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淮安市 > 金湖县民俗文化

金湖县十大民俗文化

陈桥花船舞
  花船舞(陈桥花船舞),淮安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扩展项目。​​​​​​​历史沿革花船,又称“荡湖船”、“旱船”。在金湖县陈桥地区流传已有4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百姓用来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驱邪避灾。民国年间,花船表演已是民俗节日、庙会上的主流节目,并一直沿袭至今。目前金湖县陈桥的花船舞在金湖各乡镇及洪泽、盱眙等地区,乃至安徽的天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基本内容与特点金湖县陈桥镇的花船造型丰富,有花船、龙船、鲤鱼船、青蛙船、鹤船等。不同外形的船都有一定的寓意。如鹤船一般在祝寿时表演,寓意“松鹤延年”;鲤鱼船寓意“鲤鱼跳龙门”、“科举得中”;青蛙船寓意“来年无虫无灾,五谷丰登”。陈桥……[详细]
  踩五花云,淮安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渊源踩五花云是金湖香火戏“香火童子”在做大会(一种祭祀活动)期间表演的一种舞蹈。据考,是从宋代的“五花爨(cuàn)弄”发展而来。爨,是古乌蛮、白蛮中的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晋南北朝时由云南东部地区的统治集团爨氏大姓演变而成。魏晋南北朝至唐初的西爨民族歌舞,除铜鼓乐、葫芦笙舞和器械舞外,最突出的便是踏歌。宋徽宗(1100年—1125年)时,“爨国”后裔由大理国王段正严派遣入宫。而爨人“以乐人、幻戏,名‘五花爨弄’博得徽宗爱之,……[详细]
  “香火会”,也叫“香火神会”,是以鬼神信仰、消灾祈福为基础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活动。香火神会的渊源是古代的“乡人傩”,它是原始巫文化的一部分,是由巫觋扮演鬼神唱歌跳舞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香火神会形成的时间,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大致在宋代以后,明代以前。香火神会的从业人员称“香火”、“童子”。香火童子除了以巫术为人祛病消灾外,同时也参与或主持民间的社会和庙会的祭祀活动。香火童子在香火神会上的各种表演称为“香火戏”。香火神会旧时广泛流行于江苏省长江北部地区及邻省安徽的天长、来安等县,并随船民、渔民流传到江南太湖流域。现在仅在南通和金湖地区农村尚有活动。金湖的香火神会名目繁多,但大致可分为村落举办的神会、行业举办的神会、家庭举办的神会和香火童子自办的神会。村落举办的香火神会有“青苗会”,也叫“土地会”……[详细]
  莲湘(闵桥莲湘)历史渊源莲湘,是一种许多民族和地方都喜爱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于清末传入淮安地区,并在洪泽、金湖、楚州、涟水等地广泛流传。莲湘的产生,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明末清初时期,因战事频繁,人们居无定所,被迫靠乞讨为生,并随身携带一竹竿,用于打狗。有时打狗,竹竿会打在地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后发展为将打狗竹竿两端刻槽,在槽内装上3-5枚铜钱,用铁钉将铜钱串住,摇动或敲打时发出响声。乞讨时摇动或敲打竹竿,并伴以民间小调和舞蹈,最终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舞蹈形式,即莲湘,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内容与特点莲湘道具是由一根一米左右、比拇指粗的竹竿,上、中、下端镂孔,孔中各串数个铜钱,涂以彩漆,两端装饰花穗彩绸,亦称“竹签”、“花棍”等。莲湘的表演人数不拘,舞时可由数人、数十人乃至上百人参加……[详细]
  金湖剪纸是江苏省金湖县的特色剪纸艺术,是造型简洁夸张,繁简疏密恰当,装饰质朴合理,连接巧妙美观,是写实与变形的和谐统一,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趣造型而演化成的一种审美艺术。它集装饰性、观赏性、知识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金湖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古籍记载,北宋年间宝应湖西,即今天的金湖地区就有剪纸花、卖花样的艺人出现。其中不乏高超艺人,能手背身后盲剪各样花饰,堪称绝技。金湖位于江苏中部,地处南北文化交汇中心。金湖剪纸既有南方剪纸的精致、细巧,也有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图案夸张,意蕴传神。千百年来,金湖剪纸靠口传心授,在民间世代相承,并吸收其他艺术之长,显现出了自己“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巧”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为金湖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1982年金湖县就有……[详细]
