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虎丘区民俗文化

虎丘区十大民俗文化

苏州城隍庙会
  苏州城隍庙会,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苏州城隍庙历史悠久,洪武三年(1370)迁入现址,至今也有六百多年历史。苏州民间城隍信仰盛行,祈佑保福,告痊拔状者,许愿还愿者,每天络绎不绝。楚春申君黄歇、康熙年间的江苏巡抚汤斌等,生前曾为苏州人民作出过贡献,死后被奉为城隍,老百姓向他们祈雨、求晴,请他们禳灾、祛疫,希望带来福祉。苏州府城隍庙会最为典型、最有特色有以下几项。正月初五迎财神苏州民间崇拜的财神为“路头菩萨”。路头,即路神。明清之际,苏州商业发达,商品流通频繁,这一切仰仗路途通达,所以路神也就转化成了财神。俗传农历正月初五是路头菩萨生日,那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将路头菩萨接到家中,为他庆寿。苏州城隍庙内也供奉有财神,庙内也要举行迎财神仪式。文昌庙会每年二月初三是文昌……[详细]
木雕(苏州红木雕刻)
  木雕(苏州红木雕刻、佛像雕刻、常州红木浅刻、泰州木雕)扩展​​​​​​​苏州的雕刻历史悠久,远在商代就有“六工”之称;到周代出现了更细的分类,曰:“八材”。宫廷皇室设有“雕人”。宋代,高宗南渡后,曾集中江南工匠于临安,建宫室、造器物,其中有詹成者,其木工技艺“精妙无比”,他“其雕刻精妙无比,所造鸟笼四面皆花板,竹片上刻宫廷人物、山水花鸟精细无比,玲珑剔透,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矣”。明清时,不少官宦人家及文人、士大夫聚居苏州并纷纷兴建豪宅,他们竞相追求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受。当时,这些富豪及文人家中多有工匠专门制作各种精美的红木雕刻件、红木家具、红木小件,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意匠或设计,对苏州红木雕刻特色风格的……[详细]
苏州“轧神仙”庙会
  庙会扩展(苏州“轧神仙”庙会)​​​​​​​“轧神仙”是农历四月十四日吕洞宾生日前后,苏州民间在神仙庙为中心的阊门地区进行的民俗庙会活动。“轧”字,在吴语中读作“嘎”,有挤来挤去之意。传说农历四月十四日吕洞宾生日这天,他要化身下凡来点化世人。因此在神仙庙内外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他的化身。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神仙庙去进香,在人堆里挤来挤去,希望“轧”到神仙,沾上点仙气。商贩也趁机赶来做生意。于是,每至其时就形成了一个盛大的庙会,杭、嘉、湖和沪宁沿线各地都有人来参加。轧神仙民俗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北宋淳熙年间王大猷在吕仙生日那天作云水斋,得吕仙神方病愈以后,每年四月十四就有了到福济观为吕仙庆寿、向吕仙祈福的习俗……[详细]
泥塑(苏州泥塑)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家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苏州泥塑一直享有盛誉,和潮州浮洋泥塑、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是中国泥塑的重要代表。苏州泥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大型泥塑,即庙宇的- 塑像;另一类是泥塑小品,即虎丘泥人。传统的苏州- 塑像以细腻、传神、雅致而闻名,取材方便是它的一大优势,造像时一般取当地的山泥,经过钉骨架、配制泥(将泥进行粗、细加工)、上泥、彩绘或装金等工艺步骤塑造成形,每个大步骤里又包含若干个小步骤,完成一件作品起码需用一两年。虎丘泥人的材料取自虎丘周边的黏土,这种土既黑又细且黏,很适合用来塑造小品泥人。虎丘泥人最大的特点是写实性强,作品一般高十到十五公分左右,多以戏文故事为表现题材。虎丘泥人中最具特点的是捏相,又称“塑真”,……[详细]
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
  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书画印泥,是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用品,在中国文房“四宝”中享有特殊盛誉。明清以来,苏州吴门画派名人辈出,传统中国画颜料的需求增大。明末清初,阊门都亭桥开出了一家制作传统颜料的姜氏“思序堂”店铺。由于其品种较全,选料讲究,研漂精细,制造精良,近代任伯年、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著名画家不少传世名画上运用的颜料,多出于姜思序堂的乳钵之中。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的生产原料可分为矿物性、植物性、动物性、金银和化工合成五大类。原料不同,制造方法各异:有的要椎磨,有的要浸泡,有的要取其实质,有的只需上提浮膘。即使同一原料也因有优劣品位之分,必须由艺人善加选择,才能使用工序就有粉碎、水漂、研磨、下胶、沉淀、革脚、煎煮、摊膏、剪膏、冷干、称量、包装等十多道工序,制作较为复杂。姜思序堂国……[详细]
