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贾汪区民俗文化

贾汪区十大民俗文化

马庄灯俗
  元宵节(马庄灯俗)是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第四批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面灯为特色的马庄民俗灯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马庄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传统民俗文化的变迁,也向游客展现马庄浓厚的民俗文化魅力。“和面时要加一些盐,这样就能保证制作出来的面灯不会塌,还要放油让面灯更加具有光泽。”村民刘彩云从10岁开始就跟长辈学习面灯手艺。她说,面灯是马庄村传统手艺,从面团的发酵到火候的掌控、造型的创作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做好的面灯将送到神农广场、文创中心等地进行展示、销售。“每年正月十五,村民都会制作各式各样的手工面灯,插上棉芯、点燃香油,然后放置于家中,祈福辟邪。到了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再把面灯掰碎,煮熟食用,寓意来年好兆头。”刘彩云说,村里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从正月十三就开始制作,现做现卖,供不应……[详细]
徐州烙画
  烙画,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即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早期的烙画作品,多采用中国画和民间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后经历代艺人的不断探索实践,在吸收西洋画表现手法上进行大胆尝试,收到了理想效果。当代烙画发展到丝绢、宣纸上,形成类似于国画的艺术品。烙画现主要分布在徐州市的鼓楼区。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使其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烙画作品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其特有的高低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经渲染、着色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烙画作品由于本身所……[详细]
贾汪陶土罐烧制技艺
  贾汪陶土罐烧制技艺,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贾汪陶土罐烧制技艺是从贾汪的土盆村发展起来的。根据《贾汪志》记载:100多年前,山东滕县张姓老人逃荒来到贾汪,住在离贾汪十多里地的桃花村(因烧制罐盆出名后被人们叫做“土盆村”)。为了生存,他把祖传的烧制陶土罐的技艺和当地的烧制工艺揉和到一起,筑制土窑,利用当地的红粘土,烧制罐子、盆来谋生,烧制技艺流传至今。贾汪陶土罐烧制技艺是以当地一种红色粘土为原料,其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加工、器物成型、装窑、烧成等四个部分。贾汪陶土罐烧制技艺有其独特的特征,精选的红色粘土要经过晒干,用水调和,堆放在室内用湿布覆盖。用时再用双脚反复地踩,踩到一定的程度后,用器具把泥分割成等份,再放到土制的机器上,转动转盘,靠艺人的技艺和双手的感触,……[详细]
贾汪石雕
  贾汪石雕,徐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贾汪石雕始于清末民初,距今120多年历史。伴随着社会的变迁,贾汪石雕也经过多次的兴衰起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兴盛,从事石雕的人数达到150多人,形成开采、设计、创作,雕刻、销售、运输一条龙。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战争原因贾汪石雕被迫停工,新中国成立后开始逐步恢复生产。目前,贾汪石雕产品尤其以汴塘镇的石雕产品最为出名,规模最大,在贾汪周边地区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贾汪石雕是能工巧匠从玉雕工艺中获得启迪,从实践中摸索出经验,从粗糙、坚硬的顽石中雕出精美绝伦的石雕工艺品。贾汪石雕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传统型石雕,这类石雕内容主要有人物、动物、花卉、桌椅条凳、挂件、佩饰以及墓碑等;一类为巧石雕,选用材料为安徽灵璧白灵石、夹白石,利用……[详细]
  贾汪煤矿文化,​​​​​​​徐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贾汪煤矿文化的发展是随着贾汪煤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清光绪六年(1880年),贾汪地区发现了当地的煤炭资源,村民开始挖土井采煤。光绪八年八月二十四日(1882年10月5日),南京候补知府胡恩燮正式设局兴办徐州煤铁矿,从此贾汪的煤炭开采业才蓬勃发展起来。大批外地农民汇集贾汪下井采煤,成为新一代煤矿工人。他们身在井下300米,整天不见阳光,生活单调,为了排遣枯燥乏味的生活,提高生活乐趣和工作的积极性,煤矿工人自发的创作故事、歌谣等……[详细]
  贾汪独山唢呐,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石崖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绘画,最早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红白喜事由鼓乐班演奏或伴奏,目前已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贾汪独山唢呐据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末年独山村李崇章随父到城南双井学习唢呐吹奏技艺,学成后返乡组成李氏唢呐班,到民国初期已形成规模。贾汪独山唢呐分布于贾汪区江庄镇的独山村,以李氏家族同胞兄弟五人为首的第三代传人形成规模,影响较大。贾汪独山唢呐在100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中,将这一独有的民族乐器与西洋打击乐相接和,不断创新发扬光大,形成独具一格的独山李氏唢呐吹奏特……[详细]
  拾石籽,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拾石籽游戏始于明代中叶,亦称“抓子”、“拈石子”,是民间传统游戏之一。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云:“是月也,女妇闲,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曰抓子儿”。据考证,新沂拾石籽游戏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小时候女孩子一般没有什么玩具就开始玩石籽游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拾石籽的游戏。拾石籽所用器材就是五颗银杏大小的石籽。玩时伴之以歌谣,分为四个层次(四个段落),节奏分明。采用掷、撒、接、抓、撇等手法,以“小草”、“大草”、“小动”、“大动”为序。具体游戏方法,一般是两人竞赛,也可以两人以上组成团队。团队与团队在对等人数下竞赛。谁先完成整个程序为嬴。从文化的角度讲拾石籽游戏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肯定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详细]
  冯天兴烧鸡烹制技艺,徐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冯天兴烧鸡烹制技艺由创始人冯世舶创制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店铺定名“冯天兴”,寓意“繁荣兴旺”。民国时期深得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之堂弟爱新觉罗·溥佐的喜爱,食用烧鸡后赞不绝口,并为店铺题字“冯天兴”。还将冯天兴烧鸡献与皇上,从此名声大震。爱新觉罗·溥佐所题墨宝保留至今,一直为店铺招牌。后“冯天兴”北徙彭城,经营至今,成为徐州地方名馔和特产。“冯天兴”烧鸡烹制技艺主要分布在徐州城区。“冯天兴”烧鸡烹制技艺从活鸡宰杀到制成色、香、味、形具备的成品,要经过14道工序。从其中可见其制作工艺的复杂和考究。这14道工序分别为选鸡(选用生长半年以上、两年之内的健康公鸡,重量在1~1.25千克的健康无病之鸡)、宰鸡……[详细]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扩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徐州唢呐,俗称“喇叭”,吹管乐器。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之后从回族聚居的区域传播开来。在明宪宗成化年之后走进徐州民间。至今徐州唢呐广泛分布在徐州市全境及各县(市)区。徐州唢呐艺术音色高亢明亮、粗犷奔放。经过改制的唢呐,表现力更加丰富。既有南方的柔婉细腻之气,又有北方的粗犷豪迈之风。唢呐手常根据乐曲的情绪,采用“变指翻调”、“循环换气”、“花舌音”等技法来表现。善吹者还能奏出沉郁柔美的箫音。有的在演奏过程中还插“口中喷火”、“口拽彩条”等绝活。徐州唢呐演奏的代表性曲牌,概括为8个字:“摇金凡调,三令四来。”即《柳摇金》、《凡字调》、《将军令》等三令、《到春来》等四来。徐州唢呐还常用于戏曲、歌舞伴奏。……[详细]

全部贾汪区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