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民俗文化介绍

  高唐竹马舞起源于高唐县清平镇刘海子村。据刘海子村刘氏族谱记载,其始祖于明洪武年间由直隶顺天府密云县迁来定居。大概密云北邻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尚武、喜骑射和行军布阵,故而传下此舞。“竹马”舞的道具竹马分前后两部分,即马前身和马后身。因竹马用竹作骨架,并用多层纸糊制而成,故曰“竹马”。表演时,骑手戴头盔,穿铠甲,将马的前身、后身拴在腰间,左手拉动马头,右手高举兵刃,配以敲击乐助威,煞是威风。“竹马”舞,……[详细]
  属北方话,据调查,本县大体上有北中南三种口音。语音有明显差异,词汇也有细微的差别,语法方面基本一致。郯城县政府所在地郯城街道系郯国故城旧址,为郯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可以代表郯城方言。……[详细]
  沂蒙渔鼓:其传承可追溯至清末,表演形式简单,以渔鼓、简板伴奏,唱白自由,语言通俗,曲调适于述说,几近吟诵。唱词一般为七字句式,讲究合辙押韵,多为一韵到底。在唱腔和板法上主要有:流水板、四句腔、五鼓三板、凤凰0 头、跺板、拖腔送韵等。说唱的书目主要有:《吕洞宾戏牡丹》、《韩湘子讨封》、《马潜龙走国》、《月唐演义》、《薛刚反唐》等。……[详细]
  沂蒙面塑,俗称花馍、捏面人,是以面粉、糯米粉为原料,调制成不同色彩,以手捏制,借助于工具,采用塑、雕、画,辅以镶、压、搓、滚、链珠等技法,塑出各种形象的传统造型艺术。……[详细]
  郯城木旋玩具是一种民间艺术,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村特点而产生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在图案设计上,多取材于神话、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等,具有造型精巧、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夸张传神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归属,对于研究当地乃至中原地区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内容最初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在图案的设计上,既有儿童喜爱的花纹,又有成人视为……[详细]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传说自1600年前的晋代形成以来,主要流传于宁波、上虞、杭州、宜兴、济宁、汝南等地,……[详细]
  一.产品介绍半堤胡萝卜肉质根长20~25厘米,上部横径约4.5厘米,根形近似圆柱形,尾圆钝,表面光滑,皮、肉、蕊、色泽橙红艳丽。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2.1气候情况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资源优越,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太阳总辐射量约为117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数2235小时,无霜期为209天,有效积温5189℃,积温高、日照时数长等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胡萝卜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物质积累丰富。2……[详细]
  济宁梁山梅花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崇尚忠义诚信、礼仪仁爱、仗义疏财、乐善好施。在习武的同时,还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倡树美德。梁山梅花拳是借顺德府(现邢台)梅拳传入,在水泊梁山特定环境中与梁山好汉拳械相融形成的一个拳派。它渗透了梁山好汉气魄、山东大汉气派、中华民族气质,融入了拳种原发祥地、流传地、流入地的文化,特别是受黄河文化、运河文化、道教文化、齐鲁文化和水浒文化的……[详细]
  螳螂拳是一种模仿螳螂动作演变而来的传统拳术,在山东胶东地区广为流传。螳螂拳产生于明末清初,由明末清初王郎所创。螳螂拳在它产生的数百年里,经过历代武术家的总结提炼、创新发展,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长短兼备、刚柔相济、勇猛快速、实用性强的独特风格,主要有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小架螳螂等流派。其中太极螳螂、梅花螳螂、小架螳螂在栖霞比较流行。螳螂拳的特点以快速勇猛、斩钉截铁、勇往直前的气势……[详细]
  徐家拳是一种传统拳法,起源于山东省新泰市通济村。徐家拳起源于清雍正年间,由徐氏高祖徐盛才所创。徐家拳的拳法因为实战性和表演性强,而备受人们的喜爱。徐盛才,1725年出生(清雍正2年),卒于1797年。该公自幼习武,曾走南闯北拜师学艺,练就一身绝技,创立徐家拳。百余年来,世代传承不息,到第六代传人徐花葶,徐家拳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并掀起了一个新高潮。据老县志和徐氏家谱记载,徐花葶,字殿甲,1826年出……[详细]
  惠民泥塑一般指河南张泥塑,当地称为“娃娃张”,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里的皂户李乡沙河南岸的河南张村及其周边地区。河南张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年,当时有许多外地移民迁来此地安家落户,有的农户为谋生计,便利用当地的泥土做起了泥塑。经过长期的发展,河南张泥塑从最初的人、佛、兽等数个品种衍生为后来的几百个品种。有的还在泥塑内装上哨子,使之成为音响玩具;或是在泥塑内安装弹簧和引线,使之成为活动玩具。……[详细]
  陶器烧制技艺(德州黑陶烧制技艺),山东省德州市地方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黑陶,是距今4000多年“龙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德州曾出土过鬲和薄胎黑陶杯等文物,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率先研制、再现黑陶,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梁子黑陶已经形成集研制、生产、销售、体验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黑陶产业平台,拥有8位工艺大师、26位工艺美术师、近百人的专业队伍,近千个品……[详细]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它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将传统的雕刻、嵌银、木工技艺有机地融为一体,经精工雕刻、镶嵌而成。潍坊嵌银漆器的作品造型古朴典雅、珍重高贵,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嵌银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白描形式,有山水、花鸟、古装人物和汉代青铜器花纹,其作品洒脱简练、秀美飘逸、流光溢彩。潍坊嵌银漆器有一套完整复杂的制作工艺:选材、坯胎制作、……[详细]
  临朐渔鼓书是由孙家先人在明末清初打竹板唱门子发展而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渔鼓书说唱形式。临朐渔鼓书,由一人说唱,没有其他人乐器伴奏,说唱结合,一个人一边说唱,一边敲打渔鼓和简板伴奏。临朐渔鼓有它固定的说唱要求和独特韵律,讲究上场引子- 诗,诗的主要内容是以忠、孝、诚、善为主要内容的五言或七言顺口溜。在情节说唱中,临朐渔鼓书有“掺糠使水”“添枝加叶”“搪口”等技巧,增加故事情趣和悬念。另外还有“紧……[详细]
  元朝初年,高密谭家营张氏添一男,名玉皇,幼时父母双亡,寄居白家营姥姥家,妗子刻薄,玉皇受虐,至于弱冠愤然出走修仙。玉皇潜心- ,终成正果,居庙堂之首名曰玉皇大帝。玉帝记妗子之虐,不令赐雨,故白家营连年大旱,妗子自知其错,于玉帝像前长跪四十九天请罪求雨。帝感其诚,赐甘霖。众乡民感玉帝恩德,扎金身銮驾一轿八抬,遍游四方,后逢大旱,乡民祈雨即演驾一次,流传至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