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宣州民俗文化

宣州民俗文化介绍

  皖南木雕起源于版画。其初期只是在版画的基础上逐步加深雕刻以增强层次感,到了明代初具规模。清代乾、嘉以后皖南徽商兴起,巨儒商贾们竞相奢侈豪华,因而木雕的艺术格调也渐渐走于细腻繁琐,而随着中国画家们的介入,使得皖南木雕更趋装饰性与美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皖南木雕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典型的装饰性。工匠们从大自然和劳动生活中,直接提取出他们熟悉的物像和题材,把理想的事物与现实事物结合起来,让理想事物有现……[详细]
  “宣酒”酿造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书载:大唐天宝年间,宣城盛烧酿之风,尤以纪叟善酿。唐天宝至上元年间(753—762),诗仙李白七游敬亭山,每次必至纪叟家中酣饮纪叟美酒,皆惊羡称绝,遂赠名曰:“纪叟老春”。唐上元二年纪叟仙逝,李白哀作《哭宣城善酿纪叟》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后人秉承纪叟老春遗风,世代精酿,成就了今天的宣酒。宋末元初,纪氏传统酿造法达到最辉煌……[详细]
  安徽宣城,风景秀丽的敬亭山脚下,《皖南剪纸艺术馆》以她清婉雅约的风姿迎接着中外游客,它作为宣城市传承皖南剪纸艺术的唯一载体,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皖南剪纸艺术,它堪称江南一绝,广受皖南老百姓的喜爱。是集观赏性、装饰性和应用广泛性于一体的精美手工工艺,极具收藏和实用价值。它又是中国人展示自身文化品质的载体,世界认识中华民族文化也必须要看到中国民间剪纸;它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语言,又常被人们用来教育人和受……[详细]
  蜜枣大家都熟悉,全国哪都有,但要论品质,唯宣城素有“枣乡”之称的水东镇出产的蜜枣堪称上品。水东蜜枣色泽金黄如琥珀,切割的缕纹如金丝,光艳透明,肉厚核小,保留天然枣香。其含糖分充足,含糖量达70%左右,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含量为最高,每枚枣内含4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子高出140多倍,维生素D含量也是果中之冠,是一种理想的营养滋补品。水东蜜枣……[详细]
  皖南木榨油生产技艺简介木榨榨油历史悠久,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在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南方榨”(“木龙榨”)广泛被江南一带采用,唐代大诗人李白七次登游敬亭山,曾闻香与敬亭山油车工对诗赢酒水,留下“六月打麻车,车工眼看,汗淋若矢(翰林御史)”,“寒冬拉纤船,船夫踩冰,冰破似浪(兵部侍……[详细]
  宣州区朱桥板龙灯主要流行于宣城市的广德、郎溪、泾县等地,相传是清代光绪八年朱桥何村的张姓大户人家发起的。1882年,由当地知名人士出资筹划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场龙灯会,迄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朱桥板龙灯规模宏伟,气势壮观。龙队由老龙队和子龙队组成,老龙共59节,一次表演需要256人之多;子龙通常12节,一次表演需要28人,每至闰年时,子龙还要增加一节。过去龙灯采用的是蜡烛,油灯,现代扎灯时,龙头,龙尾……[详细]
  塔泉云雾茶起源于地方历史名茶高峰云雾,据《宣城县志》记载塔泉云雾又称高峰云雾,明、清时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宣州在两晋时期,茶叶已经享誉全国了,种茶历史已有1700多年。宣州区溪口镇是塔泉云雾茶原产地,当地民众世代事茶,长期的茶事交流和活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积累,使制茶技术与制作技艺自然贯通融合,并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塔泉云雾茶素以色翠、形美、香高、味爽、耐泡而扬名,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异的品质传承至……[详细]
  皖南皮影戏起源于素有戏剧之乡的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是流行于宣城市1区1市5县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剧种。它是400年前皖南发人瘟时,随湖北移民带入皖南与地方民间小调和花鼓戏合流演唱,吸收民间小调和花鼓戏的有益成份逐渐发展起来的。皖南皮影戏的生存发展与民间、民众400多年来有着息息相关的紧密联系,它像开放在乡间湖畔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幽香。皖南皮影戏以它独特的个性自成体系,自成流派,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详细]
  皖南花鼓戏流行于皖南、苏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皖南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湖北花鼓调及河南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形成“皖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成长过程,大致经历了灯会歌舞、“打五件”“地摊子”“四季班”与“草台班”四个阶段,并吸收了高腔、徽剧、京剧艺术的有益成分,经过百年的演化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粗犷、质朴、明快的艺术风格和鲜明乡土色彩的民间剧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