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十大民俗文化

树皮堆画
  树皮堆画利用树皮的天然纹理,通过简单的加工处理,再细心堆贴、上色、渲染而成。既是工艺美术品,又是作者精心创作的山水画。它雄浑粗犷、古朴典雅、立体感强、别具一格,因作者创作思路和树皮纹理不一而无法复制,最于表现乌江山峡雄奇峻秀的自然风光。是游客争相收藏的珍贵的旅游纪念品。……[详细]
  摆手舞流传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和平镇、淇滩镇、中界乡。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区,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下游。县境内地貌以高山、峡谷、纵横交错的丘陵组成。复杂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这里“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文明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造就了这里土家族人民粗犷、豪放、剽悍、刚强与不屈不挠的大山一样的性格。摆手舞是土家族一种古老的民族舞蹈,流传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摆手舞,有大摆手与小摆手之分。大摆手,除了多次合跳集体摆手舞外,重点是表演军事战争场面。包括(1)冲锋陷阵;(2)缴获敌人军械;(3)比武竞技;打拳、使刀枪、射箭、耍板凳、打飞棒等。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大摆手的表演逐渐淡出沿河土家人的生活舞台,但仍可从现今流传的民族活动,比如打阳战、抵扁担……[详细]
  《打镏子》是流传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一种民间传统吹打艺术。发源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洪渡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区,位于贵州省东北角,乌江下游。与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德江县及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相连。《打镏子》又称《打行李》、《拍闹台》,起源于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传说锣鼓响器乃张天师发明创造,唢呐是八仙中的韩湘子所制,唢呐原有两姊妹,大唢呐叫丘大村,小唢呐取名丘小林。锣鼓汉子与唢呐姊妹经月老介绍结合在一起,天宫的生活越加变得热闹非“凡”,有滋有味了。但是在唐武德年间,玉皇大帝巡游南天门时,发现人间死了人,到处阴气沉沉,愁云惨雾,哭天嚎地,甚觉可怜,于是派八洞神仙下凡劝慰,并四处开展……[详细]
  土家族民歌分布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境内所有乡镇,主要在和平、沙子、谯家、淇滩、夹石、官舟、客田、洪渡、思渠、土地坳10个镇;晓景、中界、甘溪、板场、黑水、黑獭、泉坝、中寨、黄土、新景、塘坝、后坪12个乡。是土家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面对大山,用以抒 感、传递信息、调剂情趣、振奋精神的重要方式。有情歌、劳动歌、叙事歌、礼仪歌、劝诫歌、调侃歌、生活歌等等。比如《望牛山歌》《这山没得那山高》《砍柴歌》等等歌曲。沿河土家族民歌的唱词一般为“七言四句与七言八句”的上下句结构。其调式多为徵调式和羽调式,结构为单乐段曲式。歌唱中运用“滑”“倚”“颤”“喊”“假声”等手法,配以拖腔与衬词、方言的结合。音域跨度多在八度与十二度之间。最高可至“海D”。首尾常用散板、自由舒展,可快可慢。其常用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装……[详细]

全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