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湛江市 > 雷州市民俗文化

雷州市十大民俗文化

雷州歌
  雷州歌是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劳动人民的精神食粮,是广东省四大民歌之一,以雷州话演唱。是记载着雷州半岛人民生存、劳动、生活的斗争史。2008年雷州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歌反映古代雷州地区劳动人民风貌及劳动生产内容,是雷州歌的主流题材。雷州歌曾出现众多韵脚,达34种。后经过长期多次合并,至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湛江市雷歌研究会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再从上次合并后的25韵合并为17韵,韵音全按雷州方言划分。不同的韵音具有表达不同内容的功能。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雷州歌分布于雷州半岛10个县(市)区以及历史上雷州人所迁往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雷州华(侨)人地区。雷州半岛建制于秦朝,属象郡。当时是少数民族百越人居住。至东晋闽南汉人开始迁来……[详细]
雷州石狗习俗
  雷州石狗习俗就是把石狗作为“守护神”、“吉祥物”加以供奉的地方习俗。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的中部,是环北部湾地区“石狗文化圈”的重要发祥地。雷州古属骆越之地。骆越族的“盘瓠蛮”部落曾在这里聚居,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用玄武岩雕刻狗图腾(俗称“石狗”)作为崇拜物。秦灭百越后,汉、越民族的融合,使骆越族的图腾崇拜习俗在雷州得以传承与发展。南朝时雷祖陈文玉“狗耳呈祥”的诞降,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及唐代时佛教的传入,宋元时期的南迁闽人道教符法的影响,丰富了这一习俗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雷州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雷州石狗习俗是汉、越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多元信仰内涵及鲜明的区域特征。雷州人普遍在门口、村口、路口、水口、庙前、墓前祀立石狗,逢年过节,初一、十五或遇有红白喜事时拜奉。主要内容有向石狗……[详细]
雷州过火海
  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五)是雷州白沙镇东岭村的年例,过火海是该村的一大民俗;过火海是雷州半岛的一种年例敬拜神灵祭祀活动的一种民间傩技习俗,具有惊险神秘、参与者众、场面壮观等特点。它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是原始宗教的一种祈福仪式。仪式一是“点火”,将湿木柴烧成炭堆(即“火场”);二是“叼犁头”,即由主仪者用“法剑”从“火场”中挑出通红的铁犁,用牙叼住后,绕“火场”进行巡走表演;三是“下火”,即由主仪者引导村民赤脚快速踩过火场,直到将炭堆踩平;四是“取火”,即由家长将“火种”带回家“点灯”祈福。……[详细]
沈塘人龙舞
  沈塘人龙舞是一种人体造型的娱乐性舞蹈艺术,明·嘉靖五年(1526年)在沈塘圩始创。初为当地群众即兴性的娱乐舞蹈,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明清时期,人龙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现分布于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据传,嘉靖五年(1526年),当地富商陈仕恺为了方便周边群众,促进当地商业贸易,遂投巨资兴建沈塘新圩,并承诺按市价收购圩日(三、六、九日)里未售完的货物,以保护商贩利益。因此,沈塘圩的市场得以建立和发展。当地群众为了感谢陈公这一善举,并表达内心的喜悦,便在街上聚集欢庆,载歌载舞。成年人激动起来,把小孩抬上肩膀并卧置其肩,一个接着一个,组成人们期盼中“龙”的形状,满街狂舞……形成了沈塘人龙舞雏形。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舞龙者,前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卧,手……[详细]
雷州“高跷龙”
