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民俗文化

泉州市民俗文化介绍第3页

  泉州洛江“十音铜锣锻制技艺”是由始祖黄瑞台研究发明的。黄瑞台,泉州市罗镇镇人,大约出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其养父是位制作铜锣的能手,便将技艺传授于他。黄瑞台制作铜锣技艺不仅越做越好,而且研究发明了十音铜锣的制作技艺。十音铜锣分别由10个内径8公分、外径11公分、厚度约1毫米的帽型铜锣组成,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一个音,十音铜锣锻制技艺的“刨、削、调音”工艺技术采用南音的洞箫音阶来定音堪称独特。……[详细]
  火鼎公火鼎婆流行于闽南泉州,厦门等地.一对老公婆合抬一口大鼎,鼎火旺盛,公与婆步履矫健,神态风趣,时而摇摇晃晃,时而插科打浑.两人手里还各拿着扇子,沿途扇着鼎火高抬旺盛的鼎火,象征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用民间曲艺答嘴鼓形式,幽默生动,为群众所喜爱.这民俗节目,多出现在民间喜庆的广场文化活动中。在喜庆节日、迎神赛会游乡踩街时,火鼎公时而作“乐乐步”,时而作“欢畅步”;火鼎婆作“踏蹲步”或“扇火喜跳”、“……[详细]
  深沪褒歌就是渔们在出航或归帆水程上,为驱散航程的寂寞和孤单,同航又相邻的船只互邀“合四句编歌仔”,以此来营造一些轻松气氛,消除劳累而自然发出的一种心声。歌词大多是即景生情,即兴编唱,内容一般是以他们在与大海搏斗进行多种形式的生产劳动的呼号为主线,进而抒发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各情感或所见所闻。……[详细]
  泉州笼吹是流行于闽南泉州民间的一种吹鼓乐,相传原为古代宫廷官衙用于迎宾送客、祭奠、庆宴的仪仗大乐。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为了方便,平时把所用乐器收藏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细蔑皮编织的箱笼,或雕龙画凤的木制箱笼中,故称“笼吹”。泉州笼吹的乐器有大唢呐、唢呐、洞萧、二弦、三弦、大小鼓、锣钹、双音、小叶、木鱼、木板等,鼓主要以南鼓为主。……[详细]
  南派布袋戏,指泉州地区掌中木偶戏,以泉腔演唱,有别于唱北调的漳州北派布袋戏。明中叶至清末是南派布袋戏兴起与发展时期,具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其艺术风格独特,行当角色分工细致,木偶头雕刻形神兼备,表演细腻,动作传神,深受广大观众喜爱。惠安布袋戏讲究舞台效果与剧场效果,它特别注重舞台表演的动作性和技巧性。其行当角色仿照傀儡戏(提线木偶戏)的体制,分为生、旦、北(净)、杂四个角……[详细]
  泉州“刣狮”又叫“舞狮”、“弄狮”,相传为少林和尚“一元祖师”创建,是闽南地区一项集武术与民间舞蹈为一体的活动。“刣狮”已有几百年历史。“刣狮”,闽南话“刣”为“杀”,也就是“杀狮子”。“刣狮”有不同的套路表演方式,最为出众的是宋江阵表演阵法。泉州“刣狮”是中华武术文化和闽南文化交融的结晶,完整保存了我国少林五祖拳的传统技艺的精华。……[详细]
  泉州妆糕人是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祖传工艺加工,配制成为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的塑造力的糯米团,以多种捏塑手法,制作塑成高约10厘米的妆糕人。经过近些年发展,新妆糕人已从传统的、粗犷形的手工制品发展到精致的、细腻的、惟妙惟肖的手工艺术品,成为闽南地区所特所有的艺术奇葩。……[详细]
  源和堂蜜饯已有近百年历史,是福建最早且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厂区现址在泉州市鲤城区新门街350号。其生产地鲤城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终年温暖湿润,四季长青,十分适宜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城郊型特色农业。源和堂蜜饯制作技艺始于1916年。庄杰赶、庄杰茂两兄弟开设一家水果摊,为防止余下的水果烂掉,用食盐腌渍,再晒干制成咸、酸干果。而后进一步研发,加糖、各种药材而制成咸、酸、甜俱全的李咸饼、七……[详细]
