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石家庄市民俗文化

石家庄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吹糖艺术起源于明代,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相传刘伯温为吹糖艺术祖师爷。藁城西辛庄吹糖艺术是藁城市民间文化的代表性项目,民间俗称吹糖人,最早是从宁晋县传过来的,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吹糖艺术主要用料是麦芽糖(糖稀),火炉、锯末为其辅助工具。锯末作为燃料用火炉加热糖稀,糖稀经过加热,温度达到100度以上时才可以吹制糖人。吹糖艺术主要功夫在“吹”上,一块糖坯在手,艺人边吹边捏创作成各种作品。吹糖艺……[详细]
  南赵台村位于栾城县窦妪镇,村中民风淳朴、和谐,村民安居乐业。杨生辰便是该村土生土长的一位民间手工艺人。其家族木匠技艺世代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独具特色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艺。杨生辰是“杨氏”木匠技艺的-传人,经过几十年的继承和发展,其技艺日趋成熟,成为方圆百里家喻户晓的木工高手,人送雅号“傻子木匠”。栾城杨氏家具制作技艺是以仿明清样式的家具为主,以“三大名作”为基础,取其精华……[详细]
  泥模是供儿童做泥土手工制作的一种工具。把胶泥压进这些模子,磕出来就会印上与模子相反的图案,模子上凸起的线条,印成泥模将出现凹陷的线条。泥模产品的形状为圆形的微型浮雕,直径大约8—10厘米,厚大约0.5厘米,图案多为阴刻画面形象,凹进约0.2厘米。深泽县一带的泥模玩具,据考证始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经民间艺人的世代相传,形成了深泽县泥模的个性风格。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儿童娱乐方式的增……[详细]
  新乐石雕艺术萌生较早,据隋《括地志》太平环宇记史料记载,黄山出细耎白石可做墓志诸物,故环山诸村多石工。汉代主要用于建筑业,汉代南北朝时期陵墓兴起,墓上刻望柱,神道两旁石人石兽,碑上刻文字图案,供桌、上马石、栓马桩等。由简到繁,日趋精美,石雕作品即发展起来。南北朝的齐魏时代,佛教传入我国,进一步促进了石雕的发展。隋朝有石雕安济桥,从龙的造型,裁长补短,吸收青铜制品的精美,在石头上表现神龙之矫健神态。……[详细]
  高邑县后哨营猫头靴,是由人工纳缝绣制的一种具有实用性、欣赏性、祈福意义的布艺民间美术制品。属虎鞋的一个支脉,人们都知道,虎鞋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虎是百兽之王,虎以威风勇猛而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虎的形象制成各种图腾,用来赐福避邪,在我国民间流行着制作、穿戴使用虎鞋、虎帽、虎枕的习俗。高邑县历史悠久,是汉光武帝刘秀登基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民俗、民艺世代相传,高邑县后哨营猫头……[详细]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他用文明的灯火引导人们走出了鸿蒙未启的混沌,结束了原始时代的生活方式。为纪念和彰显他的功绩,后人在伏羲台修建了伏羲庙,并举办一年一度的伏羲祭祀活动。祭祀伏羲活动始于三黄五帝的帝喾时期(约公元前2436年),盛起于唐宋元,明清达至鼎盛。历代朝廷颁发祭文,府县承办。祭祀形式有三种:御祭、官祭、民祭。改革开放后,新乐市政府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创建和谐社会、积极谋划,于上世纪末开……[详细]
  自古以来,全羊宴是堪与满汉全席相媲美的大型宴席。其中菜品的原料均出自羊的身上,并以菜品繁多、口味鲜美、滋补健身为美名传诵。无极县七汲村的“全羊宴”在河北一带远近闻名,厨师根据羊的各部肌肉、内脏组织的不同,用不同的烹调方法,做出色、香、形、味、各异的各种菜肴,并冠之以吉祥如意的名称,称为全羊宴。一只羊可以做出80多种菜肴。在制作上,刀工精细,调味考究,炸、溜、爆、烧、炖、焖、煨、炒,香而不腻,有的外……[详细]
  南张井村位于井陉县西南部山区于家乡,群山环抱,交通闭塞,十年九旱,自古缺水。该村石灰石藏量丰富且层次分明,底面平整,自然条件和生活需求,促使南张井人约于明朝晚期发明了干礤石砌墙技艺。现存最早有记载的建筑物为康熙十八年建的观音阁石桥。此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所建石窑均为干礤石墙。康熙十八年建的观音阁石桥,阁上现存碑记,是南张井干礤石墙技艺的真实写照。所谓干礤石墙技艺即砌垒石墙时不加泥土、沙浆之类粘合……[详细]