  衡阳号子,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历史渊源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为统一步调,协调用力,减轻疲劳而创造出来的,并与生产劳动密切结合的传统音乐形式,多由一人领唱,众人应和。号子初始时仅为简单的吆喝呼喊声,后来经过劳动人民的加工,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号子的曲调和节奏是由劳动强度决定的,劳动强度小时,号子曲调舒缓而优美;劳动强度大时,号子曲调则显得粗犷而豪迈。衡阳,是金湖境内明清历史上的一大名镇。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朝廷为加强对重要关隘、战略要地的防守与稽查,在衡阳镇设置了衡阳巡检司。清统一全……[详细]
  莲湘,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历史渊源莲湘,是一种许多民族和地方都喜爱的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于清末传入淮安地区,并在洪泽、金湖、楚州、涟水等地广泛流传。莲湘的产生,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明末清初时期,因战事频繁,人们居无定所,被迫靠乞讨为生,并随身携带一竹竿,用于打狗。有时打狗,竹竿会打在地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后发展为将打狗竹竿两端刻槽,在槽内装上3-5枚铜钱,用铁钉将铜钱串住,摇动或敲打时发出响声。乞讨时摇动或敲打竹竿,并伴以民间小调和舞蹈,最终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舞蹈形式,即莲湘,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内容与特点莲湘道具是由一根一米左右、比拇指粗的竹……[详细]
  金沟大糕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渊源金沟大糕,原称提糖大糕,用优质糯米,经炒、磨、烫、焐等多道工序制成,是淮安市金湖县金沟镇的特产。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相传明洪武初期,实行的“洪武赶散”,使大批苏州一带富绅流落至金湖,金沟镇因此成为南北人文交汇之地,商贸渐兴,市场活跃,各类特色物产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金沟大糕亦于此时出现,并作为贡品敬献朝廷,至今已600余年历史。新四军罗炳辉师长,行军经过金沟时,曾品尝过金沟大糕,并予以高度称赞,当地群众更是用金沟大……[详细]
  塔集挂面制作技艺,淮安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历史渊源挂面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在我国,挂面制作历史悠久,据专家学者考证,在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出现“须面”的记载,并被装入礼盒送人,是中国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今日中国仍有地方将挂面称作“龙须面”。淮安市金湖县塔集镇挂面制作历史悠久,当地徐氏制作的挂面尤其精良。据徐氏传承人介绍,其家族传承始于清乾隆年间。相传乾隆曾在高邮品尝茶干的同时,亦品尝了徐氏家族的挂面并大加赞赏。有文人雅士就此创……[详细]
  “金湖秧歌”是金湖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插秧劳动中,以朴实的情感、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民歌。在以金湖县为中心的周边县市流传,传承最少有10代以上,有据可考的就有百年历史。其唱词、曲调和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是不可多得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1、曲调风格别致。金湖秧歌的曲调节奏明快、清新悦耳,既有北方民歌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的民歌的舒缓流畅。调名有:“四句头”、“五句半”、“抢八句”、“串十字”等,曲调富于变化,表现力很强。我省音乐界的一些专家学者认为:金湖秧歌音调非常优美,它的旋律中具有“变宫为角”、“变徴为角”、“以商为宫”等多种调式的转换手法,特别是在短短的单乐段中,竟有三个不同宫调系统的调性作连续的同调式的变调,这种复杂的调性运用手法在我国的民歌中是独特的,它的音乐具有相当的研究和应用……[详细]

全部金湖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