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珠海市 > 斗门区民俗文化

斗门区十大民俗文化

沙田民歌
  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处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东与中山市隔江相望,西南为斗门区府驻地井岸镇,南与鹤州垦区接壤,西北部濒临莲洲镇。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形成的沙田民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斗门沙田水乡居民的先民们为避战乱,自北而南迁徙,在珠江三角洲的沿江、沿海靠捕鱼为生,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作“疍家人”的群体。这些疍家人唱的民歌也称“疍家歌”、“渔歌”,它就是沙田民歌的始祖,沙田民歌的得名是因为唱沙田民歌的人(主要是“疍家人”)基本上生活在沙田水乡里。解放前,由于疍家人社会地位低下,不准学习使用文字,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基本上用民歌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斗门沙田民歌采用带有沙田地域口音及语汇的广州方言歌唱,有咸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叹情歌、木鱼歌等,都采用无……[详细]
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
  珠海市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南端,河网如织。总面积67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5万,有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15.6万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全国著名的水乡。斗门水乡,有一种流行了几百年的民俗——水上婚嫁。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数代人的融合、沉淀,形成了斗门水乡特有的民俗,其主要特征是:一是婚嫁过程形式繁复多样,讲究礼仪,有着比较固定的程序和约定俗成的礼仪物品。礼仪主要有“坐高堂”、“上头”、“叹家姐”、“花船迎亲”、“回门”等。二是与居住的水环境不可分离,有明显“水”的特征。如“花船迎亲”,向“船太公”、“海龙王”敬拜等。三是与沙田民歌有不可分离的联系。“斗门水上婚嫁”这一民俗“土”而有风情,她的价值在于:一、她既是一种民俗,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一种多元素的文化。二、民俗价值高。斗门水上……[详细]
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
  大赤坎村明火叉烧烧排骨是斗门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美食,它既承传了广东叉烧的风味,又独创了自身的酱料配方和加工工艺。其特有的酱香和荔枝柴香,饮誉遐迩。近年来,众多来自港澳和周边地区的食客纷至沓来。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的加工工艺源于赵自强祖父赵池大(即赵佐修)。据传,民国初年,斗门大赤坎村少年赵池大通过“卖猪仔”的方式到了南洋菲律宾的马尼拉当童工,师从来自广东的擅长制作“叉烧”的老乡,干起了制作烧腊、经营餐馆的行当。几年间学有所成,便自立门户。他在承传传统技艺的同时,又独创了别具一格的酱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确立了自己的品牌。他主营叉烧饭、叉烧包、叉烧酥,同时外卖叉烧烧排骨,在马尼拉华人中小有名气。后来,赵池大奉父母之命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成婚,号名“佐修”。“佐修”这位“州府客”(当地人称从海外归来的乡……[详细]
镬边糍
  “镬边糍”在斗门地区已有较长的历史了,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农村居民家喻户晓的午间小食。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是朝九、晚四、中午十二。上午八、九点饭后下田耕作,几小时后的中午回家煮些小食当午餐,到下午四、五点放工才回家煮晚餐。午餐有多种小食,而“镬边糍”是较为普遍的午食。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席卷,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一别具特色的农村食物,逐渐淡出寻常百姓家,如今却又成为餐厅、旅游景点的美食。能吃上一顿爽口,甘滑的“镬边糍”,关键是米粉的制作:传统的米粉是人们在秋收后,用晚造优质籼稻米浸泡干水后用碓舂,边舂边加入适量已凉透的米饭,俗称“入饭”,用箩斗筛过后晒干。何为“镬边糍”?顾名思义是在镬边做成的糍。先在铁镬中用各种配料,如虾米、虾糠、鱩干、虾浆,或芋头、蕃莳、蔬菜等烹成的上汤。把米粉搅成稀稠适中……[详细]
斗门赵氏皇族祭礼
