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民俗文化

太原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太原面塑,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形象。太原旧社会的面塑艺人“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挑担提盒,走乡串镇,随风入俗,做于街头,深受群众喜爱。太原面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老人过寿,晚辈多数带着寓意长寿的桃形馍拜寿,馍上装饰着松鹤,也有紫色葡萄和灰色松鼠,取多子多孙之意,还有福禄寿喜等等;女儿出嫁时,母亲、姥姥、舅舅要送一笼屉礼馍。面塑和……[详细]
  清徐“扳不倒”制作技艺是积泥塑、泥雕、彩绘为一体的民间美术精品,制作原料主要有红泥、水泥、纸筋、胶、颜料,以及各种大小模具,作品有福、禄、寿、吉祥物、财神和佛教中的各种形象。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宋代清徐当地有一个大户人家,主人老年得子,全家视如掌上明珠。只是孩子整夜的哭声闹得全家不得安宁,主家寻遍民间神医,都没法止住孩子哭闹。后来主人无意中用当地特有的红胶泥捏了一个底座肥大,上身细小的圆锥……[详细]
  造型独特,它是当地生日寿辰、婚丧嫁娶、祈祷祭奠等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品,最具地域特色。制作花馍要挑选精细的小麦加工成粉,凭借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面团制作成造型人物、走兽、花鸟、鱼虫等,上屉蒸制几十分钟,出笼时再彩绘上食用颜色而定型。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点:一、和面要掌握软硬适中,才能在蒸制过程中不失捏制原样,出笼时造型丰满不变形;二、面和碱的配比,揉的均匀,才能做到才能做到蒸制不走样;三……[详细]
  耍叉,又名舞叉、飞叉等,是一种杂技表演艺术,常常作为民间社火的传统节目留存于各地。山西的民间耍叉内容相似,形式各异,主要分布于晋中、晋南部分县市。晋阳三三叉流布于太原市晋源区东城角村、西寨村、东庄营村一带,源自古代屯军士兵闲暇时的娱乐杂耍表演,后来逐渐演变成为逢年过节时的社火演出,并带有祈雨、求福的意蕴。三三叉,根据道具的大小,分有大、小飞叉。大飞叉是一米多长的木棍,顶端套着带有三个分叉的铁器,棍……[详细]
  清徐皮影艺术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当时清徐常年有四、五个皮影戏团体在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仍坚持演出活动的皮影艺术团就剩常丰村一家。常丰皮影艺术是集民间美术、剪纸、戏曲、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是民间老艺人意念化和夸张化的过程。常丰皮影以牛皮作原料,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制作而成。人物制作成功后,……[详细]
  集义高跷流传于清徐县集义乡代李青一带,分文跷和武跷两种表演形式,其中文跷有“走步”、“蛇脱皮”、“插队走”、“凤凰展翅”、“龙摆尾”等套路;武跷有“跳桌子”、“跳双登”、“单腿跳”、“双腿跳”、“盍拐”、“碰拐”、“翻跟头”、“鹞子翻身”、“大劈叉”等难险动作,既可在大场中变换队形图案,也可以走街串巷演出。人物形象和装饰制彩均依民间故事、戏曲主题而定,演出剧目主要有《武松杀嫂》、《西厢记》、《拾玉……[详细]
  庙前高跷主要流传于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附近,演出时间为每年阴历的正月、二月二、五月十三(伽蓝菩萨圣诞日,俗称关老爷磨刀日)、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等,约于清康乾时期兴起,属中跷类。庙前高跷演出剧目以晋剧的某些唱段或情节为主,扮演人物繁杂,以生动轻快、文华细腻的文跷见长,多用唱、念、扭、摆、舞、逗、颠、蹦等形式进行表现,也不乏武跷威武刚劲的表演。常见单体表演有锦鸡独立、苏秦背剑、怀中抱月、蝎子倒……[详细]
  沙袋循经拍打疗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朝名医王清新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脏腑辩证施治理论,结合自己医疗临床实践,参考中医推拿 和武术练- ,创编而成;后来,在慈禧西逃过程中,此法流落到太原市小店区周边,由民间人士传承至今。沙袋循经拍打疗法所用工具为小沙袋两个,每个长1.3尺,宽3.8寸,装入中药炮制过的细沙,用布双层缝制。随着拍打疗效的发挥、病人体质的增强,也可逐渐增沉,换粗沙、绿豆、铁沙等。沙袋……[详细]
