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晋城市 > 阳城民俗文化

阳城十大民俗文化

皇城重阳习俗
  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头南村,润城镇之上伏村,自古即在“九九重阳”这天同时举办庙会。以皇城村为核心区域,波及阳城全县及泽州、沁水两县部分地区。据文献资料记载与古代诗文佐证,该区域最早在魏晋时期即有很隆重的过重阳的习俗出现。唐宋已成为遍及乡间的民风习俗,固定的节日。至明、清两代,九九重阳、祭祖敬老、登高望远、赏菊饮酒、吟诗唱词,蔚然成风。这一带位于沁水、樊山古文化地区的核心地带。古来盛产铁、煤,在明代,阳城一县每年上贡国家铁锭七十万斤之多。经济的发达促使文化的繁荣,使这一地区城堡林立,古建众多。文人学士、达官显贵层出不穷特别是位于该文化区核心地位的皇城村,背依樊山,前临樊溪,西对沁水,是清朝康熙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至今,七百余人口的皇城村是全国闻名的敬……[详细]
乔氏“法花”陶瓷传统手工技艺
  阳城的陶瓷烧造技艺历史悠久,据《阳城县志》记载,“唐宋时期,黑白瓷生产已很普遍”,至明代时,境内陶瓷及琉璃技艺达到了鼎盛。阳城县后则腰乔氏是当地最负盛名的陶瓷世家,祖先系陶瓷、琉璃艺人,唐代从陕西迁入,后移居后则腰,“珐花”陶瓷是乔氏家族的独门技艺。乔氏珐花陶瓷工艺先在陶瓷素坯上立线、焙烧,再绘画填色,工艺非常复杂,釉料配方难度大,由乔氏一门世代相传,主要烧造过程有原料筛选、碎矸浸泡、耙泥沉淀、出泥制泥、揉泥拉坯、干坯修坯、立线焙烧、兑料填色、装钵烧制、凉窑出窑、分类装箱等工序。乔氏珐花陶瓷主要以当地陶土为原料,所用工具有耙、犁、泥铲、瓷轮、瓦底、揉泥台、施刀、割坯绳、挤泥器、上料笔(刷)窑炉等,着色采用孔雀蓝、茄皮紫、黄、绿等,装饰内容多以人物、山水、花鸟、龙凤为主,成品有盆、碗、罐、碟、……[详细]
阳城犁镜浇铸技艺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而本县南部山区则是生产犁镜的厂家,分布于横河、李圪塔、桑林、东冶、三窑、西交等地,离县城所在地百里之外的东冶镇则是出产铁矿的地方,其矿石质软纯洁,含磷高、含硫低,南部山区坚硬木料为料烧制的三寸茬、七寸炭的生熟木炭也是铸件的必要原料,为铸犁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不断创造出许多工艺产品,构成了传统工艺的特殊地理环境。阳城犁镜铸造,据历史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明清之际已甚兴盛,最盛时有犁炉近百座,年产70万片,清光绪《阳城乡土志》载:“犁面则远商驻买于本境,每年二十万有奇。”据传,阳城犁镜的生产是由原先五家独行形成,制作模型是阳城上芹村李氏的独行,修造犁炉升火用的大风匣是晋城南村李氏的独行,制炉铸镜(包括设计、盘炉、……[详细]
阳城桑蚕习俗
  阳城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位于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处,森林茂密,水源充足,地势西高东低,气候温和凉爽,优越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桑树生长。阳城蚕桑习俗源远流长,它发轫于西周,兴盛于唐宋,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相传黄帝元妃嫘祖娘娘曾于阳城云蒙山教民养蚕,周穆王也驾临获泽(阳城)视察当地蚕桑。在数千年的栽桑养蚕、丝织加工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有一条绵延不断的溪流——蚕桑养殖习俗在渗透传承。它与其它文化相融发展,形成了大量的与桑、蚕、丝相关的诗歌、风俗、礼仪、服饰等文字符号,构成了蚕桑习俗的丰富内涵。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祭的蚕谣、蚕谚、蚕事、蚕忌和蚕戏等传统习俗,已经深深融入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儿女婚嫁和日常生活中。它不仅丰富了乡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使栽桑养蚕在更广泛的空间里得以传承,这……[详细]
大树秧歌
  大树秧歌流传于阳城县北留镇大树村,因明清时期村外有护城河围绕,亦称大水沟秧歌。据当地艺人口传,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大树秧歌就以民间说唱形式流传于本县境内和晋城一带,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大树秧歌在演出过程中只用武场乐器鼓、锣、钗、旋和梆子,全部唱腔在梆、板击节下进行,故又称“干梆秧歌”。演出剧目有《花木兰》、《通天荡》、《劫皇纲》、《扫穴离庭》、《黄巢起义》、《反县衙》、《红罗山》、《十八相送》、《断桥》、《小姑贤》、《打酸枣》、《五女兴唐传》、《三滴血》、《上坟路遇》、《拖笆》、《兄妹开荒》等二百余种。舞台脚色分“生、旦、净、丑、末”;常用板式有大板、慢板、紧板、倒板、喜板、怒板、悲板、叫板、送板、介板等;唱腔有“十字腔”(又- 蛋腔)、“七字腔”、“五字腔”、“西火腔”(因从西火村传来而……[详细]
