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民俗文化

延安市十大民俗文化

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基本简介“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腰鼓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在明代后期,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安塞已经人烟稀少,现在的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详细]
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1]是陕北地区的传统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传统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了新的意义。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陕北民歌流传于榆林延安的山坡、沟洼、田野、村落,是世世代代的陕北地方劳动人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用拦羊嗓子回牛声吟哼吼喊出的山野之声、里巷之曲。陕北民歌的历史可追源到古代巫歌和祭祀秧歌调,并与古来有之的春节“闹红火”的……[详细]
陕北说书
  陕北说书,是流传于陕北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说唱者多为盲人。说书艺人中流传有说书是三皇流传的故事。绥德有个三皇庙,每年七月十五,各地书匠都要云集这里,为祖师爷义务说书,在艺人眼里认为三皇为说书祖师爷。三皇留世说书,不过是个传说故事罢了。然而盲人说书的历史却久有来由。说书一词最早见于《墨子耕耘》:“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西汉刘向在他的《烈女传》一书中曾有:“古者妇人妊子,寝不边……夜则令瞽者诵诗,道正事”的记载。这里的瞽者道正事。指的就是盲人说书。从左丘明、师旷之类的瞽史的讲史到荀子的《成相辞》、《赋辞》、《赋篇》。再到后世说话弹词,均系说唱发展历史。这种情况一直到解放后。约定俗成,不少人认为说书似乎成了盲人的天职,明眼人不得从事,否则认为是掺行。其实盲人说书是有它的社会原因,可以设想,长……[详细]
安塞剪纸
  塞剪纸是流行于陕西省安塞县的一种汉族民间艺术。大凡喜庆的日子,安塞妇女都要铰剪纸、贴窗花。腊月天,妇女们围在一起,早早就为春节剪纸,临近年关,家家户户新糊的洁白窗户纸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剪纸。这样,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剪纸艺术展览会。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安塞剪纸形式多样,风格淳厚凝炼,线条粗犷明快,寓意单纯质朴,充满对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安塞剪纸已开始从传统用途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品,受到海内外人士的青眯,被誉为“群芳母亲”,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详细]
子长唢呐
  子长唢呐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它以五人一组,系吹打结合吹奏班子,活跃在民间。这些民间乐队人虽少,但乐器声音宏亮,吹起来红火热闹,曲调委婉动听,群众十分喜欢。过红白事、搞庆祝活动、闹秧歌都有吹手助兴。唢呐手也叫吹鼓手,也称“龟子”,但实际上,“龟子”是“读qiu兹”转音,是说这种乐器是从西域龟兹传过来的,也可视为“洋货”,不过到如今,早就沾满了黄土高原的黄土味了,不论是它的制作工艺还是它的形状和类型,如今已成为地地道道的“特产”,在陕北尤其在子长愈来愈发展、壮大、繁荣。子长唢呐杆长碗大,音色明亮,低音浑厚,高音挺拔,粗犷悍实,热烈奔放,舒展挺拔,音量大,透气力强,渗透着雄健的阳刚之气。欢快时如火如荼;悲凉时如诉如泣。将黄土高原特有的风土人情一览无余地倾诉……[详细]
壶口斗鼓
