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商丘市 > 夏邑县民俗文化

夏邑县十大民俗文化

孔子祖籍和孔姓传说
  至圣先哲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我国儒家的创始人,曾修纂《春秋》,整理《诗》《书》等,在哲学、政治上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代以后2000多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在豫、鲁、苏、皖四省交界地带,有关孔子祖籍地与孔姓的起源,有一个亦史亦野的传说,深入人心。孔子祖籍地,八代先祖居据《左传》《史记》《孔子家语》《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河南通志》《归德府志》《夏邑县志》等权威资料记载,孔子的先祖是殷商子姓王族的后裔。孔子的早期先公微子启乃商王帝乙长子,纣王庶兄,曾为纣之卿士。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伐纣克商,建立周朝,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以“续殷祀”。后武庚作乱就诛,微子启1为上公,以“奉商祀”,立国于宋,成为……[详细]
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是一人背驮着二鬼摔跤道具而进行表演的民间舞蹈,又叫“二娃摔跤”、“二喜摔跤”。主要流传于夏邑及周边县市民间。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两个“鬼”在摔跤的外观表现。此民间舞蹈已流传上百年,现面临失传境地。近期,二鬼摔跤被市政府公布为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人,两鬼,三场合,四段二鬼摔跤的表现形式类似木偶,表演时,表演者背驮二鬼摔跤道具。二鬼摔跤道具有两个鬼头,互相对视,有两对搭肩假手,还有两个假腿,道具“身子”上盖着掩饰性的服饰。表演者在表演时,双手各握一个假腿作为“一鬼”的腿,表演者的双腿作为“二鬼”的腿,通过表演者腿、背、臂的活动和综合利用戏剧、杂技、武术的推、踢、翻、滚、旋等动作的表现,给观众以两鬼打斗摔跤的喜剧效果。二鬼摔跤在……[详细]
商丘剪纸
  豫东剪纸多取材于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反映民风民情,汲取皮影、泥塑、木偶、刺绣、民间印染传统工艺的营养。商丘市夏邑县火店乡马庄村的剪纸艺人邹素云,因剪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龙女”。她以纯朴的感情将心中之龙趣味化、感情化、人格化,她的剪纸构图新颖,剪法娴熟、不勾、不描、随心所欲,一剪而成。1995年5月,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她的剪龙作为世妇会礼品在北京展出,引起轰动。……[详细]
4、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吹奏乐器,同时也是宗教音乐的主奏乐器。据《夏邑县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四年建城隍庙起,管子一直作为古乐器被保留下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地庙宇和道观逐渐废毁,管子音乐流入民间。管子与寺院共兴衰管子在夏邑县最兴盛期是清朝至民国期间。当时,道教在夏邑县形成“正一”和“全真”两大教派,信奉“正一”的道士不出家、结婚、食荤腥;信奉“全真”的道士则相反。夏邑县的道士在教派归属上很难分辨,可管子音乐在道教上是相通的。寺内有佛事时,乐手在大殿一侧,为前来烧香拜佛的人们配乐祷告。民间传说,明朝洪武四年,夏邑县有一位叫范才的青年,用竹子制成了一种吹奏乐器,叫管子。当时,夏邑县官为讨好皇帝,将范才举荐京城当上了宫灯乐师。每逢皇帝举办酒宴,范才凭着手中的乐器出尽风头。可范才侍才倨傲,连大太监也不……[详细]

全部夏邑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