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民俗文化

山西省民俗文化介绍第10页

  吴氏祖传中医起源于浙江吴县,明朝洪武年间传到太谷,历经25代,融合了中国南北方的中医药理论,其妇科诊疗方法堪称一绝。明洪武六年(1374),吴氏中医第十世传人吴汗许为了躲辟战乱,从吴县迁至太谷县贯家堡村,随即也将吴氏祖传中医及众多祖传药方带入晋地。经过世代传承,吴氏后人不断融合了一些地方妇科诊疗方法,逐渐成为当地治疗妇科疾病的中医名家。吴氏第二十代传人吴华亭对其家族医术的传承至关重要,他在吴氏祖传……[详细]
  扎纸龙、舞纸龙是一种汉族传统民俗,陵川县平城镇每年十月初一举行隆重的龙灯会仪式,一方面感谢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还能驱鬼辟邪,保佑一方平安。平城龙一雌一雄,成对出现。舞龙时双龙在前,后面的提灯队伍浩浩荡荡,非常壮观。平城纸龙以竹篾制骨架,用宣纸(后用牛油纸)做龙头、龙身、龙尾,其中龙头的制作难度最大,由口含龙珠的嘴部、前额、后脑、角、手柄等部分组成,龙身和龙尾所蒙裱的纸上绘有龙的鳞片,鳞……[详细]
  并州剪刀亦称“并剪”、“并翦”,《今日太原》第二十章《名土特产》中记载:“并州刀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刀口犀利、钢水分明、锻造坚固而著称于世。在唐、宋时代,并州刀剪的生产,有相当规模,现今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当年生产的集中地”。并州自古制铁业发达,铁质优良,工艺精湛,技术高超。所以并州刀剪锋口犀利,钢水分明(钢和铁分明),式样大方,锻造坚固。刀,切肉不粘刃,砍骨不卷刃;剪,剪布不毛边,……[详细]
  山西襄垣武氏 金工铸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其手工制作的成品主要有铜雕、大钟、香炉、铁塔、铁佛、龙凤牌碑等。襄垣县西营镇南漳村地处襄垣、武乡两县交界之浊漳河畔,素有铸造故乡之称。上溯到清康熙年间便有武氏祖先在武乡县段村(现名为丰州镇)开办了远近闻名的复兴隆艺术品铸造厂,主要是为宗教庙寺及家居布置中铸铜钟、铜像及各种精美的艺术用品。所用造型材料就是当地河砂,经捏、付、烘、扣等工艺手段,精雕细刻制成范模……[详细]
  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俗称“扎小样”。它是伴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以木材为原料,以卯榫结构搭建,经过画草图、选料、烤干、下料、作基台、树立柱、成柱网、建梁架、造屋顶、装修、直至油饰彩绘等多道工序组成的传统手工技艺。古代在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物时,都要先扎若干小样,经过品评修改,确定其中一件为建造样板,这种“扎小样”就是传统古建筑模型的起源。以目前尚存于山西晋祠博物馆的宋代建筑小样为例……[详细]
  晋国古都侯马(古称新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最南端,汾河、浍河交汇处,是中华文明发源地,这里土壤肥沃,人杰地灵,商阜汇聚,历史上曾是晋南服装业繁荣发展的集中地。民国初年,当地的土布制作已成多元化,花色品种发展至十余种,闻名周边县市。新田手工土布织造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经轧花、弹花、纺线、打线、浆染、沌线、落线、经线、刷线、作综、闯杼、掏综、吊机子、栓布、织布、了机等大小72道工序,以22种基本色线可……[详细]
  运城市盐湖区位于山西南部,历史上曾经是山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带领大家发展生产,而衣冠之事便交给正妃嫘祖,之后即有了嫘祖养蚕缫丝,开创了我国纺织技艺的先河。元明之际,民众已将多种手法揉于棉织工艺,使粗布制造完全成熟,清代,老土布晋升为特殊的贡品,受到皇室的青睐。直至民国初年,洋织机没有进入中国之前,晋南布商一直是以土布机手工织布为主。运城“石榴花”老粗布的织造工艺极……[详细]
