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绵阳市 > 梓潼县民俗文化

梓潼县十大民俗文化

文昌洞经古乐
  文昌洞经古乐是四川省梓潼县的汉族宗教音乐,起源于古蜀人的祭祀音乐,它因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是谈演《文昌大洞仙经》时的伴奏音乐。文昌洞经古乐音韵高雅、风格朴素、品种繁多,具有一种高雅、淳厚的格调,它将汉族宗教音乐、古典音乐、民间音乐熔于一炉,在乐曲、乐器、演奏技艺,成为宝贵的汉族民间艺术瑰宝。2007年3月1日文昌洞经古乐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文昌洞经古乐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昌洞经古乐起源于南宋乾道年间梓潼县七曲山文昌祖庭——大庙,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七曲山大庙既是文昌宫观之祖庭,又是文昌文化的发祥地。文昌帝君持诵元始天尊所授《大洞仙经》而得道成仙,崇拜文昌者谈演《大洞仙经》而产生了流传后世的洞经音……[详细]
花灯(大新花灯)
  大新花灯起源于民国初年梓潼大新地区,是流传于梓潼及川西北地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灯舞,它是文昌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新花灯是一种以灯为主要道具,“灯阵”为主要表演形式,“耍灯”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大型综合性歌舞。大新花灯的组成很多,除青龙、黄龙各一条外,还有大小不同的十多种灯具组成,包括元宝、牌灯、马马灯、狮灯、凤凰灯、车车灯、虾灯、鲤鱼灯、蚌壳灯、乌龟灯、彩莲船等,这些灯称为天灯。由12个仙女所表演的灯称为地灯。另外,还有春官、灯官、花子、土地等人物形象的出现,加上打锣鼓响器和乐器演奏者,参加演出时人多达90余人,依场次进行,边歌边舞,整个演出长达3个多小时。耍灯是整个表演的0。青、黄二龙和各类花灯在锣鼓声中,边舞边走,在表演人员的吼叫声中进入场地。牌灯立于灯场四角,代表东南西北四方。表……[详细]
梓潼片粉制作技艺
  梓潼片粉是有名的梓潼名特小吃,和梓潼酥饼、镶碗一起,被称为“梓潼三绝”。梓潼片粉为清光绪年间梓潼名厨仇宝祥所创。传说他在为人做菜时,不小心把欠粉倒入蒸笼里,凝结成了片状,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片粉。后来作为一道独具风味的地方名特小吃逐渐在梓潼兴起,声名远扬,食者甚众,直至现在。梓潼片粉的制作需选用上好的优质绿豆、碗豆或红苕淀粉,其中以绿豆为最佳。其做法是:按照民间传统工艺,配以清甜井水,充分浸泡后,用人在石磨上磨成浆,淀粉则直接加水和匀,用纱帕滤去渣,沉淀为粉,取新鲜的青菜、韭菜捣烂,用布包起来,进行挤压取汁后,加在绿豆粉浆里,和匀兑成翡翠色,然后将点好的粉浆用勺子舀至平底锡锅内,放入沸腾的开水锅里边摇边烫,凝结成薄膜状时,将锡锅深入开水锅内再略烫一下,待完全熟透,放入凉水中冷却,再一张张重叠……[详细]
马鸣阳戏
  马鸣阳戏产生于明末清初,是流传于绵阳市梓潼地区的一种民间戏剧。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梓潼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是梓潼文昌文化的分枝和延续。旧时,朝拜文昌帝君要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这种仪式就是绵延数百年的迎神会。梓潼迎神会傩祭、傩舞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马鸣阳戏。它是在人们对神的崇拜的过程中,通过设坛祭祀,借以酬神还愿、祈福消灾、安神谢土、驱邪纳吉,使宗教、文化、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加入无数戏剧因子,逐渐从娱神到娱人过渡,终于产生了有情节、有人物并具有梓潼地方特色的阳戏。阳戏演出又称为“完阳戏”,由“坛场启白”、“天戏”、“地戏”、“花戏”组成。“天戏”、“地戏”又称“正戏”,是马鸣阳戏的主体。它表现在表演上有“阴一堂”和“阳一堂”之说。阴戏称“天上三十二戏”,亦称“天戏”,表演时,一……[详细]
梓潼酥饼制作技艺
  原料加工工具:粉碎机3台、搅拌机4台、冷风设备4台、排气设备2台、大型工作台2台、红外线烘烤炉3台、电子度量设备6台、刀模具25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梓潼酥饼制作技艺梓潼酥饼历史悠久。传说唐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幸蜀,来到梓潼上亭铺,夜雨闻铃,非常思念已死的杨贵妃,以致茶饭不思,肝肠寸断。这时当地官员便向他敬上地方特产—酥饼。他一见了圆而可爱的酥饼,顿生快意。一品尝,果然甚佳,便对酥饼大加赞叹。从此,梓潼酥饼被列为朝廷贡品,故又称“贡饼”。梓潼酥饼作为地方名特小吃,风味独特,制作工艺讲究。以皮薄酥脆、香酥滋润、入口化渣、色泽黄亮、纹理清晰、圆如秋月而闻名,既是节日佳食,又是馈赠远方亲友的珍贵礼品,倍受人们的欢迎。2011年7月,梓潼酥饼制作技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详细]
