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毕节市 > 威宁县民俗文化

威宁县十大民俗文化

彝族撮泰吉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意思为“变人戏”,这一戏剧形态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彝文典籍中亦无记载。撮泰吉一般于农历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其表演形式十分独特,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部分人头戴面具,分别扮作彝族老人(1700岁)、老妇人(1500岁)、苗族老人(1200岁)、汉族老人(1000岁)及小孩。面具通常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为黑色,又以石灰及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森严、古朴。表演中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撮泰吉表演主要分为祭祀、耕作、喜庆、扫寨四……[详细]
  四桐鼓舞流传于威宁县中水镇、高坎子管理区、友光村四组王家水塘。中水镇有四个管理区,东南距威宁县城110公里,北距昭通市区22公里,中水盆地由高原原面,湖积台地和河流阶地构成,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38000余人,主要是回族和汉族,回族占52%,盆地海拔高度1800-2000米,河流属长江水系,有前河、中河、后河等由东西或由东北向西南穿过,交汇于西南端的玉龙峡谷,流入牛栏江,最后在昭通境内汇入金沙江,这里地势开阔,环境优美,山川秀丽,气候宜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稻谷、经济作物蔬菜、苹果、黄梨等。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章调北征南时,王纯武将军率兵南征,为鼓舞斗志,将士们用梧桐树制作了战鼓,古时只限于战争中使用,从桐鼓舞的击数加上祭祀,发展成为舞蹈“四桐鼓舞”。四桐鼓舞表演时由两对(四个男生)表演……[详细]
  彝族《酒礼舞》主要流传于威宁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区,是毕节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县境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105公里,总面积6295平方公里,系贵州面积最大的县,县境四周多山谷,中部以平坝为主,最高为海拉乡的平箐梁子,最底为云贵桥头,海拔1200米,平均海拔2200米。境内居住着21个民族,3个未定民族,总人口约1100000人,其中汉族占75.23%,少数民族占24.26%,未定民族占0.51%。据《西南夷志》载:贵州彝族属笃慕后裔武、乍、糯、恒、布、默六祖中的布、默两系的后代。六祖分支后,布、默二系由云南东川经宣威进入威宁,然后逐渐向贵州西部和广西北部发展,布系发展为播勒、乌撒两大君长宗法体系,威宁彝族为麦遮俄索后裔。彝族的各种生产生活习俗也通过不断的发展……[详细]

全部威宁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