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 > 鲤城区民俗文化

鲤城区民俗文化介绍

  泉州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宋,主要流行于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详细]
  泉州傀儡戏,古称“悬丝傀儡”,今称提线木偶戏。提线木偶戏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源于秦汉。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详细]
  俗称“缚柴脚”,乃民间节日在广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扮演的人身着戏装,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而且往往装扮戏曲折子,如《管甫送》、《闹天宫》、《八仙过海》、《水漫金山》等等。踩高跷的角色,因各自身份不同,造型各异,高低不一,《水漫金山》中的法海木脚高达4尺,小沙弥2.5尺,鱼兵虾将因要翻滚起扑打,所以木脚只高1.5尺。……[详细]
  关岳信俗源于人们对关羽、岳飞的崇拜,后来逐渐形成民间信仰习俗。关羽自唐德宗年间列为武庙从祀,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泉州关帝信仰起于唐宋,兴于元明,盛于清代。坐落于泉州古通淮街的关岳庙最早是供奉水神之庙,据清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崇拜关羽,朝廷要求泉州七城门都建关帝庙,通淮水神庙遂改作关帝庙。民国三年(1914),政令“布告天下,立庙祀关壮缪侯羽岳忠武王”,通淮关帝庙遂改名通淮关岳庙。关……[详细]
  泉州跳鼓舞流行于闽南的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内容是表现《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化妆混入大名府救卢俊义的故事,人物有鲁智深(持木鱼)、顾大嫂(持铜钲)、孙二娘(持扁鼓)、阮小二(持鼓槌)、时迁(持双铃)、燕青(持小钹)共六人,如八人者则多加石秀(持草锣)、扈三娘(持“四块”)等。泉州跳鼓通常是在迎神赛会、行傩踩街中表演。明何乔远《闽书》就有“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金甸,一国若狂”的记载。泉……[详细]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分布于泉州、台湾等地,其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有悠久的历史。从明代起,泉州市区中心就有一条集中开设大量打锡商铺的巷道,即“打锡巷”,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现名“打锡街”),它见证了泉州锡雕技艺的兴衰。锡雕艺术可分为花雕和素雕南北两大派系。素雕以北方为主,花雕以江南为代表,主要用于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其中,泉州杨氏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锡雕艺术中,“天宫”、“东西塔”、“拱斗莲……[详细]
  泉州老范志神粬始创于公元1757年,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是名著中外、配方独特古老的传统医药。老范志神粬创始人吴亦飞,字毓振,原藉晋江霞浯村,生于清康熙年间,平日兼学医术,并以所习医术行医。其于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移居北门通天宫口,弃教从医,同时开设一家小药店名为“承志”,后又取范仲淹“先忧后乐”、“不为良相、当为良医”之义而名其为“范志”。吴亦飞平日喜阅方书,深谙药性,辄尝试、调剂……[详细]
  泉州竹编技艺历史源远流长。泉州盛产竹材,为泉州竹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泉州著名艺术家李硕卿在泉州传统竹编的基础上,博取我国出土文物器皿的优秀传统造型特点,采用富有图案纹样的编织技法,他运用雀目、旋花和绞辫、平顺等编织技法,形成竹编立体编织花形,再配上染红、黑双层颜色加以磨光,突显不同明暗的编织花纹,成功发展为富有精巧雅致、庄重浑厚、新奇古趣艺术特色的竹编工艺美术品,被省级艺术部门珍藏,颇受海内外……[详细]
  火鼎公火鼎婆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等地.一对老公婆合抬一口大鼎,鼎火旺盛,公与婆步履矫健,神态风趣,时而摇摇晃晃,时而插科打浑.两人手里还各拿着扇子,沿途扇着鼎火高抬旺盛的鼎火,象征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用民间曲艺答嘴鼓形式,幽默生动,为群众所喜爱.这民俗节目,多出现在民间喜庆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游乡踩街时,火鼎公时而作“乐乐步”,时而作“欢畅步”;火鼎婆作“踏蹲步”或“扇火喜跳”、“……[详细]
  源和堂蜜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福建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厂区现址在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生产地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终年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十分适宜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城郊型特色农业。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始于1916年。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开设一家水果摊,为防止余下的水果烂掉,用食盐腌渍,再晒干制成咸、酸干果。而后进一步研发,加糖、各种药材而制成咸、酸、甜俱全的李咸饼、七……[详细]
  泉州木偶头雕刻源自木偶神像雕刻,是深受世人喜爱的民间艺术品。泉州历史上曾出现不少雕刻能手,江加走是20世纪中叶一位裕后先前的雕刻艺术大师。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制作精湛,刀法洗练,形象生动,造型多姿,性格突出,脸谱结构严谨,粉彩鲜明,装饰意趣,构造精巧,五官活动,表演丰富,妙趣横生,独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是我国民间传统木偶头雕刻技艺极为珍贵的财富。……[详细]
  泉州刻纸早在唐代便闻名遐迩。当代艺人李尧宝,泉州龙会人氏,生于刻纸世家,早年从父兄学艺,汲取剪纸、木刻、彩绘等其他艺术之精华,创造性地运用描、剪、刻、剔等技法而自成风格。他的作品讲究构图,风格典雅,刀法遒劲细腻,以精细秀丽、线条流畅、富有闽南风韵而著称,对泉州刻纸艺术发展影响甚大。李尧宝,泉州龙会人氏,早年从父兄学艺,很快脱颖而出。他不但全面继承了刻纸技艺,而且汲取剪纸、堆塑、贴瓷、木刻、雕版、建……[详细]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福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和台港澳、东南亚地区。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泉州市)、闽南民居(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惠安县)、闽南民居(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南安市)和闽南民居(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鲤城区)等4个项目并称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详细]
  拍胸舞是福建省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地区的浮桥、江南一带及泉州、金门等地。拍胸舞形式比较简单,仅一二人便可随时随地随意起舞。拍胸舞传统的舞者为男性,头戴草箍,上身裸露,赤足,动作以趋于单一节奏的击、拍、夹、跺为主,部位集中在胸、肘、腿、掌等处,基本体态呈拔腰挺胸之势,全身跳跃,并辅以雄健的蹲步和怡然自得的颤头动作,构成粗犷、古朴、诙谐、热烈的风格。拍胸舞基本动作为“打七响”,即双……[详细]
  泉州梨园戏是中国的珍稀剧种,保留著唐宋南戏特色。它植根于泉州,并随著泉州人的足迹而流传到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发源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着 800 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广泛流播于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地区以及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保存了宋元南戏的诸多剧本文学、音乐唱腔和演出规制。 分类梨园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