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市十大民俗文化

苗族芦笙乐舞
  凯里苗族芦笙乐舞主要分布在凯里市的鸭塘镇、城关区,丹寨县的南皋乡、兴仁镇,麻江县的下司镇,宣威乡,凯里经济开发区的白武、翁义等村寨。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清水江上游,苗岭东北麓。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2%。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区。河流属长江流域源江小系,有知名中等河流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舟溪镇位于凯里市境南部。距凯里城区17公里。鸭兴公路东侧,里禾河、清水河汇合于村旁,昔日可行舟,得名舟溪,称享卯,意为卯场天。舟溪苗族自称为“嘎闹”,是苗族着“舟溪型”中裙服饰亚支系的中心聚居区,苗族舟溪文化圈的中心,较完整地保留着该支系的文化体系。舟溪立有“甘囊香笙堂碑”,甘囊香芦笙堂是黔东南最大的芦笙堂之一,每年参会人数约达五万人众。芦笙是苗族人民古老的一……[详细]
甘囊香苗族芦笙节
  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又称舟溪甘囊香芦笙会。主要活动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南17公里处的舟溪镇屯上村寨脚河沙滩上。活动地点叫“甘囊香芦笙堂”,距舟溪镇政府约200米。舟溪镇现有19个村,87个自然寨,4560户,人口23000余人,苗族占总人口的96%以上。东与凯里市三棵树镇接壤,南与雷山县望丰镇和丹寨县的南皋镇毗邻,西与麻江县下司镇相连。舟溪镇所在地名,苗语叫良高,其来由是因为欧刚河和里禾河于良高三百米处汇合,可以行舟,故得名舟溪。该河流经鸭塘汇入清水江。舟溪里禾水库1981年建成后,不仅使境内的中部和北部农田得到灌溉,而且使不少坡地、瘦土改成了良田,气候相对温和,对农作物的播种、耕耘、收获极为有利。凯里甘囊香苗族芦笙节活动地点紧靠享有万亩良田称誉的舟溪大坝(上下两坝),因……[详细]
凯里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是深受苗族群众喜爱的多簧气鸣乐器,它不仅用于民间娱乐,也是和木鼓、铜鼓一样具有盛名的圣器。民间认为,芦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能够与神灵沟通,与先祖交流。芦笙的历史久远,《楚辞》、《新唐书》、《黔书》等典籍都有记载。在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新光村,居住着128户潘姓苗族居民,现今还有38户芦笙工匠。据新光现存的家谱记载,他们这一支人,到新光定居已经有十九代,应有五百多年了。工匠们祖祖辈辈制作芦笙,使用简单的工具、本地出产的竹木和采购来的响铜,制作出造型优美、音质优良的芦笙。新光是远近闻名的“芦笙村”,也是国内唯一的制作可手持演奏的特大芦笙的地方,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芦笙制作艺术之乡”。凯里新光制作的苗族传统芦笙,为六管芦笙,沿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响铜 气鸣发音,其音准的高低,全凭制……[详细]
凯里苗绣
  苗族堆花绣也叫“堆绣”,苗语称作“干亮”,是苗族妇女服装的独特饰品,长久以来一直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流传不衰。凯里东北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山上植物种群繁多,常年生长着用于染料生产的苦楝树、栋青树、蘑芋等植物,桑树在这里生长得也十分繁茂,这种自然条件为堆花绣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堆花绣的制作可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种桑养蚕,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有竹席、大铁锅、竹箩筐等;其次将蚕丝织成绫子,所用工具包括纺车、织机等;而后进一步将织成的绫缎染色浆硬,主要工具是染浆绫子和大桶;最后以绫缎片“堆”成堆花绣饰品,缝在衣服上,使之成为亮丽的堆花绣服饰,这一制作过程中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是装绫片的木盒和针。堆花绣适宜表现几何图案及抽象的形体画面,它以多个三角构成图形,画面工整、规律,主体感强。……[详细]
凯里酸汤鱼制作技艺
  凯里苗族酸汤鱼原产地在凯里市旁海镇、湾水镇和炉山镇的苗族村寨。根据苗族民间口头流传,凯里的苗族先民,深居山间,与世隔绝,没有盐吃,各家各户以酸汤代替盐味,能开胃增食,防暑驱寒。在煮饭时,把清米汤放入木桶、竹筒,瓷缸或瓦坛内,加工成酸汤,用“酸味”代替“盐味”并发展成酸汤鱼。苗族酸汤鱼的传承人杨再双后裔已有17代,有500多年历史。凯里苗族酸汤鱼深受本民族及其他各民族的喜爱,“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等民谣都说明凯里及黔东南苗族地区酸汤鱼与民生的重要性。凯里苗族酸汤鱼的主要产地主要在平初、新堡、洛棉、白腊冲、关田、青山、海星桥、炉山城关、五里桥、牌坊边、大土、金银洞、大猫山、伟勇、白腊、大田、枹木等17个行政村。此外凯里的万潮、旁海、湾水、鸭塘、舟溪、三棵树、大风洞、凯棠等乡、镇和大十字、洗马……[详细]