  魏徵的传说是一千多年来在魏徵故里晋州市民间广泛流传的魏徵的传说故事。魏徵故里晋州市在河北省中南部,宽20.7公里,南北长41.5公里,总面积619平方公里。全市共有自然村214个,人口54万。石德铁路、石黄高速、307国道穿越市区。西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50公里,北距首都北京300公里。主要流传方式为一人讲,众人听或家庭的或小群体的,讲述了我国封建社会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在民间……[详细]
  平山张果老传说系流传于平山县岗南镇、大吾乡一带的民间传说故事,是平山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果老,姓张名果,传说是“八仙”中的长者,故称张果老。据传,张果老的家乡是平山县霍宾台村。霍宾台又叫侠门台,该村距平山县城20公里,北临岗南水库,西靠驴山,依山傍水,物产丰富。全村480多户,2200多口人,以张姓为主。据该村80岁的张玉廷老人讲述,张果老出生在霍宾台张家胡同,排行0,哥哥叫张能。兄弟分家后……[详细]
  刘琨(271-318年),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文学家、音乐家和爱国将领。在其一生中留下了闻鸡起舞等四个成语典故,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刘琨少年时即有“俊朗”之美誉,以雄豪著名。在刘琨身上体现着“慷慨悲歌”的燕赵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闻鸡起舞、枕戈待旦、先吾著鞭和多难兴邦等成语典故即源于刘琨。其中闻鸡起舞在我国具有广泛的传播。在刘琨的故里无极,人们世世代代纪念这……[详细]
  行唐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南望省会,北顾京津,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在距离县城西北方向16公里的地方,有村名许由,有山名箕山,有河名颖水,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有关许由与尧帝的传说就发生在这里。相传上古时期,九州部落联盟首领尧帝,因年事已高,欲禅位于贤人。许由是当时的名士,于是尧帝找到他,欲把天下让位于他。许由不接受尧帝的禅让,躲在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田而食,隐居起来。传说,尧帝以天下让许由,……[详细]
  韩信背水一战的传说讲的是发生在井陉一带的世界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所体现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思想以及在流传过程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成为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韩信,淮阴人,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关中,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韩信的部队要通过道路狭小的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出了一面堵住……[详细]
  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的西陲。毗邻平山、鹿泉、赞皇,与山西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境内有一条百里之长的古驿道,东通华北、西至西安,是流动人口的必经之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文化地带,一些优秀民间艺术便在这里生根开花、世代传承,尤其是民间婚俗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在汉族婚俗中极具代表性。婚礼规模以不同区域、家庭条件和地位确定,婚嫁礼仪、婚庆典礼风格不同,场面热烈、欢畅、喜庆、祥和,地区……[详细]
  井陉县板桥村地处太行山东麓,东距井陉县城20公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村落。“九曲黄河阵”灯会又称“九曲黄河灯”,简称“转黄河”,由历史上的“联庄会”——板桥庄传承至今。每年从正月初八起,由黄河会古阵图传人“黄河头”在古老的“黄河地”上画地设图,插杆为阵。每根木桩高一米二,粗五公分。全阵共三百六十五根木桩,排成一个正方形。用秫秸绑缚立杆连为通道,形成九曲连环城,木杆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