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 > 松江区民俗文化

松江区民俗文化介绍

  簖是从“滬(沪)”演变而来的,是一种靠阻断鱼蟹退路捕鱼的渔具。史料记载,古时,吴淞江其水域的下游村落多为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的竹制渔具。《康熙字典》中有这样的记载“《陆龟蒙·渔具咏序》冈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吴人今谓之籪。”由于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区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一直沿用至今。簖(沪)的制作需要经过打样、敲桩、系挡、劈篾、扎簾子、插竹簾等一系列复杂且严……[详细]
  上海开埠后,全国众多剧种和名角均来演出,为其服务的戏剧服装业,又称行头店和戏衣庄也有发展。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上海舞台上出现大量新编历史剧,并对戏服试行改革。民国4年(1915年)欧阳予倩演《黛玉葬花》,在京剧舞台上首创了旦行“古套”扮相。20~30年代,上海古装连台本戏盛行,又以机关布景和新奇行头招徕观众。许多演员争艳斗奇,需要创制各具特色的服饰来装点舞台。为适应戏剧舞台的需要,上海戏剧……[详细]
  铜香炉,是用铜材制作的焚香用具,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功能工艺品。从春秋战国起发展到明代的“宣德炉”,铜香炉铸造已到了“炉火纯青”的高水平时期。从明代到现今,铜香炉的铸造和传承,历代都有珍品佳作传世,不乏能工巧匠的涌现与继承相传。铜香炉是焚香用具,虽然材质一样,可是不同时代的能工巧匠把它们制作成各种形式、应用在不同场合:有熏衣铜香炉、铺排铜香炉、敬神供佛铜香炉等。最出名的是就明朝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详细]
  自古江南民间就有“秋来品菊尝蟹”的风俗,上海人对品蟹的情有独钟更是全国知名。品蟹,实际上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尝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种风情。王宝和历经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上海制作蟹宴的集大成者。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上海小东门咸瓜街开出一家名叫王宝和的酒馆,是沪上最早的酒家之一,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迁至今天的南京路山西路一带。1936年又迁至福州路浙江路口现址,更名为王宝和酒家,以专……[详细]
  江南园林营造技艺是建筑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园林古典建筑施工技艺,包括了古建筑木作、泥瓦作、漆作、假山作等多个工种。江南园林古典建筑有许多典型特点,它是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开,建筑物的重量全由木构架承托,墙壁只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同时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其次有着独特的单体造型,单体建筑的平面形式多为长方形、正方形、六角形、……[详细]
  传统家具制作,是指以榫卯结构和雕刻工艺为基础,制造具有中式造型和雕饰特点家具的手工艺。相对于西方家具,传统家具制作技艺有其独特性,其内容具体包括造型设计、选材、榫卯、装配、雕花、刮磨、上漆及保养等。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其萌芽于隋唐前,成熟于宋元,在明清达到传统工艺的巅峰。步入近代后,审美趣味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催生出“新中式”家具的出现。民国时期,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开放包容的氛围接纳了西洋文化……[详细]
