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民俗文化

湖北省民俗文化介绍第7页

  团风县农民画取材于鄂东风土人情、民俗掌故、民间传统和民间生产生活习俗;广泛吸收了民间剪纸、皮影、戏剧、刺绣、挑花、印花等艺术营养;以丰满的全景式构图、夸张的表现手法、统一而凝重的色彩效果,形成了团风农民画特有的艺术风格。团风县农民画创作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1983年,团风县第一幅农民画作品《山村车赛》晋京参加首届全国农民画展,并获得三等奖。开了团风农民画走出团风、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先河。19……[详细]
  团风地处长江中游北部江边,历史上饱受溃堤水淹之苦,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期间的新修道路、水利建设期间,人们常用石磙、石板来压实新土,打牢基础,人们称之为“打硪”。这是一种高强度体力活,需要多人齐心协力完成。为提神鼓劲,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按照地方民歌曲、产生一种由一人领唱众人附和的劳动号子,团风人叫他“打硪歌”。打硪有轻硪(飞硪)和“重硪”之分,硪歌因此也有“慢硪”和“快硪”两种唱法:轻硪通常是……[详细]
  “狗脚”是团风一种特色小吃,原名“金刚脐”。相传为北方游牧部落一种食品,因形似罗汉金刚的肚脐眼而得名。满清入关后成为贡品,清乾隆帝微服江南,视察团风漕运时而传入民间,百姓见其状似狗爪而易名。因其色泽金黄,外脆里香,甜而不腻,老少皆宜而享誉鄂东南,它与麻花、馓子、琪玛酥一道,原为鄂东寒食节四大主食之一,现已被列入《湖北风味小吃》。据团风狗脚第6代传人童奇进介绍:其曾祖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鲜鱼巷客货码……[详细]
  团风贾庙熊家塆丝弦锣鼓是鄂东地区仅存的一支由锣、鼓、钹等打击乐器,又有丝弦乐器及唢呐伴奏在一起的民间器乐体裁。它起源于清雍正年间,距今已近300年历史了。它曲牌多样,乐器齐全,场面宏大,常运用于民间祭祀、婚丧嫁娶等重要民俗活动中,一般演出人数最少在18人以上,最多可达到八九十人。在活动时可原地坐姿演奏,也可在行进中演奏。通常是敲打马锣并指挥整个乐队,打击乐和管弦乐可交替演奏,也可分别演奏,演奏技巧……[详细]
  剪纸是团风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一项珍品,已有近千年历史了。据考证,剪纸在唐宋时期主要用于丧葬活动,明清时扩展到居家、服饰等方面,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常备品。郭楚英老艺人曾介绍说,其祖父郭隆泽于清光绪年间,在团风大庙旁开了一家杂货铺,除经营香烛火炮、扎制灵屋外,还剪制窗花、喜字花、寿字花以及各式鞋帽花等剪纸样品出售,选购者络绎不绝。时有民谣“一把剪刀多有用:既剪龙、又剪凤,剪出老鼠能打洞;剪……[详细]
  上巴河镇马家潭,因马氏移民家居于此而得名。一年一度的“赛龙舟”因马氏祖先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创,并成为马氏家族的传统习俗。因其声名远播,影响甚大,已演绎成当地群众节日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马家潭发源于天堂寨的巴河水,急急南下,触“晒谷石”而旋转成潭,水深流缓,正宜挥桨竞渡,加之两岸河滩平缓开阔,可供万人围观助阵。每逢有赛龙船的盛事时,巴水岸边团风、浠水等地群众都会前来围看马家潭的“龙舟竞渡”……[详细]
  大别山放歌,集罗田民间音乐、民间歌舞和生产生活习俗等传统文化于一体,是黄冈首部原生态民俗歌舞,体现了罗田民间民俗的传统特色和原始风貌,将独特的民风民俗、浓厚的乡风乡情较为完整系统的以艺术形式再现于舞台,同时展现了大别山革命老区罗田的旅游资源、旅游文化和旅游产品。……[详细]
