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香港民俗文化

香港民俗文化介绍

  中式长衫源远流长,约在民国初年开始流行。男装长衫在新界传统宗族社会中是为父老的身分象征,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女装长衫在香港普及后,缝制技术受到东西方服装设计影响,逐渐孕育出独特的风格。香港中式长衫制作技艺于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式长衫制作技艺亦源远流长。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上海裁缝师傅来港,丰富了本地长衫的制作工艺,更融合西式裁剪方法,形成香港独特的长衫制作技艺。香港的中式……[详细]
  长洲太平清醮是在香港长洲岛北帝庙定期举行的崇尚玄天上帝的传统民间信俗。太平清醮又名“清醮”、“打醮”、“祈安清醮”,是由道教传统仪式演化成的民间信俗活动。太平清醮于每年农历四月举行,抢包山和飘色巡游是两项主要活动内容。太平清醮期间,北帝庙前会设立三个竹棚搭成高十余米的包山,每个包山挂上约一万六千个印有红色“寿”字的莲蓉包,又叫“平安包”。抢包山通常会在太平清醮的最后一晚举行。在村长一声号令后,选手……[详细]
  中元,是中国道教称谓。道教将每年的农历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别称为“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佛教称“中元节”为“盂兰盆节”,典出佛教故事《目连救母》。这一节日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盂兰胜会,又称“盂兰节”,民间称为“中元节”、“鬼节”、“ 节”或“七月半”(即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是祭祀祖先、祭吊孤魂的日子。香港潮籍人士约一……[详细]
  大澳龙舟游涌是全香港独有,在华南地区也是凤毛麟角。由当地三个传统渔业行会,即扒艇行、鲜鱼行和合心堂合办,旨在祈求合境平安。行会成员划龙舟到杨侯庙、天后庙、关帝庙和洪圣庙请出小神像, 沿途焚烧金银衣纸,为水中的幽魂化衣。而在“送神”仪式后,行会成员会聚餐过节。小渔村也能累积巨大的文化宝藏!正当全球华人以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庆贺端午节时,慕名来观赏当地的“龙舟游涌”仪式。令大澳人振奋的是,这项延续了一……[详细]
  大坑舞火龙是香港铜锣湾大坑的传统客家舞火龙习俗,最早于19世纪末出现,实际上由何时开始则无从稽考。2011年5月23日,大坑舞火龙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据说于1880年的中秋节前夕的一晚,台风吹袭大坑村,有一条大蟒蛇吞食村里的家畜,给村民合力打死于破屋内。翌日,台风过后,大蟒蛇尸体失踪,大坑村发生瘟疫,多名村民病亡。当时,有道士说此大蟒蛇原本是龙王之儿子,因此要降疫症惩罚该……[详细]
  谭公诞是香港本地的节日之一,节日起源于一人名“谭公”。谭公是另一位海上的守护神,为渔民带来平安与喜乐。谭公诞主要的庆祝活动都在筲箕湾和跑马地举行;筲箕湾位于香港岛东面,昔日原为一个渔港。每逢谭公诞,许多市民善信都会参与巡游、烧香膜拜,以纪念当年谭公为居民驱除瘟疫的事迹,场面十分热闹。这项饶有特色的巡游活动,曾因城市建设而停办,如今再度卷土重来,令舞龙舞狮、飘色巡游等节日盛况,沿大街上演,精彩可期!……[详细]
  每年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也是香港佛诞节,是香港的公众假期,是广大佛教信众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一天香港将举行浴佛、诵经等盛大庆祝活动,共祝香江吉祥和谐。大众可在这天,放下烦嚣,平静身心,走进佛寺,享受一顿清新素菜,感受佛门庄严宁静之境;借着“浴佛”,观照自身,如以净水灌洗佛像般,冲离内心浊垢、消除烦恼。香港佛教联合会成立于1945年,是由比丘、比丘尼、男居士、女居士等四众共同……[详细]
  太平清醮又名包山节(英文名称 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是香港长洲海陆丰籍居民举办的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也是香港旅游发展局推介的一个主要节目。举行之日为农历四月初六,会景巡游为四月初八,同日也是佛祖诞。整个建醮期一连5天,有“迎神”、“走午朝”、“超幽”、“送神”等祭祀仪式。其中飘色会景大巡游、醒狮与祥麒表演、抢包山最为吸引民众参与。另外,在此期间,全岛居民食素,游人也……[详细]