  苗族板凳舞主要流传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的凯里市及周边地区。该市位于贵州省的东部,黔东南的西部,清水江上游,苗岭东北麓,是黔东南苗侗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全市面积1306平方公里,所辖10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人口约45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63%,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74%,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凯里地处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级状大斜坡带,横跨黔中山原和黔东中低山丘陵两个地貌区,最高海拔1447米,最低海拔329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7%,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苗族板凳舞的流传源远流长,其产生的历史缺少记载,多数苗族人认为,板凳舞与芦笙舞一样,萌发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年天大旱,百草凋谢,五谷不生。清水江的龙太子被望坡老人杀死了,尸体浮在水面上……[详细]
  苗族堆花绣(简称堆锈),它是苗族服装上的主要饰品,分布在凯里清水江沿岸的翁项、地午、凯棠、九寨、板溪等30个多村寨。查翁项青杠寨的李巫冷(杨昌贵的妻子)有几套不同时期、不同堆花绣为花饰的苗族服饰。据她介绍,其中有一套服饰的绣片从高祖太杨巫类传给曾祖太潘巫娜,再传祖太杨巫口,传母亲杨巫欧,现在传到她的手头,她现在60余岁。花绣翻用了几次,衣服换了几代。历经二百年左右。从她的服饰来看,服饰有两大类,一类为堆花绣服饰,一类为打籽绣服饰,它们的花纹有共同的起源,又有不同的发展。开始都以织锦为基础,有些部位兼刺绣,每块花片的边缘都用一道或两道三角形图案加以装饰,民间俗称“狗牙瓣”,后来发展为三角形,形成现在精美的堆花绣。堆花绣服饰系交襟型中的一种,因其呈- 色、紫红色、或黑色,在文献中把这种服饰的苗族……[详细]
  苗族马尾斗笠的原产地在凯里市湾水镇。湾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苗族聚居大镇,米薅、格种、里仁行政村中的火星、米薅、格种、小寨、小翁凼等苗寨村民。素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代代传技艺,户户编斗笠”,“家家嫁姑娘,马尾斗笠配嫁妆”。“送金送银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归”(指新娘穿金戴银到新郎家办婚宴回娘家后,如果娘家没配有马尾斗笠,新媳妇没脸回归丈夫家)。使编制马尾斗笠的高超技艺得以代代相传。明、清时期,马尾斗笠的生产与销售开始由格种向外扩展,遍布米薅、里仁、湾水等地。产品远销旁海、万潮、炉山、大风洞、龙场、舟溪、挂丁等地。清咸同年间,由于苗民反清起义失败,清政府派军队镇压苗民,不少传承人被杀害,马尾斗笠生产几乎遗失。苗族马尾斗笠,是苗族先民由箬叶、棕片铺就而逐渐创新,以马尾铺就的独特精品斗笠。斗笠的……[详细]
  贵州省凯里市是国内苗族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域,除城镇街区外,到处都有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些乡村苗寨都盛行织锦之风。凯里苗族织锦过去用麻、丝,现在用棉、丝,也有棉、丝混织的,以丝织的丝锦为上品。丝锦最精者首推舟溪“中裙苗”的背带细丝锦。其用丝之细,每平方厘米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手感轻柔润滑,纹样光鲜,精妙绝伦。凯里苗锦纹样丰富,计有动物纹、植物纹、天象纹、器物纹、几何纹等类,不一而足。动植物纹多取象大自然,经过抽象简化变形处理,显得十分夸张、生动、传神;或者取其特点鲜明的部位,如头、角、足、爪、眼睛、毛旋以象征动物本身,可谓别具匠心,尤其是菱形纹的频繁合理运用,使得构图严谨规整、饱满对称。再加上巧手细作,工艺精湛,更凸显图案简洁明快,统一和谐,美观大方,具有很高的……[详细]
  踩鼓节流传于贵州的凯里、丹寨、雷山等县的苗族地区。每年农历二月的第一个猪场天,苗族青年男女自动聚集于当地规定的歌场上踩鼓。这种鼓是用实心楠木挖空、两端绷以牛皮作成的。届时,由一个有威望的老人,将放在他家的楠木鼓和鼓架一齐搬进鼓场,并用力敲鼓,人们都闻声前来翩翩起舞,年轻人趁机择偶;老年人也穿着新衣,围着楠木鼓唱古歌。舞毕,姑娘们便拿出亲手编织的花带,敬献在楠木鼓上,表示对楠木鼓的感恩。人们尽情欢唱,直到天黑才离开鼓场。最后,由鼓主把楠木鼓抬回家,端放于楼上。每逢节日还要用鱼肉敬祭楠木鼓。……[详细]

全部凯里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