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涿州民俗文化

涿州十大民俗文化

涿州横岐调
  横岐调相传是明万历年间由河北中部大清河以南的刘姓逃荒者,流落至横岐村所授,后以村名命名为横岐调。横岐调属弦索系统的罗罗腔,代表作有《砍柴》、《小姑贤》、《摘星楼》、《秦香莲》、《杜鹃山》、《刘胡兰》等。音乐结构属板腔与曲牌混合体,但以板腔为主,唱腔结构比较简单。唱腔音乐分为“调”与“腔”两大系统,属于“调”系统的有[老调]、[平调]、[尖调]、[悲调]、[狂调]等;横岐调的“腔”主要是唱[耍孩儿],属于“腔”系统的见有“三腔”、“五腔”、“八腔”等,实际上就是灵活运用[耍孩儿]的不同称谓。“八腔”又分为“男八腔”与“女八腔”,且各句又有不同的称谓:首句的前三个字称为起腔,后三个字称为落腔;第三句词称为抢腔;第四、七句词称为平腔;第八句词称为收腔。板式唱腔的唱词为七字句,亦有十字句,五字句少见……[详细]
  十不闲是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它常以花会面目出现,主要道具是一个架子,上面拴着锣底鼓、钹等打击乐器,表演时由一人操作,演员手打脚踩,可谓手脚不什闲(一齐忙),故名十不闲,又称什不闲。又另一种说法是最早十不闲架子上拴着十种乐器所以得名十不闲。《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对十不闲的解释是:清代曲艺种,清康熙时在北京等地流行,原为凤阳花鼓。清人李声振《百戏竹枝词》:“十不闲凤阳妇人歌也”。后渐与莲花落融合,称为“彩扮莲花落”。据陈雨门先生《中州今古》中说:“莲花落早在明朝已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以北一带。”当时莲花落的唱词开头就有“打十不闲的不害羞,挑着担子满街溜”这样的唱词。此外,十不闲“原为凤阳花鼓”有这样一段唱词说明:十不闲出在凤阳,挑到净地走会扬香。原本是妇人学来妇人唱,也不是西皮不是二黄。流落北京城装男扮……[详细]

全部涿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