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民俗文化

太原市民俗文化介绍第4页

  晋阳风火流星俗称火流星,是一门融杂技和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风火流星”是一种在绳子两头装上燃烧的木炭在手中舞动的民俗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手持火流星在行进当中或者是在场地上飞快地舞动绳子,使铁笼子在空中飞转,火花四溅,火借风势,人在火中,晚上表演更能体现出一种群龙飞舞的独特气氛。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源与演变晋阳风火流星的创始者韩荣华自幼习武,是形意拳的代表性传承人……[详细]
  傅山生活在明末清初,姓傅名山,字青主。其人博学大家,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等无所不通。在饮食方面也是颇有研究,太原著名小吃头脑就是由他发明的,传给了一家饭馆,并为其将饭馆命名为“清和元”,意指去吃清朝和元朝统治者的头脑。这道傅山童子鸡也是根据傅山当年烹制的古法重新研制的,故此命名为傅山童子鸡。……[详细]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详细]
  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详细]
  太原清徐徐沟背铁棍艺术“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铁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地区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铁棍的艺术魅力。徐沟背铁棍艺术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它吸纳了民间手工技艺、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口头文学、民间戏剧、民间杂技等兄弟艺术形式的艺术特色,被誉为“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徐沟背铁棍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金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详细]
  “不吃六味斋,不算到太原”的俗语在民间流传已久,六味斋是山西太原著名的老字号,生产的酱肉以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酥烂鲜香、味美可口著称。六味斋酱肉传统制作技艺已有二百余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六味斋始创于清朝乾隆三年,承袭了二百余年的传统手工生产工艺,从选料、分割,到加入多种药材和调味料,传统配方中有几十味中药材,再加上用文火慢慢炖煮。经化验,饱和脂肪酸减少了30%至……[详细]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是山西传统面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不仅包含着独特的手工技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山西面食文化内涵,其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2008年,山西省申报的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太原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龙须拉面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传到民间。传说“龙须……[详细]
  “郭杜林”月饼是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具有300余年的悠久历史,至光绪年间,郭杜林月饼已享誉山西全省各地,并融入传统的中秋节风俗之中,成为深受民众欢迎的节日礼仪食品。郭杜林月饼名称的来历,山西民间有一则广为流布的传说。相传清初太原城内有一家糕点铺,铺里有三位手艺高超的师傅,分别姓郭、杜、林。有一年中秋前夕,三人因喝酒误了时辰,使和好的饼面发酵了,为避免东家责怪,师傅们急中生智往发酵的面中掺……[详细]
  太原锣鼓是流行在山西太原和晋中一带的一种汉族传统锣鼓音乐,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是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太原锣鼓的曲牌有“流水”“一二五”等多种。太原锣鼓中的“流水”,相传始于公元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其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