文昌出巡
  文昌出巡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绵阳梓潼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民俗活动,是文昌信仰的最集中的表现。据明代进士,邑人何光裕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所作“文昌行祠碑记”,文昌出巡之民俗应始于明嘉靖五年之前。“文昌出巡”是文昌重大祭祀活动之一,是梓潼地区春节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普通民众始终保存,以片断的变动或较为稳固的形式,一直存在至今的民俗活动。文昌帝君和他的圣父、圣母供奉在七曲山大庙。为了表示对文昌的崇奉,每年春节正月十二从城北七曲山大庙恭请文昌及圣父、圣母巡幸入城,与民同乐,共度新春。文昌出巡的主要程序分扫荡、迎文昌、祭文昌、送文昌几个阶段。文昌出巡民俗活动场面宏大,参与人员众多,旧时每到“文昌出巡”日,可谓万民空巷,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文昌出巡全面而深刻地反映出漫长农……[详细]
文昌庙会
  由于旅游开发、门票价格上涨,庙会一些重要内容消亡,庙会特色大为减弱,所以赶会的人数也相应减少。七曲山大庙文昌庙会,历史悠久,规模宏大,融多种古老艺术、饮食文化、民间习俗为一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民间习俗,覆盖了川西北地区,不断向外辐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梓潼会、文昌祭祀、文昌迎神会、文昌扫荡、文昌消劫法会、大蜡会、拜香会等,以及各种民间曲艺杂耍、讲圣谕、打道筒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形成了酬神娱人的川北古俗,参与人众,影响深远。由于川陕公路改道为绵广高速路,庙会收入减少,门票提价,庙会生存环境减弱,不再红火,保护一般。恢复庙会传统项目和有关民俗活动,降低门票价格,吸纳人流,增加人气,将民间庙会的传统项目加以保护,要重视庙会传统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建议把恢复七曲山大庙传统庙……[详细]
青岭狮灯
  青岭狮灯在梓潼县青岭村一带(仇家坝),许多仇氏族人都能表演。起源时间不详,盛行于清末民国初年。是梓潼文昌镇老百姓的自娱性舞蹈。也是本县流传最广的民间文艺活动。特别1923年经智光法师改进后,一直是本县大型文化活动必不可少的节目内容,年年春节都有青岭狮灯舞活跃在城镇和乡村。受年龄、经费等因素制约和影响,青岭狮灯的表演机会和水平一年不如一年。但现在成立了青岭狮灯协会。青岭狮灯协会会长仇龙祥还经常到宏仁、观义、定远、黎雅等地教授青岭狮灯表演。民间狮子舞活动,有驱邪镇妖和吉祥之意,为群众喜闻乐见。居民、村民皆喜欢将狮子接到门口玩耍,都很虔诚地放鞭炮,将狮子迎进来,讨个吉利,驱邪免灾,来年吉祥如意!本县的青岭狮子舞分文耍和武耍两大类:文耍表现狮子讳谐动作,如《笑和尚耍狮子》等;武耍则通过人和狮子搏斗,……[详细]
独角木偶
  独角木偶,是用一布围先将自己围起来,占地不过几个平方米。然后将川锣挂起,大钵绑在两个膝盖,左脚再套一付苏铰,马锣、小锣摆在面前小桌上,右手执锤打锣和其他需要打的响器,左手操纵木偶(木偶就挂在布围的左右方),然后先打一遍“闹台”锣鼓,便开始演出,一般演出大约两个小时左右。独角木偶演出形式,在绵阳市乃至全国尚属罕见。因为在演出过程中,一人既要唱,手上、脚上还要打川剧锣鼓,同时根据剧情需要还要操纵木偶,而且做得有条不紊。川剧各个行当的唱、念,惟妙惟肖。一人一个剧团,行动方便,收费低廉,对活跃当地业余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独角木偶,一个活跃基层农村文化生活的“下里巴人”艺术,值得推广和发展下去。……[详细]
制琴技艺
  侯安华,1960年参加工作,分别在我县大新、文兴、仁和、宝石、定远等乡供销社工作过。1975年,侯安华在宝石供销社工作时,与原宝石小学教师范中先(退体军人)交往,看见其制琴,非常感兴趣,便首先从范处开始学习制琴。因范中先老师制琴技术不是很好,侯安华不满足于在这里的学习,不断地自己钻研、琢磨。通过多次实践,其制琴技艺日益精湛。开始时,其所制之琴仅限于自用,或偶尔给熟人、朋友制作,后因名气愈来愈大,县内许多民间艺人或音乐爱好者均慕名而来。据侯安华介绍,十余年时间中,他已制作过50余把各类琴销住梓潼各地。侯安华能制作的乐器还有:二胡、板胡(最多)、京胡、盖板胡、楠胡等。侯安华制作乐器多为就地取材。木材有三种:黄檀木、梨子木、红豆木(紫檀)。这些材料其屋后山上都可以找到。琴箱所蒙之皮多用当地乌梢蛇皮……[详细]

全部梓潼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