  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于1977年在香港大会堂创办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是香港最大型的电影界盛事,每年电影节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过200部新电影及多个经典回顾节目。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作协会联盟成员。自1978年起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与支持,规模日益扩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变成国际电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详细]
  一年一度的香港食品节由香港旅游协会主办,旨在让旅客在这个美食天堂大饱口福。节目包括特色推广节目、大型美食宴、特别美食观光团、烹调班、美食活动、展览等。“吃喝玩乐嘉年华”是食品节节目之一。集全港饮食精英,掀起美食热浪,美酒佳肴、东西美食、娱乐节目,应有尽有。香港食品节历史为展示香港丰富多彩饮食文化而举办的节目。1986年8月—9月举办第一届,为期4周,由香港旅游协会主办,美国运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赞助……[详细]
  香港这个大都市是中国的一颗东方明珠,它继承了中国古代的传统,也融合了英国的一些西式文化,香港的结婚传统习俗综合了中西文化的精神,既传统也时尚。送嫁与姐妹团婚礼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们就集中在新娘的家里,组成姐妹团,通宵达旦地热闹,叫做送嫁。因为在古代的中国,结婚以后女子就不太走出家门,所以,这是与肪友们的告别的仪式。现在的香港都为双职工家庭,所以结了婚,女性不再出家门的现象已不复存在,但这种风俗习惯……[详细]
  香港人所指的煲蜡专指中秋节期间,利用月饼铁罐作器皿、焚烧报纸或使用蜡烛等杂物用作煲蜡的火源,大量蜡烛(正确地说应该是高温液态的蜡)造成火团的玩火行为。蜡液燃烧得最猛烈之时,而向火团喷水、使之产生高大火焰。煲蜡极为容易引起火灾,滚烫的蜡液接触到皮肤可能造成第三级烧伤。这是南方的一种风俗习惯,比较危险,每年中秋都会有人给烫伤。“煲蜡”就是将两支蜡烛点着,然后拿一支蜡烛在上面烧看烛泪往下滴。香港年轻人尤……[详细]
  香港艺穗节于每年一、二月举行,是一种“另类”的艺术活动,强调艺术创作性,来自本地及国际艺术家的现场表演,令人耳目一新。通常在香港几个不同的地方举行,不过以中环的艺穗会为主要活动场地。香港艺穗节于1984年接管这座具有殖民地风格的建筑,将之改造经营成自由艺术平台。香港艺穗节是于1982成立非营利性组织及慈善机构,本着开放及创新自由的原则,致力为从事不同艺术形式的本地及外来艺术家营造在本港和海外展示作……[详细]
  香港美食博览(英语:HKTDC Food Expo),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是亚洲最大型饮食展览之一。香港美食博览自1989年起举办,每年8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是香港每年夏天的一项盛事。香港国际茶展及国际现代化中医药及健康产品展览会暨会议亦同期举行。香港是世界知名的美食天堂,来自世界各地,各式各样的美食料理、餐馆林立,绝对令人食指大动。无论是国际级餐厅,抑或是街头小食,饕客来到香港都很容易品……[详细]
  每年农历年初二,位于沙田马场附近的车公庙就会人头涌涌、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后多会转动坛前的铜风车,祈求新一年转出好运新机。位于西页蚝涌的车公庙则建于光绪年间(公元1878年),是香港最古老的庙宇之一。香港民间习俗 年初二车公诞 车公庙据说明末崇祯年间,新界各地突然疫症流行,死亡者众,尤以沙田为甚,后来有人翻查史书及县志,发现宋朝有位车大元帅,平乱有功之外,更能遏止疫症,沙田的村民乃请人塑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