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头市 > 南澳县民俗文化

南澳县十大民俗文化

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
  南澳“舞草龙”是南澳渔民在长期海上生活、劳作中形成的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草龙拜祭为载体,含有历史、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舞草龙”又称“舞火龙”,是南澳渔民极具特色的风俗。南澳舞草龙活动其实在清朝时已经很盛行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每年年初二都要举行舞草龙活动。舞草龙主要分为“扎龙”、“舞龙”和“送龙”三个部分。草龙是用山上剑草捆扎而成。年初二上午把剑草割回来晒干,下午用子把草扎成一条八、九十米的长龙。然后用数十条1.2 米长木棍牢牢撑住龙身。整条草龙由龙头、龙珠、龙身和龙尾所组成。龙头需用大箩筐做底衬,两支手电筒作眼睛,龙头额前挂上一个五寸直径的圆镜子。配上红红绿绿的一堆饰物。此外,还要扎圆的龙珠和三叉形的龙尾。最后,在龙头、龙身插满香。晚上,把扎好的草龙搬到天……[详细]
  南澳县后宅渔灯赛会始于清代,据“重建武庙碑记”载:我隆澳前江武庙相传创自清雍正年间,……广被十三乡之子姓焉尔。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立碑议定两乡神游”碑也记载了:“窃为该处地方系正月十六日两乡神游必经之处。前有不肖子弟,屡因迓神相遇之时,籍此生端滋事。是以两乡衿耆齐到前江庙,帝君座前,焚香拈阄,……”,我们可知在清初南澳已经有了游神活动。它起源于海岛每年元宵祭祀庙会,体现渔民对过去一年丰收的喜悦,祈望明年海上生产“出入平安”、“海利第一”,生活更好的心里追求。在清时由于生活限制,只有一些小型简单的纸灯,巡游队伍两边举着火把。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开始,由前江武庙会长为首,后宅十三乡包括:山顶、山边、龙地、港畔、宫前、羊屿头村、羊屿中村、羊屿尾村、白牛、长畔、下寮、西阁、后宅。各庙理事会会长组……[详细]

全部南澳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