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阜阳市 > 颍州区民俗文化

颍州区十大民俗文化

阜阳剪纸
  剪纸,又称刻纸、剪花、铰花子等,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乡土艺术。阜阳位于淮河中游,属黄淮流域的中原文化。阜阳剪纸的艺术风格既有南方剪纸的纤巧、秀丽,玲珑剔透,又有北方剪纸的浑厚、稚拙、自然朴实,形成浑厚中见洒脱、刚劲中蕴柔和、淳朴中藏秀润、粗犷中含细微,达到巧与拙、静与动、虚与实的和谐统一。阜阳剪纸以单色(红)为主,也有染色、拼贴、套色等类型。手法有剪、刻、撕,使用的器材有各种实用的剪刀、刻刀(自制和购买自制蜡盘(牛油、风蜡、草木灰等调和而成),纸张多为红色和其他颜色的宣纸或特质色纸,一般较薄,有韧性、色彩纯正均匀。从目前现存资料看,阜阳博物馆收藏的“兰桥会”、“牧笛”“祭塔”等剪纸,都是清代的阜阳剪纸作品,作鞋花、袜底花之用。作品构图简洁、形象生动,剪口清晰,想象丰富。1976年起,……[详细]
淮北梆子戏(阜阳市)
  淮北梆子,又称“梆子戏”。是流行于我省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关于它的起源大致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山西、陕西梆子流传到淮北地区后,唱腔受安徽语音的影响而形成的剧种。另一说法是由河南梆子的一支“沙河调”传入我省后,结合皖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由于淮北地区位于南北水陆通衢,各地戏曲因通商贸易而在此交流沟通,并在此生根流传,形成本地的声腔剧种。在我省宿州、阜阳、亳州、淮北、蚌埠和淮南六市二十多县市都曾有专业剧团,影响较大。淮北梆子演唱时用枣木梆子击节,唱词多带衬字,曲调中吸收了淮北的灶王戏、坠子翁、鼓书说唱、叫卖声以及劳动号子、船工号子等音调。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朴实大方。对这种演唱形式,人们习称它为“高梆”。其不同其他兄弟梆子剧种……[详细]
醉三秋酒传统酿造技艺
  金种子集团出品的醉三秋酒是阜阳特产,其酿造技艺发端于魏晋之时,至宋元时代,其发酵制曲工艺开始与蒸馏技术相结合,自明清至民国时期日臻完善,并成熟定型,建国后得到保护和发扬,形成了“一控三清一配”(控浆减水、辅料清蒸、原料清蒸、酒醅清蒸、配糟发酵)的独特工艺,具有“四高一中”(润料水温高、堆积淀粉高、堆积温度高、入池水分高、中温入池)的鲜明特点。醉三秋酒的品名起源于公元265年“刘伶一醉三秋”的典故。相传魏晋时期,酿酒大师杜康(有人考证为上古酿酒大师杜康后人“杜林”,一说“杜用)在颍水岸边开设酿酒作坊,名曰“杜康酒林”。一日,“竹林七贤”之一的酒圣刘伶在此店,逞能时喝了“杜康酒林”三碗酒,“一醉三年”后方从坟墓中醒来,大喊:“好酒,好酒”。安徽金种子集团的前身是1949年7月成立的阜阳县酒厂,是……[详细]
  “肘阁”是颍州区优秀民间舞种之一,据老艺人口传,其形成年代在清代中期,系祖籍颍州袁集的一代民舞大师王醒先生在古老民舞“驮歌”基础上改革创新而成。“肘阁”发源地在颍州袁集、阜南朱寨一带,流传中心区在今阜阳市南部几县、区并沿淮水流传至凤台、寿县、蚌埠及河南等地区,是流播区域横跨两省沿淮一带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古老民舞艺术。“肘阁”表演队伍构成的基本单元,系由位于下位成人演员和位于上位的儿童演员构成,两者以铁支架捆固连结,造型高大奇巧。表演一般要经过化妆、扎彩架、着装、上架、表演、下架与卸妆几个程序。“肘阁”表演对演员体能、身体协调性、心理素质要求较高,两位配组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完成“剪刀步”、“跑花场”、“前后翻”、“后空翻”、“自由摆”等技巧与难度并重的动作,这种民舞适宜于在空间较大的大型群众-……[详细]
  枕头馍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宋金“顺昌(今阜阳)之战”期间,为支持宋军抗金,顺昌府百姓蒸制出形如枕头形状的大馍送至军营,宋军每人发一个,饿时削一片充饥,困时枕头而卧,“枕头馍”由此而来。颍州枕头馍系选用精细面粉,精工蒸制而成。馍焦呈金黄色,似油炸一般,厚约半寸,香酥爽口,用快刀切上一片,馍瓣洁白,层层相包,湿润柔筋,干而不燥,松软而又耐嚼。由于蒸制前没有放碱、发酵粉等物质,存放数日仍不霉不硬,味道依旧,并形成枕头馍的独有特色。颍州枕头馍的制作技艺传播主要以阜阳为中心,周边辐射到亳州、六安、太和、界首、利辛、蒙城以及河南周口、淮滨一带,受到人们的喜爱,不仅自已食用,还当作走亲访友的馈赠礼品。……[详细]

全部颍州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