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民俗文化

株洲市十大民俗文化

炎帝陵祭典
  炎帝陵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炎陵山山麓。相传上古时代,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来南方巡视,尝草采药,为民治病,不幸误尝毒草身亡,安葬于此。据史料载,从汉代起,祭祀炎帝已成习俗。炎帝是一位伟大人物,一直受到历朝历代的炎黄子孙的无比敬仰和祭祀。炎陵县的“炎帝陵祭典”文化历史悠久,祭祀方式包括文祭、物祭、炎祭、乐祭、龙祭等。祭典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民间祭祀连年累月不断,官方的公祭、告祭也从古代一直延续下来。据史料记载,盛大的祭典于宋代就“三岁一举”,明代不下15次,清代有38次之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炎帝陵祭典”已成为一个涵盖音乐、舞蹈、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其中在祭奠现场的圣火台上九条龙以圣火石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开,自口中喷出火焰点燃圣火石顶端的炎帝圣火,以纪……[详细]
炎帝传说
  炎陵县东连巍巍井冈,西接苍茫衡岳,得天地之造化,集山川之钟灵。这里,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陵寝所在地;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炎帝的传说。2008年,炎帝传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炎陵县文化馆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在炎陵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民在世世代代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创造出了许许多多、优美动听的民间传说。有关炎帝神农氏的传说在炎陵县境内广为流传,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影响之深、流传之久,实属罕见。传说炎帝教民耕种、发明医药、日中为市、织麻为布、削桐为琴……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后世所敬仰。有关炎帝神农氏崩葬鹿原陂的历史,据《酃县志》记载,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炎帝陵遭人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以至于晋代皇甫谧作《……[详细]
云阳山南岳宫庙会
  “云阳山南岳宫迎驾庙会”是云阳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阳山紧邻茶陵县城。史志载:唐初,云阳山曾封为南岳,只因洣水河不能通航大船,不便朝拜,所以后来改封衡山。但历代道佛教两家仍谓之为“可以隐居,可以长生”的福地,故云阳山有“古南岳”之美称。民间传说:南岳圣帝——神农,在云阳山选址建南岳宫时,因漏数自己所坐山峰,把七十二峰数成七十一峰,不足镇住七十二地煞星数,遂改衡山为南岳。但他仍眷恋云阳山的山水灵气和秀丽风景,就在云阳山建造了避暑行宫(今古南岳),传说每年农历的六、七月便来到茶陵云阳山避暑。南岳圣帝—神农和神农族人当年来这里祭天祈丰,造福一方,从而逐渐形成了“六月,七月朝云阳,八月朝衡山”的习俗。因此,每年农历五月三十日、七月三十日,云阳山都要举行盛大的迎送驾庙会,且都是广大群众自发形成的一种……[详细]
茶陵湘剧
  茶陵湘剧湘剧是湖南省的代表剧种,它拥有近600年的悠久历史,流传于湘、资流域的长沙、湘潭及湘东地区的茶陵和江西西部等地域。湘剧在承袭元南戏杂剧的基础上,拥有的高腔、低牌子、昆腔和弹腔四大声腔,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通过兼收并蓄,形成了湘剧鲜明的地方特色。茶陵地处湘东与江西西部接壤,是早期湘剧最活跃的地区,如早期的弋阳腔连台本剧目《目连传》故事的主人公“目连”,其籍贯就是茶陵人,这足以证明湘剧与茶陵的历史渊源。同治、光绪年间班社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茶陵境内有很多戏班流入从事湘剧演出活动,其中包括仁和、庆华、永和等戏班,民国时期仁和班基本定居茶陵。解放后,1950年茶陵县人民政府接管仁和班,取名茶陵仁和湘剧团,使茶陵的湘剧事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1954年奉省政府关于支援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建……[详细]
苏区歌谣
  苏区歌谣是在传统歌谣基础上,注入革命内涵的一种音乐形式。苏区歌谣是湖南省炎陵县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陵县流传甚广。2008年,苏区歌谣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炎陵县(1994年前称为酃县)是井冈山革0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群众有着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革命热情,全县境内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红色歌谣在炎陵东南西片的传唱非常普遍。歌谣是民间音乐文学体裁之一,又称民歌、民谣和儿歌童谣。《诗经•魏风•园有桃》中的“心之优矣,我歌且谣”;又《韩诗章句》载“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是古人对歌谣起源的最早描述。现代民俗学中,对歌谣的理解与定义则更为宽泛。有学者认为:“民间歌谣是可以歌唱和吟诵的一种韵文形式的民间文学。它一般比较短小,且带有抒情的性质……[详细]
