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尾市 > 陆河县民俗文化

陆河县民俗文化介绍

  2010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禾町天神爷庙会一年中的三次祭拜叫做“三次”福。年初举行的那次叫“许福”,年中举行的那次叫“暖福”,年尾举行的那次叫“还福”。每次祭拜都要在该村竹庭公祠门口,用10多张八仙桌摆成祭台,上面又搭成棚寮。然后,几十人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彩旗,打着“排子鼓”到田心宫子埔,榕树角和穿过县城到青龙背村的天后宫迎神。祭拜仪式当天晚上8时左右开始,人们在安放天神爷的竹庭公祠内的……[详细]
  2010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农庙庙会是东坑的民间节日,庆典活动是普通民众始终保存以片断的变动或较为稳固的形式,继续存在至今的传统信仰、生活方式、习惯及仪式的民俗活动。神农庙庙会一般以年为周期,每年有四次活动,首次农历正月(选日)为向神农圣帝“许福”活动,祈求先祖保佑炎黄子孙一年四季无灾无难,合境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第二次是四月纪念民族先祖诞辰。第三次是六月“暖福”活动,其意是复求先祖……[详细]
  2010年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聚云寺庙会是东坑、河田的民间节日,庙会活动是普通民众始终保存以片断的变动或较为稳定的形式,继续存在至今的传统信仰、生活方式、习惯及礼仪方式的民俗活动。庙会以一周年为周期,每年以年初四—元月十八日在东坑河田按顺序安排为恭迎圣驾活动,为向公王老爷坛公先圣,“酬福、许福”。祈求一年四季之灾无难、合境平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到一处都由信民备供茶、食、五斋、五果、板托、……[详细]
  2011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山歌是一千多年前客家先民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他们把中原山歌与当地山歌相结合,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形成。陆河县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祖辈长期劳动中集体创作的民间歌谣,始生于农耕和岭岗山坳、田头地尾,是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比拟手法比较多,语言浅白,通俗易懂,韵脚比较讲究,一、二、四句同韵脚,普遍七个字为一句,多以独唱、男女对唱形式出现。陆河客家……[详细]
  2006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万《吉象歌》早年产生于一个民间传说。南万,古称“万輋”。相传清朝早年,万輋地区瘟疫流行,灾害连年,百业萧条,民不聊生,人民群众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突一日,万輋上空金光万道,遍地通红,金光中只见一头大象从天空中徐徐降落,并随之消失于地上。从此,万輋瘟疫循去,万物复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当地群众后来视大象为吉祥的化身,取名“吉象”。为纪念吉象……[详细]
  2012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大精湛的茶文化艺苑中,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建显奇效,自古闻名遐迩。相传,三国时期,刘备领兵驻扎江南,时值酷暑,将士们不服水土,个个上吐下泻,刘备四处求医寻药却不济于事。幸一客家老婆婆闻知此事,走家串户动员客家乡亲烹制大量擂茶供将士们饮,将士病情大减。从此,客家擂茶盛名远扬。陆河擂茶是客家擂茶的传承与异化。据《明海丰县志》《明一清·陆丰县志》及陆河多姓“……[详细]
  河田高景即是飘色,是一种融戏剧、魔术、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杂技、音乐、舞蹈源于河田圩广福庵庙会,传统为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九、二十两天进行高景巡游,而今需重大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不定期举行巡游活动。河田高景主要由景床、景梗、景物三部分组成。景床即是基座,景梗是6~8米长的小钢条,景物是景童、景旦、道具,景童由14岁以下少男少女扮演,景旦由5~6岁儿童扮演,道具包括服装、饰品等。河田高景的特点是“高、险……[详细]
  东坑地景源于东坑镇新东村上屋自然村一年一度闹元宵的一种活动,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上屋自然村先民从江苏省苏州府引进而来,随着岁月推移,不断传承发展,演变成如今群众性的民间艺术的巡游活动。东坑地景由表演队伍、彩旗队、花环队、秧歌队、串花灯、耍金龙、舞狮、舞大象、挑花篮、八音锣鼓、鼓乐队等组成。采用边1边表演的形式,表演内容以历史人物、传奇小说为题材,编成戏剧节目,如《八仙过海》、《八仙骑八兽》、《金山……[详细]
  罗洞木偶戏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有150多年的历史。木偶是用樟木雕刻的人物、动物形象,用十至二、三十条线连接在一起,以牵提活动表现人物或动物动作的一项表演艺术。表演角色多种多样,以古装戏为主。背景音乐有汉曲、民间小调、现代歌曲、客家山歌等,念白全用客家话,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动作形象逼真,切合当地风土民情,颇受群众喜爱。经过传承加工,现已成为一块独具客家民间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1999年4月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