  泉州惠安木雕源于中原文化的雕梁画栋,依托闽南地区皇宫起仿宫殿式大型传统民居的建筑雕刻相辅相成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它融合闽南地区的传统,既具有古朴、淳厚的艺术风格,线条流畅,人物造型生动,又具有南方文化精巧的成分,与传统的北方木雕呈现不同的审美意向,是闽南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详细]
  汉代以后,中原汉人大批南迁入闽,祖先崇拜成为维系家族内部团结的重要纽带和最普遍的民间信仰。闽南祭祖形式多样,有自中原传承的宗教规仪,也有基于本地文化生态形成的习俗。其祭祖规仪严谨,富含地方宗教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民间普遍认同性,至今依然相续不断。闽南祭祖是两岸同胞寻根溯源重要载体,对于增进海峡两岸及海外族裔血缘感情、亲属联系,乃至民族归属、国家认同有积极意义。……[详细]
  安溪的蓝印花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安溪妇女善于织布,其产品质地优良,品种繁多。随着种棉、织布的兴起,乡镇中染布的作坊也应运而生,当时安溪农村,大都设有染布房染制蓝印花布,产品远销台湾和南洋群岛。安溪古时的蓝印花布不仅局限于棉布,县志记载的还有:葛布(以葛藤编织,主要产于大坪乡)、蕉布(用芭蕉干所织)、艼布(用艼麻编织)、罗布(芋麻缕杂纬)、麻布(用青麻或黄麻所织)等,明清时期至民国,在安溪的蓝田乡……[详细]
  “陈三五娘”是一个广泛流传于闽南文化圈的美丽传说。传说始于历史故事,后来演化为戏曲,泉州书生陈三随兄嫂广南赴任,路经潮州,邂逅黄九郎之女五娘,一见钟情,决意求婚,与当地武秀才林大閟发生纠葛,几经曲折,终成眷属。为追求美好爱情,陈三以一介书生,隐瞒身份,甘心为奴三年,黄五娘敢于与封建礼制决裂,与心爱的人私奔,有情人终成眷属,表达了与命运抗衡的精神,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历史上的陈三是福建泉州河市人……[详细]
  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又称柯贤溪表演艺术,形成于1930年,当时柯被誉为“闽南第一丑”、“丑大王”;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有男女丑之分,男丑有破衫丑、公子丑、傀儡丑、服丑、家丁丑等,女丑由男扮最富特色,特别是女丑表演火爆、热烈、夸张、幽默,富有浓郁的山野气息,素来以通俗面貌风行于闽南民众之中。柯派高甲戏丑行表演艺术是高甲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支主要流派,它以泉腔弦管演唱戏文,除了具备高甲戏善于博采众……[详细]
  安海端午嗦啰嗹习俗,又叫采莲。端午节午后,人们抬出供奉的龙王头雕像焚香叩拜,走街串巷进行采莲活动。由于行进间反复咏唱《采莲歌》,领唱者每唱一句歌词,众和声高歌嗦啰嗹啊伊嘟啊啊咧,意为消灾纳福,因而称采莲为嗦啰嗹。是日,小镇人家还要煎饦补天、结粽,在大门口插松艾、室内烧苍术蝉蜕,小孩身佩虎仔香袋,阖家老幼穿新衣上街游赏,登白塔投饦,以弭祸祛瘟,祈福安康。还开展水上捉鸭子等活动。……[详细]
  石狮端午闽台对渡习俗是海峡两岸民众于端午节在福建省石狮市蚶江共同举行的水上端午节庆活动。“云南陆地泼水,蚶江海上泼水。”是早已闻名于世的民俗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石狮蚶江端午节更有独特的风格——竞舟泼水闹端午。蚶江海上泼水形成于明,而盛于清,由于蚶江位于泉州湾出海口,风浪大,不宜举行赛龙舟,所以独创了别开生面的端午海上泼水习俗。蚶江位于福建省石狮市北部,宋元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