  乾和祥茶庄是山西茶行的百年老字号店铺,以销售茉莉花茶为主,茶庄的掌柜们在长期摸索实践中,创制了茉莉花茶拼配加工、包装技艺,传承至今。茶叶拼配加工,即把各种长短、粗细、轻重、批次、质量和产地不同的、等级相当的原料茶相互拼和,使茶叶的各项品质得以提高的技术,具体而言,分为选料、单样感观审评(取小样、剔除花干、冲泡、热闻香气、看汤色、尝滋味、看叶底、温闻冷闻)、采成品小样、小样拼配、成品小样审评、做单(……[详细]
  并州剪刀亦称“并剪”、“并翦”,《今日太原》第二十章《名土特产》中记载:“并州刀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以刀口犀利、钢水分明、锻造坚固而著称于世。在唐、宋时代,并州刀剪的生产,有相当规模,现今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当年生产的集中地”。并州自古制铁业发达,铁质优良,工艺精湛,技术高超。所以并州刀剪锋口犀利,钢水分明(钢和铁分明),式样大方,锻造坚固。刀,切肉不粘刃,砍骨不卷刃;剪,剪布不毛边,……[详细]
  传统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俗称“扎小样”。它是伴随着古建筑营造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以木材为原料,以卯榫结构搭建,经过画草图、选料、烤干、下料、作基台、树立柱、成柱网、建梁架、造屋顶、装修、直至油饰彩绘等多道工序组成的传统手工技艺。古代在建造较大规模的建筑物时,都要先扎若干小样,经过品评修改,确定其中一件为建造样板,这种“扎小样”就是传统古建筑模型的起源。以目前尚存于山西晋祠博物馆的宋代建筑小样为例……[详细]
  山西玉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雕刻工艺精致、细腻,所用原料石质精美,产品品种多样,题材广博,雄浑大气,庄重规范。它既是山西古老文化的象征,又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山西玉石资源丰富,娄烦县产玉石,晋中地区盂县产绿软玉、刚玉,晋南夏县产碧玉,临汾、乡宁产玛瑙,这正是玉雕技艺能够从古至今沿袭发展的重要原因。玉雕工艺是根据天然玉石资源因料取材,因材施艺,在玉雕大师们的精工刀刻下形成了色、形、态俱佳的工艺美术……[详细]
  东蒲舞龙是流行于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东蒲村及其周边地域内的民间文娱活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太原市小店地区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民众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而形成了在祭祀和民俗节庆时舞龙的习俗,传承至今。东蒲舞龙经过了四代人传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即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姿势的变化,完成……[详细]
  太原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诗经》中的“唐风”和《乐府诗集》中的“并州歌”便是太原民歌最早的作品。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受到秧歌和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太原民歌逐渐成型。明、清至民国期间,太原民歌吸收了从沿海及外地传来的“马头调”,并将一些曲目结合了本地语言、民俗,形成了太原地区的民歌演唱风格,传承至今。太原民歌主要由情歌、民间小调、民间叫卖曲、劳动号子、说唱曲和新民歌组成。新民歌一般为建国前后……[详细]
  高家班吹打乐是流行于太原市晋源区古城营村及其周边地域的祖传民间器乐形式。据传,“高家班”曾是明代宫廷乐队,嘉靖年间,重臣王琼身故,灵柩返回故里太原,皇帝特准宫廷乐队迎送亡灵,并赐疙瘩锣开道,为其葬礼吹奏。后来,这支乐队定居在此,逐渐演变成了民间乐队。高家班以吹打为主,唢呐有各种不同规格,由高、中、低音组成,其次有各类笙如扩音笙、十七簧笙等,打击乐有各种鼓、锣、水钹、铰子等,弹拉类有胡- 。曲牌种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