  斗门赵氏皇族祭礼”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距今已有长达1052年的历史。“斗门赵氏皇族祭礼”祭祖仪式从中原流传至斗门地区的大赤坎、南门以及新会、台山等地的宋赵后裔聚居地已有700余年。上述地区的赵氏族人每逢春节、喜庆二事、春秋二祭,都以这种祭祖仪式,或集中在祖祠,或分散在家族内祭祀先人。清光绪年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最为盛行。以祠堂祭礼为例,首先设置祭坛,点燃香火,然后摆放猪牛羊三牲及其它祭祀品和供品等。参加人数因地制宜,男女老少均可参与。祭礼可分为新年祭祖礼、婚喜祭祖礼、春秋祭祖礼和进伙祭祖礼(进伙祭礼既可在祠堂内举行也可在家庭内举行)等,祭拜时宣读的祭礼祝文(即祷祝之词)因事而异,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和内容,祝文一般由族老委托乡贤撰写,其内容一般……[详细]
斗门莲洲地色
  莲洲镇地色民间活动是大沙乡悦盛里(今称莲洲镇文锋村)的十位先民群体性创建的。于1941年兴起,流传至今。解放前后多在本地传统节日举办庆祝活动,文革期间,由于受“左”思潮的影响,此活动曾一度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直至市庆十周年,又得到大力的保护和支持。1991年至1993年春节曾在当地参加过舞龙、醒狮、地色表演及巡游活动。2006年至2008年春节参加了珠海市和斗门区举办的元宵民间艺术大巡游,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莲洲地色的发展距今已有66年的历史。在1941年以前,大沙乡多开展以舞龙醒狮和请戏为主的民间活动。当年春节,周瑞、徐福、罗先勤、罗结满、罗炳林、罗买焕、罗友、徐买炳、杨柏兆、罗春庆等同乡人,集中在本村的一间茅屋,商量提出表演“八大仙”的项目。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并互相推荐扮演“……[详细]
佛家拳
  佛家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反清复明运动兴盛的时代,源自南少林。当时很多汉族志士不满满族的入侵和满清政府的残暴统治,掀起了反清复明运动。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不少人逃到南少林寻求庇护。一百多年前,清政府以少林寺的武僧包庇、勾结太平天国“反贼”意图谋反的罪名,出动数千清兵火烧少林寺,少林僧人死伤无数。少林武僧益加海大师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杀,带着徒弟李华保(据称为李自成的儿子)借还俗之名伪装为卖艺人,一路南逃到了广东避难。1863年,他们沿珠江而下,来到了当时的香山县黄梁都的荔华两乡(现在的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和虎山村)。由于两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清廷不易觉察。而且两村自古就有习武的民风,村民热情好客,待他们二人如亲人,于是师徒两人就在当地安顿下来。当时又获准在村中兴办“团练”以抵制土匪,所以李华保便留下……[详细]
装风蟮
  斗门区井岸镇黄金渔村,地处珠江出海口的鸡啼门水道。这里,濒临南海,咸淡水流交汇,浮游生物非常丰富,而且河面宽阔,水质肥美,水产种类繁多,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渔场。风鳝归属鱼纲鳗鲡科,有风它才会出没,因此而得名。风蟮多在咸淡水交界的水域中生活,以浮游生物为饵。每当春暖花开时,幼年期的风鳝多在淡水地带觅食;成年后喜好游向盐分较大的水域,并潜身海底;冬季刮北风时,体壮健硕的风鳝又返程择地繁殖。因此,鸡啼门水道上的黄金渔村水域当属风鳝最佳的栖息繁衍之地。风鳝是名贵水产品,成年风鳝长约两尺余,体重多达两斤左右,其头部略呈圆尖,长有较大的黑色耳廓,鳝背深灰色,鳝肚银白色。因其肉质肥而不腻,鲜美甘香,营养价值极高,素为席上佳肴。其烹调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将风鳝切段以火蒜、五花烧猪肉和适量油盐糖爆香焖焗……[详细]
横山鸭扎包
  “横山鸭扎包”是斗门区莲洲镇一种民间传统美食,它与“上横黄沙蚬”、“粉洲禾虫”、“横山粉葛”并称为莲洲“四大美食”,同时也是珠海市著名美食,享誉珠海及周边城市乃至港澳地区。莲洲镇河涌纵横,沙田宽广,空气清新,物产丰富,是珠海市国家级生态农业园、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里空气清新,农作物和水生物异常丰富而且没有污染,因而这里养殖的家禽质量上乘,口感鲜美,久负盛名。“横山鸭扎包”是个统称,它包括鸭脚包,鸭下巴包(俗称鸭下铲包)和鸭翼包,均是用鸭脚、鸭下铲、鸭翼、鸭肝、鸭肠和肥猪肉采取独特的方法腌制晾晒,捆扎而成的。“横山鸭扎包”自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一百余年,历经四代人。如今,每年秋冬“腊味飘香”季节,莲洲“横山鸭扎包”即进入制作销售旺季,产品不胫而走,畅销各地,名扬遐迩……[详细]
七月三十装路香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装路香祭祀地藏王的民间习俗始于安徽九华山,后流传于各地,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包括斗门在内的四邑地区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也流传了近300年。斗门各地村民选择地藏王成道的纪念日(即农历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各家各户制作香墩、装香祭拜、舞动火龙,纪念地藏王,祈求地藏王恩赐善根种子和鸿运福气,带来平安大吉,风调雨顺,并把这一天定为七月三十装路香日。七月三十装路香的习俗主要有以下五项程序:一、加工香枝共有裁截竹枝、破削香骨、蘸染香脚、搓粘香肉和晾晒香枝等五道工序(七月三十前制作好,备用)。二、制作香墩香墩有用粘土捏成的鹅蛋形平底泥团,有用蕉叶梗切成的平底块状,有用番薯、芋仔、南瓜、萝卜、冬瓜等切成的平底块状等。三、制作火龙用铁线扎成龙头和龙尾,装上塑料球作为龙眼,以榕树须作为龙须……[详细]

全部斗门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