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烟台 > 福山区民俗文化

福山区十大民俗文化

渔灯节
  渔灯节,是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渔民自己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主要流传于坐落在45公里海岸线上的山后初家、芦洋、八角等十几个渔村。作为一种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十四,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渔民都要拜祭龙王、海神娘娘、祭船和送渔灯,祈求海上的神灵保佑新的一年人船平安,出海渔船满仓,日进斗金……。灯,有三层意思。一是取鱼虾丰登之意;二是照亮引路佑护人船平安归来之意;三是使神灵认人识船,保佑人船平安。“渔灯节”起源于何时,又是怎么来的呢?据蓬莱史志《登州府志》(卷二)记载,建村较早的芦洋村(原名芦洋寨)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距今611年。据山后顾家村81岁的顾广信讲,山后顾家村建村已有551年的历史,听他爷爷讲,有村就有渔灯节,渔灯节是从元宵节中分化出来的一个专属渔民的节日……[详细]
鲁菜烹饪技艺
  中国烹饪,由于原材料生产、烹调方法、风味特点的差别,历史上形成“四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和淮扬菜(苏菜)。黄河流域产生了北方的代表菜“鲁菜”;长江流域产生了长江上游的“川菜”和下游的“淮扬菜”;珠江流域产生了南方的代表菜“粤菜”。四大菜系中,形成最早和影响最大的当属“鲁菜”。鲁菜是山东菜的简称,是胶东福山菜与济南历下菜、曲阜孔府菜的合璧,其重要支柱是以烹饪海鲜为代表的福山风味菜肴。在今邱家庄遗址所遗留下来的锅灶及食用陶器证明,远古“福山人”已经进入烹饪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兴渔盐,有了盐,以鲜咸适口的福山帮鲁菜基本口味也初步形成。民众将捕捞的海鲜、饲养的禽畜,猎取的禽兽,种植的粮食和蔬菜,在加工烹制过程中用盐调味,使烹调的食物发生质的变化。元朝福山烹饪进入宫廷,成为御膳支柱。……[详细]
福山雷鼓
  福山雷鼓流传于山东烟台福山区宋家疃一带,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以威武雄壮、热烈奔放的表演形式,展示出胶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福山区有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赶“太平顶山会”的民俗,求“圣母”保护和赐福。“雷鼓”是为“圣母”保驾护威、击鼓开路的鼓。它气势非凡,以其独特的风格长久地流传着。据老艺人口述,清朝道光年间,农历四月十八赶山会之日,18路村民的“耍会”队伍聚集在“太平顶”(现南涂山村)山会进行表演。“耍会”是赶山会期间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祈求“圣母”消病除灾,保佑平安和子孙兴旺。相传,有一年宋家疃村的“耍会”队伍抬着“圣母架”(就是圣母的塑像),前往太平顶赶山会,恰逢天降“甘露”,便停下来避雨。雨停后,“耍会”队伍准备继续赶路,却无论如何也抬不走“圣母架”,老人们说……[详细]
南塗山六合棍
  整理者马咏梅揣志国我国历史上“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讲述了少林棍术的神勇无敌,而在烟台福山区的南塗山村,明崇祯年间诞生的南塗山六合棍法,也是威名远扬,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它上马是枪,下马是棍,没有招架之防守1,讲究以攻为守,对方来袭,我亦同时出击,靠棍在出击中的旋转滚动化敌攻势,同时出棍击敌,有“天下第一棍”的美誉。南塗山北距福山城4公里。先有葛、宁、周三姓在此居住。明崇祯年间,于姓由河南省固始县迁此,因在土山南,故名南土山,后演变为南塗山。相传,福山南塗山六合棍于明末崇祯年间,由河北沧州人氏于秋传入。初始作为家学,仅限于南塗山村于氏家族。至清乾隆年间,该村传人于檍(于应龙)重修棍谱,打破门规,对外授徒,使其一度流传于福山、芝罘、海阳等周边县区,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后流传于全国各地,并远……[详细]
福山烧小鸡制作技艺
  整理者揣志国福山烧小鸡又称福山烧鸡,过去齐鲁餐饮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西有德州扒鸡,东有福山烧鸡”,可见其名气不凡。福山烧小鸡是胶东风味鲁菜的重要菜品之一,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其主料选用本地当年生养的4-5个月的小公鸡,经精细初加工后,再炸、蒸而成。因其体较小,又为当年雏鸡,又名烧小鸡。相传,福山烧小鸡是明朝隆庆年间福山籍宫廷御厨研制,深得内宫皇室的青睐。清末一位福山御厨将烧鸡的工艺和配方传给了自己的亲戚福山史家庄人史泗滨,史泗滨在北京东华门外开办盒子铺“金华馆”,他烧制的福山烧小鸡以肉嫩骨酥、香味纯正、鲜美不腻而著称,誉满京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史泗滨从京返回故里,在福山城西门外开办“便宜坊”,将北京“金华馆”制作烧鸡、烧肉的技艺带回了家乡,从此广泛传播开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详细]
福山大面制作技艺
  整理者揣志国福山大面是烟台三大风味面食之一,是山东传统风味名吃,与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山西刀削面并称为中国“四大面食”。福山大面历史久远,但到底源于何时尚待进一步考证。据说福山大面最早是用香油浸泡过的砂陶碗来盛的。明代程敏政在《面食行》诗中写道:“傅家面食天下功,制法来自东山东。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福山县志》记载,坐落于福山城东门里的“吉升馆”,就是因经营福山大面而出的名。福山大面因其独到特色先后传入北京、天津、上海及大连等城市。福山大面是大众化的经济小吃,各种酒宴都以“福山大面”为主食,象征着长长远远,白头到老,吉祥平安。传统的福山大面所用原料系本地“大弓弦麦”,用石磨磨成面粉。大面的制作包括和面、溜条、出条、下锅、开卤等流程,其中溜条包括“丢荡”和“摔打”两种制法。“丢……[详细]
磁山民间故事·传说
  磁山位于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面与蓬莱交界,南面与福山交界。这里一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和传说。“磁山民间故事·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源于明万历年间的《福山县志》,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磁山周边老百姓一代代的口传心授,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在以磁山为中心的烟台开发区、福山区、蓬莱市等地广泛流传。“磁山民间故事·传说”以磁山庙、仙姑湖、通海洞等实物为依托,以磁山茶、磁山通海洞、磁山仙姑、磁山半仙这四个传说故事为主体,承载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尊重。相传王母娘娘巡游时发现磁山风景秀美,就将天庭玉茶树移栽在磁山,但磁山的百姓谁也没有发现。后来一南方茶商发现了此茶,如获至宝,他为了采茶在磁山庙借住了一年,临走时给庙里的和尚送了一盒茶以表心意,却被和尚认为……[详细]

全部福山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