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民俗文化

上海市民俗文化介绍

  顾氏喉吹药起源于松江府南汇县北蔡乡,创始人顾兰荪年少时拜伯父顾济卿为师,勤学专研外科和喉科,尤擅喉科。1849年顾兰荪创办了“浦东大竹园顾氏喉科”,治愈病人难以计数,病家有口皆碑,当时闻名于川沙、南汇、奉贤、上海等县。据《北蔡镇志》(1993年版)记载及顾氏家藏资料考证,顾氏喉科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共七代传承人。顾氏喉科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内外同治为0 ,临床善于运用喉吹药。外治能补内治之不足,……[详细]
  1882年(清光绪八年),布商蔡嵋青在上海英租界抛球场(今河南中路南京东路北首)创刊办蔡同德堂药号。在上海发迹至今,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历来的中药大补膏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一病一方。蔡同德堂药号根据中医药的“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依据“辨证施治”的治病原则,在全市首先推出“医生把脉,一人一膏方,度身定制”中药大补膏的新理念,用个性化的服务打造人性化的中药大补膏制作,逐步形成蔡同德堂中药大补膏的……[详细]
  金山嘴渔村的形成,至少已有1000多年历史。金山嘴渔村的渔民世代沿海而居,傍海而生,不仅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又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他们在生产、衣、食、住、行,乃至语言和行为规范上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俗,逐渐规范着渔家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风格鲜明的渔村文化产物。这些独特的海渔文化以及世代传承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金山嘴渔村……[详细]
  金泽民俗庙会主要由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廿八汛”和九月初九的“重阳汛”两大香汛组成。“廿八汛”源于东岳大帝的诞辰祭祀,“重阳汛”源于杨震(民间俗称杨老爷)的诞辰祭祀。香汛期间,进香船只停满大小河道,各庙香火旺盛,街道、庙会场人山人海,除了信众的祭拜和神灵出游等信仰活动外,演戏、宣卷、唱神歌、打莲湘、舞龙、舞狮等各种民间娱乐活动汇集,各地来赶庙会的小商小贩,遍及大街小巷。形成了集信仰、娱乐、商贸于一……[详细]
  朱泾花灯会,又称莲花灯会,俗称“赛城隍”,它起于南北朝,盛于明清。是上海西南地区人民以庆祝节令、酬神娱人为内容,以花灯展示、民俗表演、民间扮玩、商贸活动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宗教、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该习俗寄托对神灵崇拜和菩萨崇拜,主要表达目的是祭祀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除恶、人丁兴旺。花灯会举办的时间一般围绕着元宵节(上元节)、中元节、中秋节(……[详细]
  大热天吃羊肉,古已有之,如汉代扬晖在《报孙会宗书》中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中国古代医家认为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能补有形肌肉之气。凡味与羊肉同者,皆可以补之。江南民间认为,羊肉烧酒的功能在于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故传“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药补不如食补,食补顶要食伏羊”之谚。奉贤区庄行镇位于上海市南郊,镇域内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水草生长旺盛,为……[详细]
  天气谚语又称农谚,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着各种有关天气变化的俗语。因为大多数天气谚语生成时科学技术并不发达,因此只是对现象进行描写,并没有做出科学解释,缺乏理论数据支持。然而,天气谚语在经过不断实践后却具有相当的可信度,足以在日常使用。崇明岛形成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岛民们在田间耕作,出海捕鱼,海上航运等实践中为了适应和改变生产及生活条件,必需了解和掌握气候变幻。岛民们把日常发现的天象、物象与实际天气……[详细]
