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荆州民俗文化

荆州十大民俗文化

楚式漆器技艺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是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荆州地处江汉平原,长江荆江段,自古就是优质木材、生漆和黄金产地,是璀璨的楚文化发祥地。“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漆器”工艺的高峰,早已被中外专家所认同。榫卯髹漆彩绘木雕类、金漆盆盘类为其主要品类。二千多年来,这一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荆楚传统技艺,一直在荆沙地区世代传承。建国以来,荆州地区楚墓中陆续出土的漆器已超过五千件。人们惊讶地发现,出土文物中二千多年前的“捧盒”、“茶盘”、“茶食盒”等,居然与建国初期本地人生活所用的物件完全一样。楚式漆器造型奇异瑰丽,图饰丰富多彩,色彩饱和雅重。榫卯组合是其一大特色,整体物件往往由分别雕刻成形的部件榫卯组合而成,造型生动牢固。楚式漆器使用精加工而成的生漆,其色彩选用天然矿植……[详细]
说鼓子
  湖北曲种,又名“荆州说鼓”。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与石首邻近的湖南几个县也有流传。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衍变而来。演唱说鼓子往往“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字句行腔”。分段处用唱过渡到另一段,称为“上韵割断,下韵指路(可以换韵)”。分段句式为四、六、八、十等多种。说鼓子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衍变而来。湖北曲种,又名“荆州说鼓”。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与石首邻近的湖南几个县也有流传。传说鼓子源于戏曲音乐,形成于清同……[详细]
铅锡刻镂技艺
  “铅锡刻镂技艺”是国家第三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铅锡刻镂”技艺是荆州敖氏家族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的一种制模技艺。该技艺在敖氏家族世代相传,家谱记载已过五代。“铅锡刻镂技艺”的独特之处在于制作、复制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精细程度和纹饰的流畅自如。用《铅锡刻镂》技艺铸造出的青铜器纹饰造型与出土的古代青铜器极为相似。该技艺利用铅锡的独特性能,能让制作者对器物的纹饰及造型随心所欲。在设计图样上,通过打击、扭曲、编织、挤压、刻镂等手法,把平面纹饰和立体、扭曲、镂空等造型结合起来,把器物形状和动物形态结合起来,最终完成精致的模型。制作者依据家族内世代相传的“心法”、“口诀”不仅对这项技艺进行了充分的概括、总结,而且将无形的文化理念转化为操作性强、全面而系统的实用手工技艺,从而利用这些技艺再现和……[详细]
跳三鼓
  “跳三鼓”是湖北省第一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主要流传在我市石首市和江陵县。跳三鼓由民间丧葬风俗“跳丧鼓”发展衍变而来。按清道光年间的《长乐县志》和清光绪年间的《江陵志余》记载,跳三鼓在石首地区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跳三鼓主要活动与分布区域在湘鄂边的石首、江陵、公安、松滋、华容、安乡、南县等县(市)。为逝者演唱的跳三鼓称为“孝鼓”,为高寿长者演唱的称为“寿鼓”,各种喜庆场合演唱的称为“喜鼓”。跳丧、跳寿、跳喜称为“三跳”,又因其演唱者为三人,打击乐为三件,每段唱词为“三句头”,取“丧”和“三”的谐音,20世纪50年代,定名为“跳三鼓”。跳三鼓一般由三人演唱,歌台或平地上放一张桌子,一个凳子,一人坐着打鼓帮腔,另两人手拿竹筷击单镲(钹)演唱。表演特点是“右手筷子左手钹,上靠膀子丁字……[详细]
鼓盆歌
  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源于我国古代丧礼上“扑一个盆子当鼓打,唱歌陪丧家”的民俗活动,故又俗称“丧鼓”、“丧鼓歌”和“打鼓闹丧”,其具体的形成年代已无法确考。鼓盆歌流传于江汉平原的沙市、荆州、江陵一带,其表演形式通常为一人或二人自击鼓板独唱或对唱。民间演出时热心的听众也可参与帮腔,即在每段唱词的开头和结尾一起齐唱,也有一人无伴奏的清唱形式。鼓盆歌唱腔有【平板】、【敲板】、【三句半】和【湖腔】等。表演中鼓的伴奏独具特色,其节奏在音乐的上下句落尾处出现强拍无重音的现象,悖于音乐节拍之常理,在中外音乐史上也比较罕见。由于鼓盆歌的表演与民间习俗密切相关,所以它在艺术本身的价值之外还有着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多重价值。在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鼓盆歌与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出现了生存危机,需……[详细]
马山民歌
