年的说法,在学界是没有争议的。

酿造“事酒”取材很广,麦子、杂粮、大米都可以。所以根据材质不同,也叫“黄酒”或“米酒”。时至今日,“事酒”的酿造技艺在长安、鄠邑、周至一带的村庄里还有保留,只是会做的人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事酒”产量小,成本太高。

长安区东大附近的郭村靠近太平河,自古就种植水稻,当地人做“事酒”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具体年代说不清了,只是说爷爷的爷爷就一直在做酒。据说,最盛的时候家家都做,满村飘香。

酒曲有大酒曲、小酒曲之分,是以小麦为主料发酵制成,事酒之所以滋味不尽相同,全在这酒曲中配料的选用,据说配料中有二三十种中草药。

“事酒”也分三等。对不太懂酒的人来说,新酿的酒颜色浅、清亮,味道较淡,适合他们。对于了解一点事酒的人来说,放一段时间的酒色深一些,再带点米,口感浓一些。对于一些老喝家,酒摆上来,看一眼就知道酒的时间长短,闻一下就知道曲是大曲还是小曲、酿酒师的水平如何。他们要喝的就是颜色深、米多、度数高的,喝起来醇香、带劲。

关于“事酒”,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几十年前,在大雁塔南边土坡上,有一个老汉卖黄酒,招牌上写“三碗绕塔倒”。意思是喝了三碗他的酒,人绕着大雁塔转三圈就会醉倒,如果不倒,酒钱不要。看到招牌,路人好奇,一些小伙子就来挑战。有小伙子喝了三碗,去绕塔,不成想还真就醉倒了。从此老汉的黄酒就出名了。

由于“事酒”制作相对方便,度数低,男女老少皆宜,所以在以前是很受人喜欢的。就是现在,事酒在长安和鄠邑的农村还是很有市场的。户县的事酒虽与长安的有些区别,但也都是大同小异。




下一篇:寒窑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