  雷州市南门高跷龙源于清光绪年间,龙长三十多米,用丝麻彩布镶亮片、绒球制作而成,舞龙者绑扎两尺多高的“木脚”,舞动时分红、黄两支龙,相缠穿滚,颇具特色(图6)。1-4吴川“公母龙”、清末民初,吴川民间艺人设计了公、母两条龙,均由年长的男性扮演。舞公龙者穿长衫马褂、戴金丝眼镜、贴八字胡子;舞母龙者着大襟套装、盘发髻、戴大耳环、执花手帕。公母两龙相缠逗乐,妙趣横生,深受群众欢迎。……[详细]
雷州傩舞“走成伥”
  雷州傩舞是雷州半岛先民敬雷神驱鬼神、祈求吉祥的一种民间舞蹈,俗称“走成伥”。源于隋唐。表演时须择吉日,佩戴木质傩面具,击鼓奏乐,呐喊摇旗。舞蹈刚烈,庄严,被誉为“舞蹈的活化石”。……[详细]
雷州“姑娘歌”
  在雷州半岛会讲雷州话的地方,常常看见人们在对唱“姑娘歌”,人山人海的,唱者入情,听者会意,妙趣叠出,动心撩人。“姑娘歌”是什么?这是雷州人演唱雷州歌的一种形式,也是粤西地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曲艺。由古代雷谣和雷歌发展而来。先说雷州歌,它是用雷州话唱的,有着严格的韵律格调。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酷似古诗七绝,但比七绝更苛刻。每句歌平仄押韵不能半点含糊。除一二四句尾字要绝对押韵外,各句内的分节断字和各字的平仄都很讲究。如:情同树影/映深江,鸟弄波蒂/鱼穿_,(平或仄)(阳平)(阴平)日月同光/光景有,鱼鸟交情/究竟难。(仄)(阳平)(阳平)尽管形式苛刻,但这里人唱的是身边人、身边事、真情、真景,信口唱来,如同说话,浑若天成,绝无刀斧之痕。叙事、抒情、议论、说教无所不及,自唱对唱、委婉高亢随意挥洒……[详细]
8、雷剧
雷剧
  雷剧原名大歌班,是广东省四大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雷州方言圈内人们喜闻乐见、人人传唱的一朵艺术奇葩,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雷剧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雷州半岛,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近年,经过雷剧工作者的不断探索、改革,雷剧已拥有80多种腔调。湛江,是雷剧的故乡。雷剧植根于雷州半岛,土生土长,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喜爱。2009年雷剧成为公示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雷剧起源于雷州歌。旧时,雷州歌是以自我歌唱,自我抒情的汉族民间歌谣。据传,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端午节,海康南渡河赛龙舟沉船死人,翌年,麻扶村乡老改为“赛歌台”,进行赛歌活动。自此,雷州歌登……[详细]
  雷州乌石蜈蚣舞是雷州市乌石港先民创造的一种祛邪消灾、祈盼安康与丰收的民间民俗舞蹈活动。该舞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乌石港位于雷州半岛西海岸,成港于明朝洪武年间。在古代,乌石港风灾潮患频仍,民不聊生。传说古时乌石港曾遭瘟疫而萧条,时逢中秋,好事者相约为民共驱瘟魔。为表同心,各以船缆系腰相互连成长队,入夜时手执香火进港驱邪。夜色朦胧中,队伍边舞边蛇形前进,队形宛如蜈蚣爬行,神态惟妙惟肖,故称“蜈蚣舞”。此后,瘟疫消除,港区恢复繁荣,因而该舞也就成了港民消灾祈福的仪式而流传至今。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仲秋日夜……又有箫鼓聒耳,群童队行,手持香火楦饰,龙狮首尾,跳舞通街,曰‘舞蜈蚣者’,此农民相沿之习也。”乌石港是疍家聚居之地,蜈蚣舞反映了疍家文化的结晶,是农耕、海洋文……[详细]
  雷州音乐是产生于雷州半岛雷州方言区并且长期流传发展的民间音乐。它包括雷州民间吹打乐、小牌、雷剧音乐、雷州古代雅乐、雷州道教音乐和雷州佛教音乐。常用乐器有唢呐、二胡、笛子、锣、鼓、钹等。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古代是俚僚百越杂居之地。宋代以来雷州半岛有大批闽地移民,明代在府治雷州府设有专职乐队。民间产生的音乐艺术,受到中原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影响,明、清期间形成了秉赋独具的雷州音乐,于清末民初盛行一时。代表性曲目有《将军令》、《坐门楼》、《十三支》、《散花曲》等和古代雅乐六章。雷州音乐色彩丰富,内涵广泛,旋律古朴流畅,节奏明快规整,以威武雄壮见长。它多在庆典或民间民俗活动时演奏,亦用于雷剧演出渲染气氛。雷州音乐现存曲目二百多首,鲜明的地方艺术特色,使它成为粤西地区一……[详细]

全部雷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