炎陵客家山歌
  炎陵客家山歌,是炎陵客家人用其特有的方言编唱的一种民间歌谣,是中国民歌中少有的艺术品类。极富特色的客家语言,极为细腻的感情色彩,婉转柔和的抒情,高亢奔放的音韵在客家山歌中交相辉映。2008年,炎陵客家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炎陵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境内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气候舒适,民风淳朴,因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和人文底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客家人”(汉族中独特的民系,宋代时,由原居于中原大地辽阔的河洛—黄河、洛水一带迁徙而来的人群,目前已遍布全县各乡镇,占全县人口的70%)和炎陵原有居民融合而衍生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既保留了历史悠久的古代中原汉语音韵,同时又不断吸取、融合当地先进历史文化的精华,最……[详细]
醴陵星子灯
  “星子灯”是一种曾经广泛流传于湘东赣西的民间舞蹈项目,属于传统龙灯的一种。由于种种原因,这一优秀的民间舞蹈曾经一度濒临灭绝。2007年,经过醴陵市政府的挖掘和整理,被列为株洲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最近,醴陵市政府再次组织专门班子,对这一民间舞蹈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正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组队参加湖南省第四届文化艺术节表演。“星子灯”现流行于湖南醴陵白兔潭及东乡一带,始创于醴陵田心村,是我国目前独一无二的一种龙舞,属中国最古老的火龙舞之一。星子灯套具“捻子”(注:醴陵话叫“枚子”),其制作过程是:用荷树皮、杉树皮烧成炭末,加上杉树木炭一起磨成粉用细筛过滤后,再用土硝掺和均匀,剪一张9cm宽,30cm长的土纸,把二根粗香压在粉上卷成1.5cm大小,用浆糊封口晒干,待用。星子灯有8个……[详细]
客家火龙
  客家火龙又称香火龙,它集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于一体,是流传于茶陵桃坑乡及其周边地区各种“火龙”的总称。客家火龙流传于湖南茶陵县桃坑、八团、江口、高陇、秩堂、湖口等有客家人居住的乡镇,尤以桃坑乡为盛。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表演一般选择在宽敞的场地上燃篝火进行,亦可在一张四方高桌上表演。2006年,客家火龙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客家人舞火龙始于南宋淳熙年间,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据有舞火龙风俗的客家人介绍,舞火龙习俗源于一个传说:有条火龙飞过这里,它喷火烧过的地方,庄稼长得特别茂盛,五谷丰登;它一路飞过的村庄,家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从那时起,就有了客家人舞火龙的习俗。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背景的演变,客家人舞火龙风俗逐渐演变为人民群众祈福纳祥,向往美丽幸福生……[详细]
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
  花鼓戏是湖南民间小戏剧种,其流派大致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和岳阳花鼓戏。以湘语系的长沙官话为统一舞台语言的长沙花鼓戏,以其地域、声腔、剧目、表演风格等的不同而分为益阳路子、西湖路子、宁乡路子和湘东路子等。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流行于株洲县、渌口、醴陵、浏阳、茶陵、攸县及郴州安仁、江西宜春、萍乡一带。重小调,善歌舞,清新活泼,尤以“三小”爱情戏见长。其音乐风格富有山野风味,曲调多四度、六度跳进,高亢、激越。一个多世纪以来,长沙花鼓戏湘东路子深深扎根于湘东这方热土,且枝繁叶茂,瓜瓞绵长。几十年以来,受湘东独特地域文化和热辣开朗的本土情怀影响,受株洲这座火车拖来的城市兼收并蓄、大度包容的特质影响,也受周边地市如邵阳花鼓、衡阳花鼓乃至湘剧、京剧等大剧种的无形渗透,长沙花鼓戏湘……[详细]
槚山皮影戏
  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纸影戏。攸县民间亦称影子戏。2006年,槚山皮影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攸县槚山皮影戏于清末自湘潭传入攸县槚山乡,传布在攸县东乡的黄丰桥、柏市,北乡的皇图岭、高枧、市坪,西乡的丫江桥、大桥,南乡的石羊塘、桃水,以及邻近的醴陵、衡东、萍乡等地。攸县旧时宗教盛行,民间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古老的民间故事、民谚均丰富多彩,其中皮影杂技在县内有一定的历史,是攸县民间文化史上的一个亮点。皮影在北宋初年,由说书演变而成,属于傀儡艺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和周密《武林旧事》均有记载。宋时耐得翁《都城纪胜》载“瓦舍众技”“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雕以正貌,0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详细]

全部株洲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