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宜昌市 > 兴山县民俗文化

兴山县十大民俗文化

王昭君传说
  王昭君传说是湖北省兴山县地方民间传说之一。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是美的化身,是和平的使者,民族团结的象征,其历史功绩和社会评价位列四大美女之首。王昭君说以“和”、“美”为精神内核,它发端于王昭君的故乡兴山,遍布于内蒙,辐射南北乃至全国,影响甚至到达海外,是人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形式。昭君初生传说民间传说,王昭君之母,四十不孕,一日进庙求神,夜里,梦见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不久生下王昭君。因此,王昭君有皓月之称,集山水阴柔和天地温和之气,与山间溪流,空壑皓月同色,王昭君年当二八,仿佛幽兰独立,纳选入宫。那时,二八年华,心中自然有许多勾划,但是,后宫与朔漠只是人生的机缘而已。“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入宫对于一个微薄的女子而言,在喜悦之后,有着一怀迷茫。因为一直未见过元帝的面,更不用说得到皇帝……[详细]
兴山民歌
  兴山县汉时属南郡,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260)析秭归北界置兴山。兴山位于大巴山余脉,长江西陵峡北侧,东邻宜昌市、保康县,南连秭归县,北靠神农架林区,西接巴东县。兴山民歌分布于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南、北部的周边地区。兴山民歌源远流长,蕴藏丰饶,国内音乐学界部分学者将其指认为“荆楚古歌”的遗存。此说可从曾侯乙编钟,特别是本地区长阳县出土的商周青铜钟磬的音列结构中找到印证。兴山民歌音调奇特,常常使受过现代音乐训练的人误认为“唱不准”。其实,它在音阶结构中含有一个介于大、小三度之间的音程,被命名为“兴山三度音程”。兴山仅有的两种三声腔的结构关系如下:↑Do-Mi-Sol↓la-Do(↓)-Re350±15300±15350±15180±15其五声音阶就建立在它们之上,亦被称为“兴山音阶”:(↑Fa)……[详细]
兴山地花鼓
  地花鼓(俗称花鼓子)是流传在宜昌市域秭归、兴山、宜昌等县的汉族古老的民间舞蹈之一,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形式。据老艺人祖辈相传推断,至少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一周二岁打花鼓,打到九州十三府”的台词唱腔来看也说明了它源远流长。地花鼓属灯舞类,最初仅限于春节等传统佳节时与大闹花灯活动穿插进行,汇同“狮子”、“龙灯”、“彩莲船”一起进行表演,载歌载舞,情节生动,内容朴实,表演风趣,喜闻乐见。这种文化习俗后来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领域,民间操办红白喜事也打起花鼓子来。地花鼓多为两人表演,一旦一丑(扮成一对情人或一对夫妻),旦角自古来是男扮女装,后才发展为男扮男,女扮女;也有四、六、八人花鼓,男女成双。表演时丑执行折扇,旦执绸巾,不扮演人物,无情节贯穿,有小鼓、阴锣、大钵、马锣等击乐伴奏。锣鼓声中先由……[详细]
  兴山围鼓,又称“八音子”(唢呐用八个眼孔吹奏而得名),起源于武当山附近地区,100多年前通过谷城传人和保康传人两条途径传入兴山。传入前是受道乐强烈影响并吸收当地民歌及地方戏曲曲牌营养而逐渐形成的一个既能唱又能奏的民间音乐品种,是以唱为主的“八人班子”的坐唱形式,除击乐外还有笙箫管笛。笙箫管笛在兴山声断音绝,日趋衰亡。现今的兴山围鼓以吹打为主,极少演唱,广泛用于红白喜事以及平时自娱,其编制为豉1架(由1个鼓1个嘣子组成),大锣、马锣、叶子(大铙)各1面,唢呐1-2支。以鼓为主。围鼓曲牌依体裁形式分,有由民歌小调进入围鼓形成的“玩曲类”,有由兴山花鼓戏、陕南八岔戏等地方戏曲曲牌进入围鼓而形成的“地方戏曲类”,还有道教音乐曲牌进入围鼓形成的“武曲子”类(又称“神曲子”、“正曲子”)。演奏特点主要表……[详细]

全部兴山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