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邵武民俗文化

邵武十大民俗文化

邵武傩舞
  傩舞,是古人驱疫逐鬼的一种仪式,约形成于商周时期的中原地区,秦汉时已非常盛行。据和平镇前山坪村遗存的一方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碑刻载,邵武傩舞始于宋代。邵武南区五个乡镇,都处于崇山峻岭之中,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历史上鼠疫、天花、麻疹、疟疾等传染病交替发生、夺去无数人的宝贵生命,造成“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局面,迫使人们寄希望于超自然的神灵上。在这种背景下,中原文化作为驱疫逐鬼的跳傩活动传入邵武后,自然也就被吸收、发展并传承至今。历史上邵武府辖邵武、泰宁、建宁、光泽四县与和平分县,所以邵武成为傩舞在福建省的主要分布区。邵武的傩舞,是以驱疫逐鬼、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舞者头戴面具,脑后缀一块红布,以舞蹈动作走村串户,与古代“大傩”或“乡人傩”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是,在名称上已都不称“跳傩”,而……[详细]
邵武三角戏
  三角戏是主要流行于邵武及其周边的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原来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而得名。其起源大约在明清之际,是由花鼓戏、黄梅戏、采茶戏、邵武民歌融汇演变而成的全国独有的地方剧种。三角戏从产生伊始迄今有400余年,所有剧目的题材均是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男女爱情、悲欢离合、家庭纠缠之类故事,被称为“家庭戏”。它没有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剧中人物无非是农民、小商贩、土财主之类,没有帝王将相、文臣武将,当地百姓评价三角戏是:“没有皇帝没有官,越看越心宽”,深受普通百姓的欢迎。三角戏的说唱道白用的是“土官话”和邵武方言,言词诙谐幽默,表演方式也有其独特之处,如旦角均倒退着出场,丑角多用扇子、走矮子步等。其曲调有专曲专用和通用于任何剧目的“湖广调”两大类,曲牌名称多以剧目名称而定,……[详细]
邵武长门
  长门(tang),是邵武南区的肖家坊镇、和平镇、大埠岗镇、桂林乡特有的一种吹打乐曲牌。其产生最迟不晚于明嘉靖,“长门”的“门”字是艺人们自创的一个地方方言字,至于为什么称为“门”,据说是世代相传,老艺人们也难言其详。长门分“一门”、“二门”、“三门”。艺人们在演奏时用移指,借字等手法,将原始曲调作多种变化,然后又将变化了的曲调回到原调上来,并可以再次进行变化,如此不断反复,变化多端,故可以化出“一门”、“二门”、“三门”。每一门又有“小工调”、“五六工”、“六调”等变化,每种变化又有“正调”与“邪调”的区别,演奏时,由唢呐主奏,打击乐击节,用清锣在曲牌与曲牌之间连接。吹打乐“长门”是在长期的婚丧喜庆和其他礼俗活动中,而根据活动的不同内容,进行的不同阶段进行演奏而形成的比较固定的成套乐曲,形成……[详细]
邵武河坊抢酒节
  邵武市洪墩镇河坊村传承的一种全国独有的奇俗。河坊,古亦称壕坊,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据当地《桃溪冯氏族谱》记载,隋代开皇年间,为了安抚南蛮之地,防止南蛮土著作乱,隋文帝杨坚派兵部尚书冯世基将军率10万兵马南下,镇抚蛮夷,开发荒夷之地。地方平靖之后,他将兵马屯驻在闽北重镇邵武。冯将军看中了邵武东区的桃溪冲击平原这块土地,认为很有开垦价值,于是派出子侄率领一万二千人马屯扎到这里,率领军民兴修水利,改造河道和沼泽地,开垦出几千亩良田。开皇十一年也就是公元591年九月初一,冯将军视察到了河坊,正值新开垦的稻田大丰收。屯驻河坊的军民们杀猪宰羊,以新酿制的红米酒和以稻米制作的糍果宴请冯将军,庆祝大丰收。当地农人家家户户也都新酿造了好多红酒与屯垦的将士共庆丰收,见到冯将军到来,纷纷抬了大桶的红酒……[详细]
宜坊过火节
  洪墩镇宜坊村每年农历八月二十六举行。是日白天,有福气魄的青壮年男子开始“跳侗”,(据说是他们信奉的“田公元帅”附身),此时可以“水火不侵、刀 不入”,用一根银针从脸颊一边穿透到另一边,用一根绳索吊一个布满尖铁钉的圆铁球往赤膊的身上甩打,不破皮,不出血。晚上,在空坪铺上几十米长的木碳烧红,又开始设坛“跳侗”,田公元帅“附身”后,表演针穿脸颊、甩打铁球等,尔后赤脚从烧得通红的碳火上跑过。“跳侗”者跑过后,其他男子无论老幼也可赤脚从碳火上跑过,没有一个人感到烫,也没有一个人脚板被烫伤。这就是“过火”。“过火”结束后,到田公元帅庙中,又设坛“跳侗”,然后人们向“跳侗”者祈福,祈求平安、生子、生意发财、考上大学等等。“跳侗”者也给人们看病,有开药方,也有画神符,据说很灵验。我国西南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详细]