  东路花鼓戏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戏为“西路子花鼓戏”),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  东路花鼓戏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据有关资料记载,剧种形成于嘉庆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该剧种其所以能长盛不衰,流传甚广,主要是她源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且雅俗共赏。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迓戏的传……[详细]
  武穴岳家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较为完整地流传下来的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为民族英雄岳飞根据自身所学结合与敌作战中实战而创立,传说为内家拳形意拳母拳,流传至今已800多年。据岳氏宗谱记载,岳飞后裔在湖北武穴已相传三十三代,近两千多人。自宋代至今,岳家人对岳家拳的练习从未间断,而岳家拳的最初拳谱,就保留在《岳氏宗谱》中,是岳氏家谱的一部分。……[详细]
  天台禅乐,由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支全僧人禅乐艺术团表演,是天台寺首次推行将禅乐训练作为天台僧侣的修行法门。目前艺术团能够演出30多个不同类型的节目,艺术团的舞蹈表演大多是表现佛教内容的,比如佛教手印舞蹈《-舞》,用舞蹈动作把佛教手印夸张和艺术化;舞蹈《放河灯》表现了农历七月十五追祭祖先、超度亡灵的佛教传统。排演的音乐情景剧《茶礼》则展示了佛教的禅茶文化,大合唱《祈福歌》、《回向偈》低沉雄厚,让观众感受……[详细]
  文曲戏,又名“调儿戏”,源于鄂东广济(现武穴市)和黄梅太白湖区,流行于鄂、皖、赣三省毗邻县市,是在明代流传下来的“俗曲”和民歌小调基础上逐步形成起来的。剧目有《金莲调叔》、《苏文表借衣》、《宋江杀惜》、《点药》和由汉剧移植的《游龙戏凤》等小戏,受到群众的欢迎。……[详细]
  工尺锣鼓,英山地区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工尺”曲谱由明太祖御赐英山。工尺锣鼓全套器乐共有23个套路,其中7套弦管乐曲,16套打击乐曲。弦管乐曲调简单,走向上行,打击乐情绪热烈,中等速度,节拍平稳,俗曰:“有官家风度。”……[详细]
  黄冈市黄州区唐家渡村位于长江北岸,古时候多发瘟疫与旱灾,清嘉庆年间(公元1800年前后)始,在甲子年春节期间,人们按五龙(黄龙、白龙、红龙、金红龙、乌龙)的颜色备制五条龙灯,命名为“五龙奉圣”,舞龙谢神,祈祷降雨、收疫、祛灾、赐福,相沿成习。唐家渡舞龙有固定的习俗程式,每年腊月十八,请回龙头、龙尾,穿龙衣;腊月二十到“三官寺”由寺庙僧人举行开光仪式后游本坛(指唐家渡村村民居住地);正月初五至十五,……[详细]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一种古老的挑制工艺,堪称中华瑰宝。由于其工艺独特,风格奇幻,产品精美,被专家学者称为“富于幻象的楚辞,赋予情感的国画”。  一、取材广泛,古朴典雅  黄梅挑花的图案有团花、边花、填花、角花和花边之别。各纹样造型迥然不同。取材广泛,构思精巧,如团花就有富寿双全、龙凤呈祥等;边花有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填花则有斑鸠石榴、龙舟竞渡等;角花则无一定格式,多以字、柏叶、莲花为主体,……[详细]
  宜城“兰花筒”又名“楠竹筒”。发源于何地,始创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仅按师承关系推算,宜城的知名艺人有五代传人:最早一代职业艺人白金生(1855-1935)、孙全才等;第二代艺人有梁广元(1908-),望义广等;第三代艺人有胡天喜、王英华等,-艺人有刘道成、雷传刚等,第五代艺人有胡锐诗、姚志菊等。按五代师承推算,宜城兰花筒的流传时间可追溯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0)。宜城兰花筒的演唱形式为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