江南船拳
  江南船拳是流行在我国太湖流域、江南水乡的一种拳种文化。江南,一般包括苏南、浙北和上海在内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其中以太湖为中心的吴文化地区是江南的主体和核心。所谓船拳,顾名思义就是站在船上打的拳。船身的不稳定和船体的面积限制等,不仅给拳术演练者加大了练习难度,而且也提出了更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所以江南船拳十分注重腿部、臀部和腰部的运动,步法极重马步,以求操拳时稳健,经得起风浪颠簸。腿部是发力的重点,故十分重视转腰、甩腰、下腰的动作。因为进退自如,船拳十分重视马步转弓步,弓步转马步的动作,以体现进则带攻,攻则带闪的特点。……[详细]
“轧莲花”庙会
  据苏州通安志记载:很久以前莲花寺内有一古井,井里藏匿着一条专门吞噬人畜的蛇妖。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隐藏在古井中的蛇精会吐出长长的红舌伸在水面上,缠绕成一朵莲花的形状,引诱愚昧无知的善男信女坐莲花升天跻身极乐。待人坐稳在“莲花”上,“花瓣”慢慢卷拢,把活生生的人卷噬入肚,葬身蛇腹。善良的人们不识其中奥妙,反而将“坐莲花”、“登仙界”越传越广,要求坐莲花的人越来越多,即使无缘坐莲花的人,也以一睹凡人升天的壮观为荣。因此,每逢坐莲花日,四面八方的人要来“轧闹猛”,这就是千年延续至今的“轧莲花”庙会盛况。“坐莲花、上西天、成仙人、登极乐”这事,传到当时一位苏州王状元母亲的耳朵里,老夫人也想“超凡脱俗,脱胎换骨”,坐莲花,就嘱咐儿子王状元一定要办好此事。是年七月三十日,王状元来到寺内轧闹猛观看“坐莲”……[详细]
  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自古以来,苏州的草席编织业就很发达。春秋时,吴地已开始“种草织席”。唐宋时期苏州的草席就被列为贡品。明清时期苏州的草席编织业发展到鼎盛阶段,浒墅关的草席成为吴中席业中心。浒墅关出产的“关席”和浙江宁波出产的“宁席”平分秋色,成为中国席业最著名的两大名产。浒墅关,位于苏州城西北、运河之滨。浒墅关出产的“关席”深受群众欢迎而畅销全国。浒墅关甚至成了席子的代名词。浒墅关草席主要分布在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各村、通安镇的大部分村庄和苏州相城区的望亭镇、东桥镇、黄桥镇。明清以后,浒墅关的席业十分兴盛,乡村妇女织席者十之八、九。织席工艺已十分成熟,席子品种繁多。浒墅关镇上,还出现了固定的草席市场。清末至民国,浒墅关镇上有近60家……[详细]
  唐伯虎故事,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项目。​​​​​​​唐伯虎的故事主要在苏州流传,并影响到江南和全国许多地方。唐伯虎的生平事迹,《明史》上有传,但非常简略,在民间却有许多的传说故事。早在明嘉靖、万历年,项元汴《焦窗杂录》上就记载了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到稍晚周玄暐的《泾林杂记》上,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更为详细,基本上形成了“三笑”的雏形。明末民间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以及孟舜卿写的《花前一笑》,卓人月写的《花舫缘》等杂剧,使唐伯虎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直到现代,有关唐伯虎的传说,仍然是小说、电视、戏剧等文艺作品的素材。唐伯虎的故事,反映了唐伯虎的艺术生活、身世遭遇和处世……[详细]
  尢氏针灸,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尢氏针灸世医,是吴门医派、苏州针灸业界的重要流派。尢氏针灸世医肇始于清代光绪年间,五世相传,医术精到,治病奇中。凡临床疯痨臌膈、文武痴癫和妇女经带诸病,均有较好疗效,名满苏城内外。始祖尢松泉(1847-1911),吴县西华(今镇湖)官山人。13岁时师从外祖父许竹峰,深得真传,不久即悬壶开业。尢松泉精于针灸,经验丰富,往往手到病除,一时名噪苏城,百姓传为“针仙”。二世少泉、筱泉、绶泉、圭泉,都是松泉的儿子,先后继承父业,可惜四人都中年早逝。三世尢皞民,少泉子,不辱祖训,苦下功夫,积累临床经验,探索历代名家针灸之术、医道技法,渐臻……[详细]

全部虎丘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