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诏安县民俗文化

诏安县十大民俗文化

诏安彩扎技艺
  彩扎技艺是诏安县的传统民间工艺,源于清朝末年。清末彩扎技艺传承人林裕后在诏安县东关街创办有彩绸庄,其彩扎技艺不仅传承了清代民间工艺特色,而且吸收了历代名师、名匠的制作技艺精髓,同时还吸纳了广东潮汕一带的工艺风格。庆源号彩绸庄的第二代传承人林仕恩、第三代传承人林福经、第四代传承人林养生均对彩扎技艺有扎实的传承和苦心的经营,使彩绸庄老字号传承百年而继有发展。诏安彩扎拥有繁复的工艺,用料考究,工艺流程也较复杂。其根据不同的彩扎对象选用竹、木、藤、篾片、铜、铁、铝片条等为工艺品的骨骼,扎出物体的骨骼构架;再选用丝、绸、缎、绫、绒布等作为外面贴料,粘贴平整均匀;最后再配以金丝银线、珠粒珠片、羽毛等作为装饰,制成的彩扎工艺品色彩艳丽,装饰繁缛,极具审美趣味。这种新的工艺,既发扬了民间艺术特点,又能满足现……[详细]
诏安剪瓷雕工艺
  剪瓷雕是我国南方,尤其是福建闽南、广东潮汕以及台湾所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这些地区的传统建筑,除了注重主体结构外,为了修饰与美化外观,往往会运用许多装饰的手法,诸如木雕、石雕、彩绘、泥塑、交趾陶、剪瓷雕等,以加强建筑物的美感。闽南、粤东、台湾的庙宇建筑,装饰之风尤盛,故剪瓷雕作品也尤为突出。所谓“剪瓷雕”,是民间艺人利用各种颜色鲜艳、胎薄质脆的彩瓷器或残损价廉的彩瓷为原料,巧妙地剪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按照艺术造型的需要砌粘出人物、动物、花卉、山水,或镶嵌于民居的照壁,或耸立于寺庙宫观与府堂之屋顶、屋脊、翘角、门楼以及墙面的水车垛上,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相传,从宋代晚期兴建西山岩的“初来寺”时就已经有了剪瓷雕技艺;到了明代,诏安兴建寺庙、祖祠,该项技艺……[详细]
诏安铁枝戏
  铁枝戏起源于唐、兴于宋,由纸影戏发展而成。艺人双手操纵三根铁枝上的木偶进行表演,其音乐以潮州调、外江调为主,内容与流行的四平腔、传奇相融合;主要角色行当为生、旦、净、末、丑、杂。诏安是铁枝戏的发源地,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本色的铁枝戏艺术技巧和艺术特色,为我国已发现的傀儡戏品种中最原始的艺术珍品。……[详细]
诏安黄金兴传统制作技艺
  福建诏安“黄金兴”牌产品(咸金枣、宋陈咸橄榄、梅灵丹)是驰名中外的一种民间传统医药食品,系清道光年“黄金兴”的创始人黄烟支先生所研制。该系列产品采用盛产于闽粤地区的鲜金枣、火烧浮山(植物产地地名)橄榄、青梅与甘草、丁香、川贝、肉桂、砂仁、豆蔻等十几味地道中药材,按照明清两代以来的祖传偏方精制而成。黄金兴咸金枣质地松软,芳香扑鼻,咸、酸、甜适宜,滋味纯正,有健脾胃、助消化、除积食腹胀、祛风邪、润肺化痰、理气醒酒、防止晕车晕船、提神消怠等功效。清道光年间,第一代传承人秀才黄烟支(1834年~卒年不详),开始在家中腌制山间野果,悬壶济世。其子“黄金兴”即第二代传承人黄来于(1880~1946年)秉承祖训,早年因诊病、经商经常来往于中国大陆与南洋群岛之间,有感于人们饱受旅途辛劳及病疼、晕船晕车之苦,……[详细]

全部诏安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