包糍制作技艺
  包糍,邵武地方名小吃,也是在邵武民间普及的节俗食品。邵武农村,特别是邵南一带均称“包糍”,城区一带称“哪咤糍”,也有少数乡村称“草包”。邵武农村百姓做包糍吃的节日不尽相同,但大多在元宵和春社两个节日。包糍的制作,主要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煮至一定程度捞起,将在山坡、路旁、田边采集晒干的草本植物鼠粬草掺入,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捣成糍,捏成杯状,放入各种菜肴为馅,再将口沿捏合,上笼蒸熟即可。另有一种制作方法,即是将米料浸泡后用石磨磨成米浆,放入锅内边煮边搅拌,形成糍团,再掺入鼠粬草,搓揉成糍条,此后做法与上述同。包糍馅的材料一般有竹笋、香菇、芋头、熏猪肉、熏豆干等,在不同季节还加入一些其它配料。鼠粬草,俗名“水菊”,又叫“清明菜”、“ 鼠耳草”、“ 鼠耳草”,菊科植物,味甘、性平,具有化痰止咳、祛风……[详细]
邵武南词北调
  邵武市的南区肖家坊镇将石村、和平镇坎头村一带传承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南词北调”,当地土话亦称“汉调”。其起源于何时无文字资料可考,有人说始于宋代,有人说始于清代,但都一致认同是从江西传过来的。“南词北调”不是在舞台上进行的表演,而主要是用于结婚、祝寿、弥月等红喜事,在办喜事的人家宅第内进行。由于当地历来都流行一句话:“世上三般丑:剃头、扛轿、吹鼓手”,旧社会“吹鼓手”艺人被视为下等人,所以其表演场所都是在主人宅院正厅下天井侧旁的厢房或偏房内,场地受到限制,因此,它不可能有任何舞台动作和服装道具,只能是融道白、唱腔、闹台为一体,由四个人以吹打乐坐唱为表演形式。其曲牌有汉调西皮、下江、侧板、摇板、快板等,说唱用的是“土官话”,说唱的也是戏文内容,有《郭子仪拜寿》、《文王访贤》、《永乐观灯》、《……[详细]
七夕行桥(邵武)
  邵武有七夕妇女行桥的传统习俗,“行桥”是邵武方言,即走桥,起源当在元或明初,传承至今。“行桥”习俗在我国许多地方都有,大多称为“走桥”、“踩桥”、“走百病”等,唯有邵武和广东佛山称“行桥”。各地走桥的时间不尽相同,只有邵武是在“七夕”这天。邵武“七夕行桥”,须按顺序次第走过三座桥,首先是芹田的“父母桥”(通济桥),然后是南关外的“夫妻桥”(白渚桥),最后是东关外的“子孙桥”( 桥)。七夕这一天,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呼朋唤友,成群结队,川流不息,次第走过三座桥。行“父母桥”,是祈愿在世的父母健康平安,福寿双全,悼念去世的父母,祝愿他们早日得到超生;行“夫妻桥”,是祈望夫妻和和睦睦,恩恩爱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行“子孙桥”,就是祈盼儿孙满堂,人丁兴旺,子贵孙荣。七夕行桥是一项古老的民俗活……[详细]
坎头摆果台蔬果保鲜技艺
  农历八月初五在坎下中乾庙和坎头惠安祠举行傩祭的活动之一。中乾庙和惠安祠均奉祀隋代温陵太守殴阳佑,“福善王”欧阳佑是全邵武千余年来的主要民间信仰神祗之一。八月初五是欧阳佑的诞辰,这一天被称为“圣诞”,和平一带这天以中乾庙为中心举行跳傩,在惠安祠则举行“摆果台”的祭祀活动。“摆果台”,即是将旧年八月初五以来这一年内的四季干鲜蔬果共120种摆出祭祀神灵,一年四季的蔬量一应俱全。“摆果台”被称为一绝,其绝不在于蔬果之丰和品种之全,而在于一年内的鲜果保存至八月仍能色泽鲜艳丽不腐烂不变质,如初上市的鲜果,令人叫绝。据调查,他们是采取以井水与窖藏相结合的保存方法进行保鲜的。而没有冷藏冷冻之类电气设备的古代,这种特殊的保鲜技术确实堪称一绝。惠安祠保存了一部庙志《惠安祠众簿》,则对“摆果台”的120种蔬果作了……[详细]
葫芦潭畲族武术
  南平邵武市桂林乡畲村葫芦潭素有习武术的传统。他们的武术,从来都是父传子、兄传弟,代代相传。这里的兰姓畲族人口不多,外出常受欺侮,因住居偏僻,又不免常有匪寇光顾。为防身、抵御匪寇,免受欺侮,所有男子从小都学武术。他们的武术与众颇不同,大多都是和日常生活、生产密切联系,很有特色。他们打拳,有“红拳”、“八户头”、“老汉浇粪”等名称,如这“老汉浇粪”,其动作就是源于他们日常浇粪的动作,与平时在田间浇粪的实际动作很相似。他们的武器,不是什么刀 剑戟,也基本都是生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打棍、打扁担、打凳(打板凳)、打耙(犁田的木耙)、打三角叉等等。为什么都是以这些东西作为武器,他们说因为往往都是应付突如其来的情况如匪寇突然来袭,,这些东西身边随手就可以取得,所以他们练武术都是以这些东西作为练习的器具。前几……[详细]

全部邵武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