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宜兴市民俗文化

宜兴市十大民俗文化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圆器和方器)、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作为上品茶具,其良好的透气性能使人尽享茶之色香味,由是紫砂器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明代晚期以后,紫砂陶制……[详细]
宜兴梁祝传说
   梁祝传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梁祝传说是我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传播遍布全国,尤以四省(苏、浙、鲁、豫)六地(宜兴、宁波、上虞、杭州、济宁、汝南)为盛。梁祝传说起源于东晋末,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影响远播海内外。宜兴梁祝传说最早见载于南北朝齐武帝时期的《善卷寺记》,至今未有中断。表现形式主要有故事、歌谣、节会等,并衍生到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文化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从众多史料、古籍、口头传承艺术及研究成果表明,宜兴《梁祝传说》具有“记载最早、史据最足、记述最丰、遗存最多”的特点。在宜兴地方民间流传的相关传说有《梁祝下凡国山县》《祝陵的传说》等,曲艺、歌谣有《道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碧鲜庵与三生堂》等,体现着求知、崇尚爱情、歌颂……[详细]
宜兴均陶制作技艺
  均陶是陶瓷百花园中的奇葩,远在宋代就著称于世。历经风吹雨打越发光亮,是赏用兼优的艺术陶瓷。2014年,宜兴均陶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流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地区。宜兴均陶历史悠久,是在宜兴古代日用陶器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明代进入勃兴期。釉层较厚,有天青、天蓝、芸豆、月白等色,胎有紫泥、白泥两种,以欧姓所制最为成功,时称“欧窑”。清代均陶除突出釉彩美外,还采用刻花装饰,此期以乾隆、嘉庆间丁山葛明祥、葛源祥所制见著,釉彩丰富,色泽蓝晕比欧窑进步,有火钵、花盆、花瓶、水盂等器,建国后,均陶釉色发展到数十种,并采用堆贴花装饰,产品以大中件园林陈设器为主,有各式陶台凉凳、龙缸、金鱼缸、花瓶、水盆、千筒等。均陶美在釉色,有蓝均、铜均、白均等数十种,其中的蓝均釉最……[详细]
宜兴龙窑烧制技艺
  宜兴龙窑烧制技艺龙窑是我国古代窑炉的一种形式,因形状像龙而得名。龙窑一般依山就势且平地堆土而建,以杂柴、松枝为燃料。龙窑分窑头、窑身、窑尾三个部分,窑体呈长条形,与平地呈10-20度角,主体是圆柱形,窑腔两侧设“鳞眼洞”,投放松枝等燃料。龙窑烧制技艺包括制坯晾坯、祭祀、清窑、装窑、预热、烧窑、冷窑、开窑八道工序,窑工凭目测窑内火色及经验控制火候和烧成时间。建于明代的前墅龙窑是宜兴地区目前仍在以传统方式烧造陶瓷的唯一一座古龙窑,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宜兴龙窑烧制技艺共有代表性传承人1名,为江苏省级。……[详细]
观蝶节
  观蝶节,又称蝴蝶节,双蝶节,流行于宜兴地区,源于宜兴的梁祝民间传说。宜兴是梁祝民间传说的起源地之一,每年阳春三月,宜兴张渚镇善卷洞的芳草花丛之间,飞舞着成千上万的彩蝶。其中一对硕大的蝴蝶,形影相随,黑色的被人们视为祝英台,黄色的被看作是梁山泊。据传,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周边村民自发前来观蝶,恰与传统的踏青习俗合为一体,由此约定成俗,衍生为观蝶节。观蝶节有类似庙会的活动形式,以手执蝴蝶旗的旗手与护旗手为领队,依次有“蝶仙”、“神队”、“三十六行”、“武术”、“城隍”、“十殿”、“许愿”等行进队伍,前往碧鲜庵,一路鼓乐喧天。2002年后恢复举办,成为梁祝文化的民俗展示活动。四月江南,飞红点翠;陶都宜兴,喜迎嘉宾。4月8日,经过改造和装扮一新的国家4A级善卷风景区人头攒动,彩旗招展,……[详细]
