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上海市民俗文化

上海市民俗文化介绍第16页

  创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的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的精品,和“北派”、“洋派”“南派”一起成为中国玉雕四大流派。它融汇了中国传统的玉雕制作技艺精华,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至今数代人的传承,其中三脚香炉、天鸡对瓶、端炉、羊尊等器皿的制作技艺,是见证中国玉雕发展的经典代表作。海派玉雕传统技艺发端于上海市原南市区老城厢一带,其产品和技艺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东南亚及欧美地区都有着广泛的市场和良好的……[详细]
  上海滩熬制梨膏糖始于清朝咸丰五年(公元一八五五年),当时有一对姓朱的夫妻在上海老城隍庙前大殿旁开起了梨膏糖店,取名“朱品斋”。到清光绪八年(公元一八八二年),有一个商人在上海老城隍庙西首晴雪坊开设了一家梨膏糖店,店名为“永生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一九零四年),又有人在上海城隍庙北豫园门口开设了一家叫“德甡堂”的梨膏糖店。它们都使用自己的牌子和商标,彼此竞争十分激烈。有的为了提高梨膏糖止咳功效,把……[详细]
  六神丸制作技艺六神丸是采用“以毒攻毒”的中医药理论制备而成的治疗喉疾、疔毒的良药。配方独特、技艺精湛,是中医药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因其疗效确切、技艺独特、质量稳定而享誉海内外。六神丸肇始于先祖雷允上、奠基于雷滋蕃、拓展于王式训、继承于当代的劳三申等弟子。现为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的著名特色品种,是国家保密品种,也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三次获得国家质量金奖,屡次荣获上海市优质产品、上海市名牌产品称……[详细]
  “不尝老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这是上海著名特产五香豆流行的一句广告语。老城隍庙品牌的奶油五香豆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老城隍庙五香豆由上海商业奇人郭瀛州首创于三十年代,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的上海著名特色食品。五香豆其选用的“三白蚕豆”为原料,以其粒大、性糯、软硬适中而取胜。经过不断摸索和改革,烧煮的五香豆风味咸中带甜,又香又糯,表面泛起一层盐霜,似冰糖奶油,因而被誉为“城隍庙冰糖奶油五香豆”……[详细]
  古人云:治史之功,莫尚于笔,能取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周虎臣在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庄。上海开埠后,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笔墨庄由苏州迁移到上海兴圣街68号。1958年和1964年,周虎臣笔墨庄前后合并了上海近十家笔墨庄,成立了老周虎臣笔墨庄,设立在河南中路90号。1987年成立了上海老周虎臣笔厂,厂址乳山路136号。周虎臣集湖……[详细]
  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功德林素食起源与寺庙,后发展到社会。功德林是上海第一家社会素菜馆。主要特点是用料精细、制作考究、手工艺术、品种繁多、素菜荤烧、形态逼真、色象味象、以假乱真。手工操作主要关键有以下五点:一、挑选上好的原料原料主要以豆制品类、菌菇类、魔芋类、大豆蛋白类、坚果类、蔬菜类、深海植物类,选料采取这些原料的精华处,用料讲究。二、手工工艺制作根据荤菜的不同菜名用精细刀工、手工制作成象形菜、成型……[详细]
  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老凤祥金银细工(俗称摆件)制作技艺是我国优秀的传统金属手工技艺,它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供室内陈设欣赏或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金属手工艺品。创始于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的老凤祥,是“中华老字号”中著名的金饰品牌,位列中华老字号百强榜前十名。她融汇了中国传统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精华,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至今数代人的传承,其中的抬压、鎏金、扳金、拗丝、镶嵌和雕琢等各种技法……[详细]
  微型建筑制作技艺是集木雕、石刻、骨雕、瓷塑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技艺。主要分布在上海市杨浦、闸北和徐家汇等地区。上海地区自清代以来就有玉石、象牙和木器雕刻。全盛时期是1923-1928年,从业人员有一千多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杨浦地区民间石雕、木雕、微雕、剪纸等都有优秀的人才和不俗的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浦区职工书画工艺美术协会汇聚了一大批如黄征和、印新生、阚三喜、吴根华、董金富等雕刻艺术家,形成了……[详细]
  紫檀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祖上的木雕绝活传到屠杰手上,形成了鲜明的地区特色,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上世纪80年代末,屠杰回国创建了明清红木雕刻艺术研究所,随着研究所的不断发展,并提升为中国紫檀文化研究院,以此为平台,开拓了紫檀雕刻工艺和根劈雕技法。紫檀雕刻工艺是以紫檀木为基础的一种传统雕刻工艺,有浮雕、透雕、圆雕、贴雕、通雕、浅雕、根雕、劈雕、根劈雕等技法。据史料记载,明代,祖先屠诗雨精于木雕……[详细]
  棕榈叶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刚长成而尚未展开的嫩叶为原料,通常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工艺编制成青蛙、蜻蜓、蚱蜢等小动物,插在草把上在本市街头巷尾游走,现编现卖,深受孩子们青睐。棕榈叶编织技艺历史久远。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传统棕榈叶编织多以鲜叶制作,只能保存二、三天,品种主……[详细]
  石库门建筑是上海市民建筑的主要居住形式。1864年上海开埠后,东西方文化迅速融汇,海内外贸易日益兴旺。作为一个新兴的东方商业都市,大量淘金者涌入,造成上海的城市住宅空前的紧张。为了满足居住的需要,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石库门出现了。石库门发端于虹口美租界租界,成熟于上海西南地区的英法租界,以后迅速的越过黄浦江向西北方面成片的发展,到了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约20……[详细]
  生肖文化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与历史,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终生不能更改的标记和烙印,是我们每个人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世代流传的生肖纪年方式,是我们每一年的吉祥物。生肖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人有生年属相,是我国的国俗。一年一度,新春佳节,送旧迎新。新旧更替之中,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周而复始,这是中国民间……[详细]
  精武体育是一种民俗体育形态,它起源于强身健体的民族自尊,在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拥戴下,逐步升华为捍卫民族尊严的一种精神。在上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各地精武门在抵御外来挑衅,抵制日益猖獗的鸦片等各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传统武术,也崇尚武德,但是仅局限于习武之人的自我修养。精武体育第一次将武德的第一要素定为“爱国”,大大拓展了武德境界。精武体育打破了传统的武术门派,综合了中国各派之武术精粹;吸取了适……[详细]
  擦笔水彩年画技法19世纪70年代,上海一些报馆、彩票行、轮船公司便已开始向客户赠送或出售具有日历功能的广告画,这种广告画就被称作“月份牌”年画,又称为“擦笔水彩年画”。擦笔水彩画法在艺术手法上初以中国传统工笔淡彩或重彩作表现,后来发展为以西洋擦笔水彩细腻的写实手法作表现,色彩明净鲜丽,并且大都用技术更为先进的铜板纸以胶版彩色精印,上下两端还镶有铜边,上端铜边居中穿孔,可以张挂。人们获得这种配有月历……[详细]
  耍石担石锁石担石锁是古时民间练习举重的器械,后发展为体育竞技项目。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闸北区的查瑞龙创造了一系列石担石锁项目的高难度动作,被誉为“东方大力士”。民国23年至民国35年间,查瑞龙曾率团5次出访东南亚;民国27年,创办上海业余体育研究会;民国29年,主编《新技击》;建国后,民间石担石锁活动更趋活跃,1952年,组建上海市闸北区工人石担石锁运动队,1957年,他率队参加首届上海文艺比赛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