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民俗文化

甘孜州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藏戏是藏族戏剧的泛称。藏戏是一个非常……[详细]
  噶玛嘎孜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唐画派、钦泽画派、噶玛嘎孜画派)之一,流行于藏区东部,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相传在16世纪由南喀扎西- 创建,以噶玛巴0 会而得名,又译“嘎玛嘎赤画派”,亦简称“噶孜派”。噶玛嘎孜画派的风格来源较为复杂,其创派人物南喀扎西- 以南亚梵式铜佛像为范,深受勉唐派绘画大帅嘎丹夏觉巴•页觉彭德的影响。经与南喀扎西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 米久多吉总……[详细]
  藏族唐卡(郎卡杰唐卡),传统美术。唐卡被人称为“藏文化百科全书”,其题材内容以宗教为主,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民间传说、世俗生活、建筑、医学、天文、历算等领域。一般可分为,宗教类和非宗教类。宗教类包括:曼荼罗画、本生、集树会、祖师像、生活传记、诸佛菩萨、本尊 、空行、罗汉、生死轮回图、西方极乐世界等。非宗教类包括:历史、传说故事、天文历算、藏医药学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宗教画——佛像,这种唐卡一……[详细]
  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藏族居民占县总人口的96%左右。这里遍布高山大川,风景壮美,但交通不便,较为闭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德格印经院建立于公元1729年。早在1703年,德格土司就已出资雕刻经板、印刷经书了。除1958年至1979年间中断了20年外,印经历……[详细]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汤堆村的原始制陶业得到发展。汤堆村的藏族黑陶烧制工艺采用黏性大、可塑性强的白色和红色陶土,加上风化沙石……[详细]
  毛纺织擀制技艺是一种特殊的织造工艺,它先将羊毛、骆驼毛等用热水浸湿,然后加以挤压,用棍棒碾轧和揉搓等方式使毛绒粘合在一起,形成名为“毡”的无纺织型毛织品。毡在古代称为“”或“”,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已有用棍棒碾轧制毡的工艺。周代史籍记载:毡,毛也,揉毛或毡。北魏(386—534)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称:“凡作毡不须厚大,唯紧薄均调乃佳。”可见当时毡的制造已较为常见。进入唐代,毡的使用更加普遍……[详细]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区的白玉县以金属手工艺闻名遐迩,有“手工艺之乡”的美誉,当地生产的藏刀人称“白玉藏刀”,向为广大藏民所喜爱。白玉县藏刀生产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河坡、热加两乡。据统计,全县现在从事手工艺生产的专业户有407户,从业人员634人,其中仅河坡乡就有专业户192户,从业人员264人。白玉县河坡乡的金属手工艺品主要可分五类,而以藏刀为主。藏刀主要包括男式长腰刀、中长腰刀、吊刀,女式吊刀、刺……[详细]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以嘉绒藏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丹巴县古碉堡楼群历史悠久,是嘉绒藏族先民的建筑艺术杰作。丹巴县是中国乃至世界古碉堡楼数量最多、最集中、类型最全的地方,这里古碉堡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隋唐以后,古碉堡楼在丹巴西部和整个藏东地区大为盛行,并传沿不绝。据2004年统计,丹巴全县现存古碉堡楼562座。丹巴古碉堡楼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类型,而以四角楼最为常……[详细]
  藏医药有近两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甘孜州是藏医药的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故乡。历史上把以康巴为中心的藏医药称为南派藏医药。康巴地区包括四川甘孜州、云南迪庆州、西藏昌都地区及青海玉树州,总面积55万平方公里。藏医药学到公元12至15世纪,产生了以向巴郎加扎桑为代表的北派藏……[详细]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亦名佛诞节。康定转山会俗称“四月八转山会”,由来已久。民俗文化的融入让“四月八”转山会已不仅仅是佛教活动,随着历史的进程渐渐发展为康定各族群众的一场心灵盛会。一曲《康定情歌》蜚声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康定,了解、接受、融入了康定“四月八”转山会。过去康定城有七座藏传佛教寺庙(即南无寺、金刚寺、安觉寺、益邛寺、杜扎寺、俄巴寺、萨迦寺),这……[详细]
  藏区被称为“歌舞的海洋”,而甘孜县地处康巴,各种藏族文化在西藏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再传入康巴。在的漫长岁月里,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加工,又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享誉康巴的甘孜踢踏是藏区粗犷、优秀的舞蹈表演艺术。甘孜踢踏充满了甘孜县民族舞蹈的气息,被认为是康巴特有的舞蹈表演形式之一。踢踏舞是甘孜县的特色,它将艺术内涵的表演、优雅的舞蹈动作与舞者惊人的体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甘孜踢踏不同于纯粹的脚下……[详细]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热巴过去是专业民间艺人卖艺求生的一种技巧和难度很大的舞蹈。热巴队的组成一般以家族为核心,或几家人合作组队,多者20人,少者4、5人,都是能歌善舞又各怀绝技……[详细]
  扎坝地处道孚县境内南部,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区,海拔2720m,距县城71㎞。在这个非常偏僻、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山大峡谷里,数千扎坝人至今仍延续着类似泸沽湖,但较之更为奇特的走婚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爬房子”。飞檐走壁的爱情生活、独有的碉房结合式的扎民居、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嘛呢经舞……都无不渗透着这里原始而独特的母系文化。嘛呢经舞是流传于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地区境内的一种祈福五谷丰登的藏族民间舞蹈,它不同于……[详细]
  从成都经雅安,穿过“高呀么高万丈”的二郎山隧道,越过横悬铁索的大渡河,一路山高谷深林密流急,瀑落前川,泉飞碎玉,自然风光气象万千,时时让人有停车观赏山水景色的念头。当汽车从山巅飘挂在绿树上的层层白色云雾中穿出,沿着山边公路,逆着激浪滚滚的河流,驶入三山环峙的一座高原峡谷城市,就到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行政中心——康定。康定古称打箭炉,这是藏语“达者都”的谐音,意思是“三山相峙二水交汇的地方”。从地图上……[详细]
  “玛达咪”是九龙县古老的西番(纳木子)民族民间音乐,它包括抒情山歌、劳动夯歌、丧歌、婚仪歌等。抒情山歌直抒情怀,爱憎分明;劳动夯歌男女分列对唱,一唱一和;丧歌是长辈去世时邻居吊丧的一种礼仪性演唱;婚仪歌在举行婚礼时女方送亲和男方接亲时演唱,目前“玛达咪”山歌已发现的调式就有六种,每种调式韵调悠扬,各具风格。目前“玛达咪”山歌已发现的调式就有六种,每种调式韵调悠扬,各具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价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