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怀化市民俗文化

怀化市十大民俗文化

茶山号子
  瑶乡茶山号子--流传于辰溪县黄溪口地区7个乡镇,相传是挖茶山时唱的号子歌,乃众人在挖茶山时,由人在山顶敲锣打鼓,唱一阵打一阵,以鼓舞挖山人的干劲。2008年6月7日,湖南省辰溪县申报的“茶山号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8Ⅱ-89。有时是一人唱众人和。茶山号子歌,气势磅礴,宽广洪亮,激越高亢,很有鼓动人心的作用。茶山号子发声方法独到,音乐旋律奇特,高音区翻高八度,特别高尖,堪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源自生活的号子瑶民除了耕作稻田以外,还经营大片油茶林,茶山号子就是他们冬季翻挖茶山时唱的劳动口子,其过程是:鼓手先祭土地神,挖山的人们,在山脚下一字排开,然后鼓手在前方不远处敲鼓,伴随鼓声,号子声的节奏扬锄落地,一同挖山同,节奏的越快慢指挥着挖山速度的快慢。……[详细]
辰河目连戏
  辰河目连戏的主要剧目是《目连传》。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将剧目的范围扩大,将《前目连》、《梁传》、《香山》以及称为“花目连”的一系列剧目也纳入到其中,形成了庞大的剧目组合,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在明清长达五百多年的历史中,演唱目连大戏,一直是辰河地区最盛大的全民文娱活动。目连戏传说自宋代由开封流传到河南南乐。南乐民间有一部目连戏口述剧本,就其故事情节、思想内容及主要人物看,与唐代的目连变文一脉相承。濮阳目连戏以民间杂耍为主,集戏曲、武术、焰火、魔术于一体,有锯解、磨研、开肠剖肚等带彩特技,盘叉、滚叉、金钩挂玉瓶、玩水蛇、挖四门等舞蹈动作及金刚拳、武松采花拳、五龙出动拳等诸多拳路,服装、道具、化妆、表演均有独特之处。由于深藏民间,至今仍保留粗犷、原始的面目。其唱腔初为花鼓调,清代改为……[详细]
侗族傩戏咚咚推
  “咚咚推”流行于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贡溪乡四路村天井寨,因演出时在“咚咚”(鼓声)、“推”(一种中间有凸出的小锣声)的锣鼓声中跳跃进行,“咚咚推”由此而得名。“咚咚推”起源难以查考,天井寨最早的居民为龙姓侗族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从本省靖州迁来。龙姓人说:“‘咚咚推’头在靖州,尾在天井。”依此推论,这种傩戏,很有可能是明代由靖州传来的。天井寨旧时有盘古庙、飞山庙各一座,春节期间每庙一年,轮流祭祀,祭祀时必演“咚咚推”。每逢天灾或瘟疫时,也要演唱“咚咚推”。“咚咚推”有简单情节的舞蹈,一部分是具有戏剧雏形的傩戏。所有的演唱全部用侗语。它的剧目有反映本民族生活的《跳土地》、《癞子偷牛》、《老汉推车》等;也有《关公捉貂蝉》、《古城会》等以关公为主角的三国戏。“咚咚推”的音乐多由当地山歌、民歌……[详细]
侗锦织造技艺
  侗锦,古城“纶织”,是侗族女性通过母女和近亲代代相传的纯手工艺品。侗锦织造技艺已有两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最早可溯源至“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初级阶段——春秋战国时代,现已成为展示中国“女织”文化的活化石。2008年,侗锦织造技艺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素锦用黑白棉线织造而成;彩锦用黑白线和彩线交织成花而成。侗锦根据用途的不同,还可分为日用锦、寿锦、法锦等。其中日用锦又分为12种类型——被面、垫毯、衣服布料、头帕、背带、盖布、绑腿等,寿锦专门用于老人死后垫棺,法锦则专门用于祭祀时作为挂单和祭师披挂的法毯等。侗锦用斜架式的织机进行编织。以经线作底,纬线起花,通经通纬织造。一般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十多道工序。侗锦色……[详细]
辰河高腔
  辰河高腔是包括高腔、弹腔和少部分昆腔在内而以高腔为主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省沅江中上游的支流辰河一带,波及贵州、四川省的部分地区。辰河高腔源于戏曲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得到发展,老艺人杜风林组建湘西最早的辰河高腔戏班“大红班”,到各地巡回演出,辰河高腔开始走向民间,得到广泛流传。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辰河高腔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有48本“目连戏”及《黄金印》、《红袍记》、《一品忠》、《琵琶记》、《装疯油锅》等剧目,在湘西久演不衰,深受群众喜爱。辰河高腔曲调丰富,有曲牌五百余支,适合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主要曲牌有【归朝欢】、【降皇龙】、【浪淘沙】、【淘金令】、【扑灯蛾】等。辰河高腔的声腔高亢激昂,音域宽广,可在高、中、低音区回旋,粗放时裂金碎玉,响彻云霄;柔和时……[详细]
侗族芦笙