  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是以名画为蓝本的“画绣”,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艺术性极高而著称于世。史载,顾绣始创于明代嘉靖38年松江府进士顾名世家族女眷,是江南地区唯一以家族冠名的绣艺流派。其最精妙之处在于以名画为蓝本、以丝线作丹青。历经400年的跌宕起伏,先后出现了缪氏、韩希孟、顾兰玉等名手,顾绣成为有别于日用工艺,纯观赏性的针刺技艺流派。顾绣作品中的山水、人物、花鸟,气韵生动,……[详细]
  形意拳(松江区)形意拳,中国传统拳术之一,由山西人氏姬龙峰创立。姬龙峰之后,随着传承和年代的延续形意拳名师辈出,分成山西、河南、河北等不同派系。上海地区的终南卫传形意拳主要传承人为卫春元先生,卫春元先生所传授的形意拳源于山西姬龙峰,由张丹士一脉相传,至今历时约200年左右。后传侄张士林。五十年代初,张士林应邀来到上海教拳。1954年卫春元老师拜张士林为师并正式成为其入室弟子。终南卫传形意拳特点:一……[详细]
  松江新浜地区的耘稻山歌源远流长,早在清初,就已初具耘稻山歌的规模,因此历史上新浜被誉为“田山歌之乡”。以前,新浜地区只种一季稻,农务高度集中之际的耘稻,历时最久,花工最大,一季稻耘稻三遍,即“头通、腰通、三通”,地主及大户人家田多,往往雇佣帮工、短工、长工三十人左右耘稻,这时长工们就自发组织起田山歌班子传唱山歌。新浜的耘稻山歌均是清一色的男人唱,刚开始由一人或二人以上一起唱,后来发展到多人、甚至十……[详细]
  新浜镇(戏剧)素有“山歌马灯之乡”美誉的新浜镇,戏剧文脉悠长,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戏剧之乡”的成长提供了淳朴底色和扎实基础。近年来,新浜镇 了一系列扶持保护政策,通过培养文艺传承人队伍、建立戏剧传习所和传承基地、创建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新浜创作基地等多措并举,打响新浜“戏剧之乡”文化品牌,推动新浜戏剧艺术的创新发展。……[详细]
  车墩丝网版画运用现代丝网感光技术,呈现肌理效果,在色彩上追求强烈而明快,在造型上夸张自由。车墩丝网版画已成为上海郊区“农民画三朵花”之一,成为松江群众文化的品牌。车墩镇将丝网版画列为镇重点工作推进,持续加大人力、物力等投入,推动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保护。……[详细]
  草龙求雨仪式,相传源自唐代的一场旱灾,传说“八仙”中的韩湘子是叶榭埝泾村人,为解家乡旱灾,召来东海“青龙”,普降大雨,使得叶榭盐铁塘两岸久旱逢甘霖。当地百姓为报韩湘子“吹箫召龙”的恩德,便将盐铁塘更名为“龙泉港”(唐贞元790年),沿用至今。以后每年乡民就用金黄色的稻草扎成四丈4节、牛头、虎口、鹿角、蛇身、鹰爪、凤尾的草龙,祈求风调雨顺。从此,草龙求雨成为叶榭民间的一种习俗,并影响到周边地区。在传……[详细]
  余天成堂创始于1782年(清乾隆47年),距今已有227年历史,可以说是上海市地区建成最早的中华老字号药房。创始人余游园是浙江宁波人。游园公以余氏为姓,以“天禄同寿、成德长生”为意,定店名为余天成。余氏先后传承了余游园、余全吉、余修初、余五卿和余鲁珍五代人,完善和坚持了“道地药材、修制务精、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名医坐堂、治病救人”的24字经营宗旨。除了出售中药外,还以“鹿鹤”为标记,自制独特秘方的……[详细]
  花篮马灯舞原名“串马灯”,以马灯和花篮道具命名。一般用于元宵节庆庙会中。主要盛行于松江区新浜镇,历史上曾有“山歌马灯乡”之称。全镇每村都有串马灯,每逢元宵佳节,村村组织灯队,一般第一夜先在庙场齐灯串舞,点灯的火种要从庙里迎请,然后进入本村逐家登门。村民们则家家煮菜备酒,邀集亲友前来观赏和品尝,并备好“红纸包”,馈赠灯队。第二夜起按邀发帖子为序,开始去别村相互串舞。每到夜晚,在敲打的锣鼓声中,马、花……[详细]
  泗泾十锦细锣鼓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泗泾十锦细锣鼓的历史,要追溯很远。古镇泗泾于北宋形成村落,名为会波村,元朝中叶建镇。南宋末泗泾里人孙道明由县城东迁泗泾之北。元至元年间,陶宗仪为避兵乱,隐居于泗水南村,并常与一班文人共聚,留下不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