  壶口斗鼓是陕北民间传统鼓舞艺术中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旁,流传于陕西省宜川县黄河沿岸的壶口乡、高柏乡一带。壶口斗鼓融舞蹈、武术、打击乐为一体,具有高亢昂扬、粗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刚烈等特点。表演时,表演者结合鼓点节奏场面变化,作出种种舞姿身段。鼓手有“左右开弓”、“马步冲击”、“穿插对打”、“开合斗打”;锣手有“反扣前冲”、“回扣后弓”;镲手有“双人对镲”、“大镲高翻”、“胸前空翻”,还有“单翻”、“双翻”、“斜叉”、“正叉”等,鼓锣镲在这里变成刀枪剑,演奏者则成为将校卒,威武雄壮。演奏中巧妙自如地运用了“鼓花”、“锣花”、“镲花”,加之棰腕上的彩带装饰,整个场面显得五彩缤纷,给予人以酣畅淋漓之感。2004年在“天鼎杯”黄河壶口全国摄影大奖赛中,经挖掘整理后,一炮走红,……[详细]
黄陵剪纸
  由于黄陵地处陕北与关中的交界处,所以黄陵剪纸不但保持了陕北艺术中粗犷、朴实的地方风格,又受关中地区的影响,具有秀丽、细腻、明快的艺术特色,即富有黄土高原浓郁的生活气息,散发着泥土的馨香,又体现了黄陵人民健康向上的情操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黄陵剪纸由于其技艺精湛、题材广泛,而吸引了许多国内外剪纸爱好者和收藏者。德国友人白云台女士两次来黄陵,亲自到龙首镇上翟庄村杨喜仙老人家作客。当她亲眼看到杨喜仙的作品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用纸剪的。那艳若霓霞的彩蠂掁翅欲飞,婀娜多姿的金鱼仿佛在水中游晃,千媚百态的牡丹喷香吐艳……这位德国洋女士大饱眼福,不得不为中国妇女的聪颖能干而由衷赞叹。近年来,黄陵剪纸经过不断的挖掘整理,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纸作者,剪纸艺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国内外友人多次前来黄陵观摩,并多次……[详细]
黄陵抬鼓
  黄陵抬鼓”也称“龙鼓”,是具有鼓乐和鼓舞两种风格特点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它是黄陵祭祀活动和秧歌社火中常用的大型打击乐舞。“黄陵抬鼓”形式独特、特点明显,具有典型的地域风格。其小抬鼓鼓面直径约45公分,鼓外形厚度约30公分,两根木棍横穿鼓梆,梢端系两条吊带,表演时两人同抬同打。中抬鼓鼓面直径约80公分、鼓外形厚度约50公分,装饰与小抬鼓相同,表演时两人抬一人打。大抬鼓鼓面直径约150公分、鼓外形厚度为100公分左右,表演时由16人抬三人打,三种鼓一起擂动,气势磅礴,有排山倒海之势。据《史记.五帝本纪》《山海经》《黄帝内经》《路史·疏仡纪‘黄帝》记载,传说蚩尤铜头铁臂,能呼风唤雨,口吐烟火,交战中口喷大雾,使黄帝军队无法作战。因此,黄帝按照三宫五帝的玄机,八门九江的要诀,以指南车为先导,设王旗、……[详细]
黄陵老秧歌
  老秧歌是流行于黄陵民间的一种舞蹈艺术,按其表演形式、服装、道具、化妆和舞蹈的风格特点与当地传说,它是根据汉代宫廷歌舞和流传在民间的秧歌演变而来的,经过民间艺人们的不断创新,形成了现在这种风格的广场民间艺术。老秧歌表演时分男角、女角。男角称耍杂,头戴船形草帽,腰围白裙,手持莲花灯,引逗女者。女角称包头,身穿大襟彩服,腰系开缝彩裙,头戴彩色纸花,以黑布作发辨,表演以集体舞为主,人数或多或少,多者可达几百人,少者可达几十人。老秧歌具有内刚外柔的舞姿,矫健平稳的步法和快速的移动、旋转、激昴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们以美好的艺术享受?quot;老秧歌主要的图队形有白马分鬃、二龙戏珠、摆八卦、蝎子倒卷尾等,表演动作有双蝴蝶、凤凰单展翅、碎步、沙沙步及转动扭身等。其伴奏乐器有大锣、大钗、小锣、小……[详细]
延长曲颈琵琶
  延长曲颈琵琶,身高1米左右,音箱成梨形,面上有九品四相,四弦,腹中有响线,摇动琵琶时,铿然有声,颈弯曲,颈顶部有一尖角,形似蝎尾,用于悬挂多余的牛皮弦。曲颈琵琶音色优美,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与琵琶配套的还有一些小物件,蚂蚁、刷版、手拔、惊堂木等。关于蝎尾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周朝时,有一个盲人,双目失明,跳入河中自杀,突然,河岸上伸过来一根巨大的蝎子尾巴,把盲人勾上岸,原来救盲人的是一个蝎子精,蝎子精摇身一变,变成一件像蝎子形状得东西,弹拔发出琵琶之声,盲人抱着这个东西走乡串户,乞讨为生。曲颈琵琶制作工艺简单,乡间木匠就会制作,选用秋木、柳木等轻疏木材,锯成梨型,挖空音箱,穿入钢丝,扣上面板,掏空曲颈,置入琴把,修好蝎尾,在面板上……[详细]

全部延安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