  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竹子是制造芦笙的主要材料,如楠竹、紫竹、锦竹、水竹、绵竹、白竹、苦竹等,其中白竹是制作芦笙的最佳材料。制作芦笙一般都采用三年以上的老竹。为了制作理想的芦笙,侗族匠人们采伐竹子时,非常讲究季节性,大都在每年的立秋以后和立春以前,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季节里采伐的竹子比较坚硬,而且不会生虫。侗族的芦笙基本上都装有二至三个共鸣筒,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共鸣筒的音响频率同竹管的音响频率必须同等才能产生共鸣,否则是徒劳的。一般说,共鸣筒的长度为竹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侗族工匠能够制作出倍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和特高音的芦笙。倍低音芦笙最长者可达两三丈,特高音芦……[详细]
溆浦傩戏
  溆浦傩戏是流传于湖南省怀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溆浦地处雪峰山区,四周峰峦叠嶂,海拔在700米以上。这里有着深厚的巫傩文化根基。屈原于楚顷襄王三年(前296)流放溆浦,前后达16年。他以这里的巫觋神祠为素材,创作了《九歌》等千古传诵的诗篇。同治《溆浦县志》载:“溆俗信神尚鬼由来已久,平民常年祷禳,不独延请僧道、巫觋昕夕拜祝,并为演剧酬神。”便是对溆浦傩戏演唱活动的描述。《溆浦县志》又载:“疾病祈赛中命于巫、神有桃源洞仙,云霄娘娘,梅山诸神,昼夜嬉戏,声辄四境。王逸有言:‘沅湘之间信鬼,其祀必使巫觋’,盖所以从未者远矣。”历史上,溆浦交通长期处于闭塞状态,因而这里古老的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留。流传已久的溆浦傩戏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传统戏剧。溆浦傩戏在巫师的祭祀活动中诞生,卢峰镇哑塘村周氏傩坛,早……[详细]
沅陵辰州傩戏
  傩文化在五溪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王逸在《楚辞章句•九歌序》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作歌舞以乐诸神。”五溪文化中的这种古俗,至今在沅陵,特别是七甲坪乡犹存。沅陵“辰州傩”(又称土家傩),见诸史籍者甚多: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沅陵县志》记载:“辰俗巫作神戏,搬演孟姜女故事。以酬金多寡为全部半部之分,全者演至数日,荒诞不经,里中习以为常。”清乾隆十年(1745)的《永顺县志》也记载有辰州傩戏的影响:“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师巫唱演傩戏。……至晚,演傩戏。敲锣击鼓,人各纸面一:有女装者,曰孟姜女;男扮者,曰范七郎。”现存于沅陵县七甲坪镇的辰州傩的主要传人仅17人,辰州傩渊于荆楚,辐射于巴蜀吴越秦等地,曾一度影响中原。傩戏按其内容形式有傩堂正戏、小戏、……[详细]
蚕灯舞
  蚕灯是灯舞的一种,原是溆浦县大华乡小黄、竹园两村张姓家族的族灯。主要流行于溆浦县大华乡、龙潭、葛竹坪等乡以及小黄、竹园、潘岭、百家园、红岩、白沙等村。蚕灯的历史已无文史资料记载和考证,据小黄和竹园两村张姓族谱记载,张姓的祖先龟龄公居住在湖北荆州石首县(今石首市),在那里种田养蚕,后迁至贵州黎坪生活了四代,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由六代祖公的遗孀蔡氏太婆从贵州黎坪迁至现在的小黄,因小黄的地理条件好,适宜种桑养蚕,于是在此定居下来。传说明弘治年间的一个仲夏,眼看绿油油的庄稼有被毁的危险,人们心急如焚。一位老人对大家说:“我们的先祖遗孀蔡氏太婆在洞庭湖遇难时,传说是杨泗祖神显灵所救,这菩萨很灵,不如去求求他。”几位老者及时去祈求神灵庇佑。翌日清晨,天阴沉沉的,突然一阵狂风,刮来一群昆虫,飘落在……[详细]
芷江孽龙舞
  芷江孽龙舞是我国龙舞系列中的一种独特的舞龙形式,又称“独龙”舞,整条龙由1人舞,加上舞宝人,一共才2人。舞动时其奇妙的技艺以及独特的鼓乐伴奏将龙的精、气、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热闹非凡。芷江孽龙舞在侗寨人们心中是有朝气、有生命力、飞黄腾达、瑞气呈祥的象征。它主要流传在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一带及其周围的杨公庙乡。2008年,芷江孽龙舞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孽龙舞源于芷江侗族自治县土桥乡富家团村田氏家族,即孽龙舞是富家团村田姓人的氏族灯艺。芷江侗族自治县田姓总人口为4700多人,分布在土桥、杨公庙、新店坪等乡镇。富家团村有800多人。由于孽龙发源地交通较闭塞,因此这种独特的舞龙方式流传范围较窄。除本乡及周围个别乡镇外,其他地方均很难见到。同时,由于旧时族长有规定,……[详细]

全部怀化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