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承德市 > 丰宁民俗文化

丰宁十大民俗文化

丰宁满族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康熙年间,到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了自己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批毛纤长、剪工精细的独特风格,由于当地满人居多,决定了满族剪纸的走向,是以窗花、礼花、节令、民俗为主要内容的,极具地域化、民族化的特殊风格。清末民初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村村有自己的剪纸群体和高手,几乎人人会剪纸。建国后,剪纸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使之更贴近现实的生产与生活。每到年节,当地人不但有剪纸的习俗,而且家家有贴剪纸的习惯,剪纸成了人们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文革”期间剪纸也遭到了严重的摧残,一大批有着深厚文化内涵的剪纸作品被毁灭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能手放下了心爱的剪刀,剪纸艺术堕入低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文化部门对丰宁满族剪纸进行了初步的挖掘、抢救、整理,对现存剪纸进行了归类、存档。对……[详细]
丰宁南营子吹打乐
  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南营村位于凤山街南邻。明末清初,南营子原为清朝八旗军驻防的营房,该村中部故名“南营房”,紧靠“南营房”北边是清军校场,现名为“校场地”。凤山原名土城子,西汉时为渔阳郡要阳县县城200多年,《畿辅通志》载,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和多尔衮率军入关,土城子(凤山)包括南营子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清兵八旗军迁来驻防。这里是通往古北口的重要交通要道和驿站,顺治、康熙、乾隆经常出巡到木兰围场狩猎路经此地并驻跸,清兵必不可少的要有军乐队打击乐迎送。这样,清兵的打击乐很快传入南营子民间叫“吹打乐”,它即可伴奏,又可单独演奏。尤其“吹打乐”为民间花会节目之首,以打击乐为主,再配上唢呐、捧笙,使乐曲更加热闹。《南营子吹打乐》的曲牌有24首,另有一首宫庭曲牌“九条龙”为南营村独有的,演奏起来……[详细]
丰宁横河蒙丁演武
  “横河蒙丁演武”历史悠久。自清王朝康熙末年(1720年)鼎盛时期,蒙古族将士的退役军人从东北的蒙古来到当时的军事要地—平顶山下的横河村安家落户。这批落户的蒙古族勇士性情刚毅、豪爽、智勇双全、文武兼备。他们落户后,将荒山荒地开垦成良田,一边种地为生,一边游牧、狩猎习武、保家护院。逢年过节以武会表演庆贺,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具有蒙古人特色的“横河蒙丁演武”。“横河蒙丁演武”至今已292年。多年来,不仅没有间断,而且内容和形式有增无减,一代一代向下传承。除武打外,又增添了蒙古族为防御边疆侵犯、土匪骚扰的“鼠六毛”、“二跶子摔跤”等真打真拼的节目。自1772年以来,从蒙古来的白氏曾祖白玉堂老刀传手,向青年耐心传教,形成了完整的“蒙丁演武”(据《中华民国丰宁县志》记载)。中华民国时期,一股残匪隐藏横河北……[详细]
祭索伦神杆
  满族人祭祀索伦神杆是很普遍的习惯。延用这种习惯,不仅丰宁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兰旗“四旗”的旗户大家族,在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一次,其它旗(如正黄、正红各旗旗族)也是如此。祭索伦神杆活动和萨满神舞结合进行。这是满族人特有的习惯,富有宗教、迷信色彩。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索伦杆”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立上,来年二月二日解除。立杆都在族中长门或立在莫昆达(满语:家族族长)家庭四合院影壁后。高低不等,有的高一丈五尺,有的高三丈五尺。一般都是松木杆,座底有夹杆石,杆顶端安放着锡斗或木斗,斗上面插上旗别的旗号,斗内放上猪下水和五谷杂粮,让喜鹊、乌鸦等鸟类来吃,这叫做神享。很快被吃光,认为是吉利的征兆。“索伦杆”上挂着灯笼或冰灯,按时焚香,祭祀祖先。在正月十五日这天,族人举行盛大的祭祀活……[详细]
丰宁蝴蝶舞
  丰宁蝴蝶舞流传于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黑山嘴镇八间房村,是满族群众非常喜爱的民间舞蹈。相传,清定都北京后,派满八旗有功军士来此围垦,当时有八户八姓,故该村称八间房。丰宁蝴蝶舞表演共需八人,四名儿童扮成蝴蝶,戴蝴蝶帽,穿蝴蝶衣裤,四名成年男子扮满族青年(俗称“骑着”)。表演时,四名儿童站在“骑着”的肩或头顶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各种动作,还要做许多高难度的特技动作,全程表演只凭儿童和成人之间娴熟的技巧配合而成。蝴蝶舞表演分两种形式。一是广场表演,一是舞台表演。广场表演时,蝴蝶只是站在“骑着”的肩上或头顶,展开双臂或单臂做“单展翅”或“双展翅”,或即兴做些其他动作,“骑着”则巡场、旋转上肩、跑圆场,平衡速跑或平衡慢步行进;舞台表演时,四只蝴蝶在同一时间、同一方向,做同一动作和造型,如“童子拜佛”、“金鸡……[详细]