宜兴青瓷制作技艺
  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宜兴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宜兴地区从西周开始就有原始青瓷的生产,到两晋时期烧造技术已经相当纯熟。到宋代,宜兴青瓷的生产逐渐衰落。上世纪60年代初,在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重新恢复烧制出宜兴青瓷,并不断改善。如今的宜兴青瓷质地细润、釉色晶莹、青中- 、如冰似玉。其造型典雅秀逸、装饰端庄雅韵。宜兴青瓷品种丰富,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和乐趣。目前宜兴青瓷制作技艺共有代表性传承人11名,其中江苏省级1名,无锡市级3名,宜兴市级7名。……[详细]
宜兴彩陶装饰技艺
  宜兴彩陶装饰技艺宜兴彩陶手工装饰技艺是宜兴几千年来陶瓷装饰技艺发展的结晶,历来以手绘釉色、图案刻画为主要艺术形式,历史渊源深厚,与古彩陶文化一脉相承。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传统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更趋成熟,无论在釉色还是在装饰工艺上都有新的創意,并逐渐延伸到雕塑、陈设器、现代陶的艺术创作中。目前宜兴彩陶装饰技艺共有代表性传承人3名,其江苏省级1名,无锡市级1名,宜兴市级1名。……[详细]
  徐舍小酥糖制作技艺,无锡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宜兴当地的一种名特茶点,成熟于清代中后期。时有南京李氏举家迁徙至宜兴徐舍,与另二人合伙经营南货,立商号“裕和泰”。起初,“裕和泰”经营酱坊、糖坊和糕坊,生意很是红火。若干年后,只有糕坊一枝独秀,另两位合伙人便把股份卖给了做糕坊的李氏。同治三年,李氏之子李慕之继承家业,把其主打产品徐舍小酥糖打造成地方名小吃,后经地方官员推荐,被送进宫廷列为“贡品”,名噪一时。徐舍小酥糖选用优质芝麻、绵白糖、饴糖、精白面,经过芝麻炒熟脱皮、碾面、熬糖、拌糊、叠压、切块、包装等流程精致而成,口味香酥甜脆、甜而不腻,备受宜兴群众喜爱。……[详细]
  滆湖渔歌,无锡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源于唐朝,原为滆湖渔民朝拜凌霞道观时道士教唱的神歌,后延传为渔民们在滆湖捕鱼劳作时的渔歌。后因北方战乱,河南、山东等地渔民逃难南下聚居滆湖,捕鱼为生,使渔歌的内容、形式、曲调等形成了独特的系列,达到了鼎盛时期。滆湖渔歌内容丰富,其中劳动类渔歌有《织网歌》等,生活有《十二月鲜鱼歌》等,时政类有《逃了餐条捉乌鱼》等。目前流传最广的一首是反应撒网捕鱼情景的《浪浪来》。滆湖渔歌旋律高亢悠扬,节奏感强,展示了滆湖渔民不畏风浪、劳作乐观的精神风貌。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渔歌传唱度越来越低,仅作为渔文化遗存的表演节目继续传承。……[详细]
  宜兴传统的民间舞蹈“男欢女喜”,是带面具的双人舞。“男欢”与“女喜”原称“男禓”、“女莽”,传说为“疫神”。它是以民间的传说创编的,在庙会上演出,称“踩莽”或“调莽”,以表达人们消灾降福的愿望。该舞蹈的历史可远溯至元末明初,迄今已600余年。“男欢女喜”舞蹈始于明初,盛于清代乾隆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臻于完美,自成流派,长盛不衰。其故事富有想象力和浪漫色彩,耐人寻味,情节大致为:春光烂漫,绿野千里。“男欢”、“女喜”新婚,喜气洋洋,乘船返归故里,途经小镇,停舟泊岸。只见一抹斜阳,河山似画,心为醉之。又见道旁桑树,绿叶满枝,桑椹累累,两人载歌载舞步入桑树林,采食桑椹,品尝鲜甜。旋入市肆,在店中购买胭脂香粉。暮霭升起,觅店投宿,用过晚膳,已是家家灯火,烛影摇红。一天劳累,睡意袭来,不觉伏案而……[详细]

全部宜兴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