阳城绵纸制作技艺
  阳城县位于太岳、太行、中条三山之间,境内山谷纵横,河流交织,桑林茂密,为造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阳城绵纸制作是当地一项传统产业,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传统工艺。据载,清雍正年间,县内的手工抄纸业已非常兴盛。当时的下孔村一带家家设池,户户造纸。阳城手工抄纸主要原料为桑皮,辅助原料有石灰、油胶等。主要制作过程包括选、蒸、晒、碾、切、抄等72道工序。具体包括收皮、选皮、栋皮、糙皮、蒸皮、晒纸、搭皮、擞皮、捣饼、切皮、打洗、捞纸、下纸、压坯、晒纸、揭纸、裁纸等步骤。主要产品有绵纸、土纸、黄裱纸3种,以绵纸、黄裱纸为佳,纸面无疙瘩,柔软光亮;绵纸洁白细腻,边沿整齐,无破洞,拉力强,宜作窗纸,而且吸附性强,润墨性能好。绵纸生产工艺复杂,且关键步骤难以用现代技术替代,是阳城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智慧……[详细]
阳城焙面面塑
  阳城县位于太行、太岳、中条山之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于此地山高谷深,重峦叠嶂,构成了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许多与民俗活动相适应的礼仪文化、饮食文化长久传承并不断丰富,焙面娃娃食品工艺就是其中之一。焙面娃娃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娘家为闺女送“十五”时所带的礼馍。阳城传统面塑分布很广,根据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生面塑、炸面塑、蒸面塑和焙面面塑。焙面面塑即焙面娃娃,是阳城面塑中的佼佼者。焙面娃娃以阳城县城关为主,另有少数分布在乡村,其风格迥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焙面娃娃是用特制的砂土套锅经焙烤而制成的,主料为上好的麦面,辅料是杏仁水、糖稀搭色水、黑豆、花椒子等,闻着香、吃着脆,是阳城最有特色的面食品。焙面娃娃表现内容丰富……[详细]
阳城生铁冶铸技艺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偏僻山区,而本县南部山区则是生产犁镜的厂家,分布于横河、李圪塔、桑林、东冶、三窑、西交等地,离县城所在地百里之外的东冶镇则是出产铁矿的地方,其矿石质软纯洁,含磷高、含硫低,南部山区坚硬木料为料烧制的三寸茬、七寸炭的生熟木炭也是铸件的必要原料,为铸犁镜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勤劳善良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斗争中,不断创造出许多工艺产品,构成了传统工艺的特殊地理环境。阳城犁镜铸造,据历史记载已有一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明清之际已甚兴盛,最盛时有犁炉近百座,年产70万片,清光绪《阳城乡土志》载:“犁面则远商驻买于本境,每年二十万有奇。”据传,阳城犁镜的生产是由原先五家独行形成,制作模型是阳城上芹村李氏的独行,修造犁炉升火用的大风匣是晋城南村李氏的独行,制炉铸镜(包括设计、盘炉、……[详细]
阳城道情
  阳城县是山西省东南部的一个边远山区,位于太行、太岳和中条山之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由于山高谷深,重峦叠嶂,便构成了民俗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特殊地理环境。渔鼓是阳城道情专用的击节乐器,呈圆筒状,为桐木所做,约70公分长,直径为(外径)9公分左右,用猪护心皮包往圆筒的一端,另一端为空筒(称鼓尾),打击时发出“镗镗”的响声。阳城道情说唱历史悠久,传说从元代就有道情说唱,据考证光绪年间(1875年)就有艺人开展道情说唱形式,推算至今已是近二百年历史了。据推测阳城道情是流行于阳城境内的一个外来曲种,它于何时何地流入阳城说法不一。不少专家认为,阳城道情音乐具有苏南民间吹打乐的某些特点,很可能是早期由苏南一带传播而来。此外,据艺辈相传,阳城道情的起源还有两种说法:一是早期有卖卜先生为招睐过往行人,怀抱渔鼓,手……[详细]
  裤马,顾名思义为裤子做的马。它是用中式大档裤内装麦秸,一头作马首,一头为马尾,白裤腰是表演者坐骑的部位,所以老百姓称其为“裤马”。裤马的形成源于民间活动,后来逐步成为“祈求”、“庙会”等民俗活动的主要形式。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中,裤马的制作逐步衍变,逐步艺术化,而活动的平台也越来越广,由单纯的庙会、祈求等民俗活动扩展到春节、元宵及各种庆典活动。阳城裤马清代初年形成于阳城县町店镇凌沟村,其表演形式千变万化,一般程式有“双进门”、“水溜溜”、“串八字”、“蛇脱皮”、“十字靠”、“南瓜蔓”等,通过艺人巧妙运用“跑”、“跳”、“蹰”、“蹲”等动作,在八音会“老开门”、“节节高”、“五朵花”等曲牌的伴奏下,身穿戏服的演员胯下“骑马”,手挥柳鞭,拖拽而行,疾驰跳跃,娴熟精湛的表演往往赢来台下阵阵喝彩。裤马表……[详细]

全部阳城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