  三林老街民俗仪式包括上元出灯、中秋祭月、城隍出巡等仪式,这些仪式都按照民间传统习俗在三林老街举行,世代传承。从现存的文献来看,三林在宋元时期就名闻天下,在元大德年间的《松江府志》上已标有三林里,可知三林塘在整个松江府是有影响的古镇之一。古镇依水而建,老街逶迤三里。据记载,三林老街发祥于北宋末年,鼎盛于明清,在历史上就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的美称。上元出灯仪式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三林塘民间素……[详细]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糖或蜂蜜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膏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江南地区是膏方最发达的地区,而上海无疑又是江南膏方应用与制作的领头羊。海派中医一直重视膏方,民国初年的秦伯未最早著写膏方学专著,此后关于膏方的专著,也多出自上海人之手,民间服食膏方的风气由来已久,在冬季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除加强食补以外,还希望能利用中医膏方调理补益身体,增强体质……[详细]
  古书画装裱技艺历史悠久,从战国帛画、缯书到西汉大帛画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自晋代以前已经有了装裱工艺,这是现存最早记载装裱的史料。经唐至宋,装裱技艺进入鼎盛时期,明清以后,由于不同地区书画装裱的格调、品式、工艺操作等方面的差异,使装裱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审美特征,且各有所长。装裱艺术总的分为苏、沪、扬、京四大流派。苏派装裱的特点是裱件平挺柔软,配色素净淡雅、装制切贴,……[详细]
  古琴制作的历史极为悠久,在历代有关古琴的文献中,均有大量关于古琴制作的论述。古琴制作传统技艺早在汉唐以前就达到了精湛的程度,现代存世的大量唐、宋、元、明、清的传世古琴实物,充分地体现了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古琴传统制作技艺极其复杂,概括而言可分为选材、造型、槽腹、合琴、灰胎、研磨、定徽、擦光、安足、上弦等十大步骤,每个步骤中又有若干的详细方法,每张琴制作需历时二至五年。上海的古琴制作……[详细]
  上海地区的造船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水运技术词典》沙船条记有:沙船是古代四大航海船型之一,始造于唐代之崇明岛。元、明、清三代,上海港都是中国漕粮海运的集散中心,清道光年间,沙船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航运的繁荣,带动了上海的造船业,在黄浦江沿岸处,建有多家造船厂,古船模型制作技艺也得到了大发展。上海的《商船会馆》(建于1815年)、《浦东会馆》、《湖州会馆》、《浙绍公所》、《浙宁会馆》等会馆的开设,“……[详细]
  毛氏风格的风筝制扎源于柘林外海滩盐民毛祖云氏族。毛祖云祖籍浙江岱山岛,祖辈以盐业谋生。太阳是盐民心中的“天灯”,是菩萨赐予的“福”,每逢清明时节,盐民在祈求菩萨保佑、先祖显灵的同时,磕拜天地以示谢恩,这一寻求精神依托的祭拜仪式催生了独特的民俗风情。毛氏家族风筝制扎传至第四代毛雪官之手,其风筝制扎技艺在柘林外海滩盐民中首屈一指,他自幼喜欢放鹞子,10岁时就跟随祖、父辈制扎风筝放飞。上世纪七十年代,毛……[详细]
  簖是从“滬(沪)”演变而来的,是一种靠阻断鱼蟹退路捕鱼的渔具。史料记载,古时,吴淞江其水域的下游村落多为渔民,普遍使用一种叫做“沪”的竹制渔具。《康熙字典》中有这样的记载“《陆龟蒙·渔具咏序》冈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注》吴人今谓之籪。”由于使用方便,收获颇丰,在吴淞江沿岸乃至江南地区被作为传统渔具之一,一直沿用至今。簖(沪)的制作需要经过打样、敲桩、系挡、劈篾、扎簾子、插竹簾等一系列复杂且严……[详细]
  上海开埠后,全国众多剧种和名角均来演出,为其服务的戏剧服装业,又称行头店和戏衣庄也有发展。宣统二年(1910年)前后,上海舞台上出现大量新编历史剧,并对戏服试行改革。民国4年(1915年)欧阳予倩演《黛玉葬花》,在京剧舞台上首创了旦行“古套”扮相。20~30年代,上海古装连台本戏盛行,又以机关布景和新奇行头招徕观众。许多演员争艳斗奇,需要创制各具特色的服饰来装点舞台。为适应戏剧舞台的需要,上海戏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