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区十大民俗文化

捶草印花技艺
  捶草印花技艺,是河南三门峡陕县西张村镇人马寨村“三宝”之一,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然而这种独特天然的印染技艺曾经少有人知。采来“芊棒棒草”这一豫西地区特有的野生植物,把它们夹在白棉布中间,用棒槌敲打,草儿的汁液慢慢渗进棉布中,一会儿工夫,草叶形状的图案就印染在了布上,充满自然的韵味。两片、四片、八片……草叶依次排列起来,叮叮咚咚一阵子后,一块花布就成了。作家杨莉波曾把“捶草印花”称之为棉布上的《草叶集》,她说:“捶、草、印、花,每一个字都可以拆分开来,每一个字拆分开来都是一道工序、一幅画面,而它们组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故事、一种风情。木棒槌得叮叮当当,连同捶草印花时心弦的轻轻拨动,合成美妙的乐音,诉说着手工艺的闲适与诗意,表达着农耕文明的恢宏与静美。”捶草印花的原料包括白棉布(当地人俗……[详细]
地坑院营造技艺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在河南陕县东凡塬、西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有着100多个这样的地下村落,村民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深坑,然后再在坑的四壁凿挖窑洞居住,这在当地被称为地坑院。地坑院又称天井窑院,由原始人类的穴居发展而来。它在全国是独有的建筑方式,是民居史上的一大奇观,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营造技艺极少见诸于历史记载,基本靠工匠口口相传,其建造过程涉及风水先生以及土工、泥工、瓦工、木工等行当,营造过程由业主自行组织人员实施。细细算来,一座完整的地坑院建造包括十个环节:相地、方院、下院、打窑、饰边、碾场、安装、粉饰、排水、砌炕灶。地坑院营造技艺包括完整的设计规制、设计模数和工艺口诀,绝大部分和现代建筑理念相吻合。如依据“庙正院不正”原则,地坑院方位要稍偏;为……[详细]
三门峡烙画
  烙画,又称烫画,火草画,历史悠久。三门峡的烙画,图案清晰,不退色,颜色美观大方。经过多年实践,三门峡烙画已从单一的烙花尺子,发展到板烙、套色烙画和填彩烙画。使用原料由过去的只用冬青木,发展到胶合板等。题材内容丰富,具有独特风格。……[详细]

全部陕州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