  马山民歌是流传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一带的传统民歌形式。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歌风格,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在整个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2008年6月7日,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申报的“马山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0Ⅱ-81。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马山镇,素以民歌之乡著称。这里曾经出土稀世文物越王勾践剑。悠久的历史、特定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民歌风格,被誉为荆州民歌的摇篮,在整个湖北民歌音乐宝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马山民歌地域文化特色鲜明、流传久远,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前后楚地的“扬歌”、“田歌”。公元前298—前263年(战国楚襄王时期),宋玉在《对楚王问》中……[详细]
啰啰咚
  啰啰咚是湖北省的地方传统民乐。属于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监利自古属江汉楚地,尚楚风,作楚声。啰啰咚主要是以演唱民间戏曲唱本为内容。属接力式的传声唱法,曲式结构具有复调音乐的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的特点,俗称打和声。2008年6月7日,湖北省监利县申报的“”啰啰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9Ⅱ-90。“啰啰咚”流传于监利境内的插秧号子“啰啰咚”起源于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1帮地主家放牛,一天他和一班小伙伴把牛赶到放牛场,便和他们在坟莹地里“打仗”。牛无人看管,闯进地主家的一块秧苗地饱餐了一顿。朱元璋发现时,秧苗已被牛吃掉了一半。他怕地主打骂,便带着几个小伙伴把剩下的秧苗拔起来,再一蔸一蔸地插在田里。当时农民种稻子都是撒播,叫做“……[详细]
楚简制作技艺
  简牍制作技艺(楚简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竹简、木牍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始于商周,盛于战国、秦汉,衰于魏晋。战国时期的竹简,是我国目前所见到最早的竹简实物。这一时期的竹简集中发现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及河南等省。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发现的楚简达30多批,字形10万字以上,字头6000多字,异体字近2000字。唐宋时期,道教、佛教兴盛,竹签在寺庙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至到明清时期,其制作技艺衍生出竹联、春联,悬于寺庙、书房或挂在客厅,供文人雅士寄情赏玩。近现代以来,竹简材料制作人金祥忠、荆州博物馆原馆长腾壬生、楚文字学专家一直从事于楚简的保护与复制工作。由于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信息和重要价值,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博专家、高校开展了对出土楚简的文字整理和研究工作,依托楚简文字整理成果,承习古人……[详细]
汉滩小曲
  汉滩小曲是湖北省第二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俗称“汉滩丝弦”又称“外江小曲。”发祥于荆州地域。是流传在宜昌至九江等长江沿岸城乡的古老曲种,在清末,民国初年和建国初期曾盛极一时。汉滩小曲由明、清时期流传的民间小曲发展而来。解放前,这一曲种是流浪江湖的民间艺人,特别是盲艺人的谋生手段。它用以四胡为主的丝弦乐器伴奏。以坐唱为主。演唱时男女搭配,女演员击云板、男演员操琴,可单唱、对唱、多人围唱,曲牌众多,曲调优美动听,表现力强,曲目多为故事情节较复杂的单折子戏。与汉滩小曲同时的,还有流行在汉水流域的天门、沔阳、钟祥、潜江等地的“天沔小曲”又称“内河小曲”用敲碟子为伴奏乐器,以站唱和走唱为主,曲目多为情节单一的抒情小段。这两种小曲流行地域,历史上均属荆州地区,长期的演唱活动中,互相交流、借鉴、……[详细]
挑担围鼓
  挑担围鼓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担围鼓俗称挑鼓架子打踩街,是可以行进演奏的一种民间吹打乐演奏形式。先秦时期,古楚乐盛行,已八音俱备,凡重大庆典、祭祀、宴乐之举,必有鼓乐演奏。汉唐以来,荆州民间吹打乐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运用十分广泛,南北朝时期直至宋代,荆州民众于腊八日举行驱傩民俗活动时,村人并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人们敲锣打鼓,走街串村以逐疫。唐宋时期,泊于沙市长江码头的船只,有击鼓鸣锣开船的习俗。南北朝以来,沙市龙舟所用击节之乐器便为鼓、锣、马锣。入宋,唐代俗乐,盛传民间,宋太祖赵匡胤平定荆南,曾从其都城江陵得精艺乐工32人纳入教坊乐部。明代荆州王府所用之乐曲及演奏方式,对挑担围鼓的影响极大。挑担围鼓演奏和乐曲一部份源于明、清散曲和套曲,一部分为荆楚民间音乐。清代,荆州城……[详细]

全部荆州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