  鱼羊包是山西榆次老城汉族名吃,它是用新鲜鱼肉、新鲜羊肉、家传老汤及多种调味作料混合制作而成的肉陷食品,其配膳独特,营养合理,制作精细,滋味鲜美,皮薄馅嫩。鱼羊包始创于清道光年间,寿阳名厨王大财跟随三代帝王师祁隽藻司厨行走大江南北,在传承北方菜品技艺的同时大量吸收和掌握了南方菜品的烹饪技艺,尤其在药食同源、膳食平衡等中华烹饪技艺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并在实践当中发展和研究了很多烹饪养生秘方,其中“鱼羊……[详细]
  代县素有“菜代州”之称,有记载的蔬菜瓜果腌制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雁门关周边守兵蜂屯,官宦蚁杂,粮草远距离征集,蔬菜因不易储存必须就地调济,腌制酱菜的民间工艺便应运而生。聪敏勤劳的祖先在用盐腌制蔬菜加以贮藏的过程中,代代相传并不断改进工艺,使之成为代县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县酱菜制作精细、用料考究、花样齐全,其风味特点是酱香浓郁、焦黄透亮、酸咸适口,食后回味无穷,闻名晋、陕、蒙、冀、鲁、豫。酱菜……[详细]
  洪洞重八席历史源远流长,据传起源于先民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民俗活动,后明代大移民又将重八席带到各地,当时的一曲民谣至今流传:“朱重八,朱重八,槐乡人在天涯,喜相逢,吃重八,百家姓里是一家。”故民间又将其称为“重逢席”、“八八汤水”。此宴规格严谨,选料精细,做工考究,并以师徒口传手授、世代传承的形式一直沿袭至今,被誉为“根祖槐乡第一席”。重八席分为有头有尾的全席和无头无尾的单重八,除了头和尾外,中间……[详细]
  曹家熏肘是平遥传统名吃,系清末名厨曹德广在总结前人卤肘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药食同源的中华养生之道,以柏叶嫩芽为主料,进行焙烤香薰制成。旧时,每逢年关,平遥各路票号、经理回到家乡,各家各户都要用曹家熏肘和白菜加工成一道菜肴,取名“柏肘白菜”,寓意“百走百财”,表达家乡人们对他们的祝福和成功的赞许。曹家熏肘的制作工序概括起来有七个字:“相”、“屠”、“剔”、“修”、“腌”、“滷”、“熏”。“相”是指选择……[详细]
  张营小米醋酿造技艺发源于永济市张营镇,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酿造历史。山西晋南地区多产谷子等杂粮,百姓农闲时,用自家的杂粮酿上几缸米醋,供家人食用,剩余的送给亲朋好友。清嘉庆年间,张营镇常里村有一李姓举人,进京时带了一坛子自制小米醋,让在京城里的达官贵人品尝,获得一致好评。后来,李举人在离张营二里地的地方开了一个小作坊,取名“正德和”,采用传统方法汲深井水酿制,做出的米醋酸味持久、香气四溢、口感酸爽。……[详细]
  珐花原名“粉花”,又名“珐华”或“法花”,盛行于明代,常见器物有较大的瓶、罐、炉以及佛前供品等。山西曾是珐花陶器的主要产地,历史上蒲州、霍州、文水、平遥、阳城、介休、榆次、太原、朔州、代县、清源、临汾等地均有烧造记录。根据史料记载,元代开始晋南地区即可生产一种低温彩釉珐花陶器,明代较为盛行,清中后期技艺失传。珐花器是指以- (火硝)为助熔剂的陶胎彩釉器,从形制上看,珐花器的主要装饰方法是“堆筋立粉……[详细]
  浑源下韩砂器制作,年代久远。据《浑源县志》记载,浑源砂器制作始于唐代,从宋代起当地就涌现出大批砂器工匠,到明清时期砂器制作已有着很高名气,并在民间广泛应用。清道光十五年(1835),时任河东河道总督的治河专家栗毓美曾把浑源砂锅带入朝内,得到道光皇帝的赞赏,并被封为“朝廷贡品”,从此,浑源砂器享誉全国,与平定砂货、宜兴紫砂陶齐名,被世人誉为“三鼎甲”。浑源县下韩村文化底蕴深厚,砂器资源丰富,几百年来……[详细]
  南安阳位于阳城县县城以东获泽河中游西岸,背靠大红沟山,山间储藏着大量黑坩和红土,为砂锅烧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安阳砂锅的生产历史已无从查考,据老人回忆,远在明清时期,南安阳村就已生产砂锅,民国时期仅安阳村就有5张炉供生产,最高产量达年产75000余套。南安阳砂锅的主要原料为黑坩,俗称拌,辅助原料为红土,俗称药土,通过配料、焖料、碾碎、过筛、拌泥、上模、上釉、入炉等工序加工而成。生产工具主要有漏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