  竹板落子原名武落子,是流传于丰宁满族自治县朱首营乡的一种男性民间舞蹈,属于北方秧歌类,是农民娱乐性、群众性民间艺术形式。据考证,竹板落子是清光绪十一年由山东民间艺人王德传入的单人竹板落子。竹板落子经过一百余年的传延,广泛吸收了当地的民风民情,成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舞蹈形式。竹板落子表演时,表演者右手持竹板,左手持落子,靠平时练就功夫相配合,形成集体的明快节奏。竹板落子的舞步并不复杂,但其有走时稳健有力、跳动时欢快激越的特点。其动作规范分上三路、中三路、下三路。所谓“武”,是在舞中加有窜、斛斗、抢背等戏曲艺术,经过整理的竹板落子曾于1958年在省级汇演受到好评。竹板落子属于情绪舞类,动作粗犷、诙谐、流畅,音乐明快奔放,乐手演奏随意性很强,想吹什么就吹什么,什么时尚就吹什么,只要不破坏节奏就行,……[详细]
  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游牧区,丰宁是在清顺治年间颁布《圈地令》以后开发的地区,当时由8位满族贵族到此圈地居住,故得名八间房。丰宁满族吵子会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丰宁满族吹打乐曲“吵子会”,分布于八间房、窄岭、石人沟、天桥、塔沟、长阁、凤山、选营、后营等十余个农村中。八间房吵子会兴于清乾隆年间,当时乡绅贵族为顺应满清统治的太平盛世对文化的要求,开始在八间房村兴修园广寺和对庙的戏楼,同时开始举办庙会,并从山东登封府请来教师,教授吹打乐曲吵子会及民间花会寸跷、蝴蝶、小秧歌。为了继承吵子会这一吹打乐曲,从八间房村民张克富开始,先后有王老、王大辫子、陈良、陈志清、陈志中、周根山、张桂臣、马永良、陈国明、张宗喜、刘方等十一代人传承,距今约有三百年的历史。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与提高,……[详细]
  黄旗武会历史悠久,自清王朝1644年入主中原,康乾盛世天下大治,八旗军中的一部退役军人,在北部山区安家落户,建黄旗以来,这些将士始终保持军旅生活,习武强身,练武护院,发展到每逢年节庆贺表演,形成了武会的表演形式。黄旗武会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从未间断过。一代一代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1774年以来,邢禹恩的曾祖太爷邢存福老先生,王世华的曾祖太爷王殿奎老先生等人习武练术,传授火热,形成了完整的武会队伍。中华民国时期,从东北军、常备军退役的军人曹化有、李靠班、(号)李后、贺二、何洪、曹万祥等人在黄旗落户,给武会增添了新色彩,黄旗武会的排头(村长)邢凌云,请老师,设练武场,培养一大批人才,添置服装,武会人员粉墨登场着装,形成了完整的文艺花会队伍。武会表演形式独特,套路分明,招式严谨,可谓传统兵器……[详细]
  满族人的发式和头饰很有特点。在清代时,满族男子都要留长辫子,俗称锅圈发式,即:剃了双鬓角和后燕窝,留下头顶长发。满族入主中原后,要求汉人也不留满发,于是这种发式遍及全国,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丰宁还有“剃了辫子怕张勋,不剃辫子怕洋人”的民谣。清朝满族妇女的发式富于变化,独具特色。女孩与男孩子长到16岁以后,才蓄发、结辫或绾成髻。发髻的名称和样式有好几种,如两把头、架子头、大盘头等等。两把头在民间满族妇女中最为普遍,流传至今。两把头就是将长发梳理整齐后束在头顶上,然后分成两绺再梳成一个横髻,将余下的头发梳成一个燕尾形的扁髻,压在颈脖的后面,因此,满族妇女行走时,脖子是不能随意转动的,这样显得格外庄重。满族妇女不仅讲究发式,而且很注意头饰。如意头饰、大扁方头饰等名目繁多。梳如意头饰的一般中……[详细]
  满族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及与汉族的频繁交流,饮食习惯一方面与汉族人有些相似,另一方面仍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喜吃甜食、粘食,过节时和办红白事时喜吃“艾吉饽饽”(即饺子),在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请年茶上碗席、吃火锅,婚丧嫁娶办事习惯吃“八大盘席”。现如今还保留着这些生活习惯,最突出的要数饽饽、酸菜和萨其玛等有本族特殊风味食品。饽饽是满语,它是满族平时和节日韵主要食品。饽饽是用粘米(小黄米、大黄米)做成的,饽饽有:苏叶饽饽和粘糕饽饽、炸糕饽饽等。它根据不同的季节变换做法。春天做豆面饽饽(又叫驴打滚),粘米、小米和成的散状;夏日做苏叶饽饽、粘糕饼;秋冬季做粘糕饽饽(夹馅糕、花枣糕、炸糕),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用粘米、枣、粟子、糖制成)。吃腊八节粘粥五更做好,不出太阳吃饭,表不勤俭、不猫冬。吃完……[详细]

全部丰宁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