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尾市民俗文化

汕尾市民俗文化介绍第2页

  八万火麒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陆丰民间一种独特的麒麟舞表演形式。它风格独特、刚强,动作洒脱、干练、利落。它的舞动和燃烧锻炼勇敢、鼓舞斗志,表现人们祛邪扶正、匡扶正气、团结一致、不怕恶魔、勇于行动和追求美好生活、太平盛世的愿望。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为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舞火麒麟是八万镇群众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的民俗风情活动。发源于该镇埔尾村,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传,清代初期……[详细]
  陆丰麒麟舞是陆丰民间一种融武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与历史上民众反抗- 、异族入侵有关,后衍变成盛会节日共庆瑞祥的文娱活动。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被列入陆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丰麒麟舞相传流入陆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为旧时陆丰民间原始体育活动,在陆丰民间亦称“虎狮舞”。象征威武无畏,能驱邪逐妖,满足民众迎祥纳福,风调雨顺的心愿。其麒麟的制作以竹篾、纸张为主要材料。……[详细]
  上英独角麒麟舞是陆丰民间岁时习俗的一项驱邪引福的舞蹈活动。其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它不仅清晰反映上英民俗文化的演变,还动态地揭示了上英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是地方特色较浓厚的民间传统动物舞蹈之一。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英独角麒麟舞历史悠久。明末清初,由该镇草洋村王氏一世祖王清远由福建莆田后沟乡迁入时带来,传延至今已有23代。历史以来,上英民间一直认为……[详细]
  潭西金狮舞历史悠久,意蕴深邃。它的舞蹈动作、造型、舞韵、器乐伴奏等不仅能反映潭西民俗文化演变轨迹,更能动态揭示汉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发展历程。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潭西金狮舞俗称“打虎狮”或“演虎狮”。是传统的民间舞蹈。据潭西镇溪美村老艺人介绍,金狮舞始于南宋,盛于明清。潭西镇金狮舞以溪美村为代表,是其先祖于清乾隆年间拜海丰人莫清娇为师,习艺归来,创办金狮馆,传延至今。金狮舞表演在潭西……[详细]
  湖东传统手工艺编织渔网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湖东广大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财富,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对海陆丰渔猎文化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陆丰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考古发现,早在1300年前,人类就开始以捕鱼打猎为生,逐渐发展形成了渔猎文化。古代的捕鱼方式比较落后,没有渔网之前,只是用简单的工具来捕鱼,比如用鱼叉、鱼罩、卡子等。后来逐步发展用网来捕捞。现代的捕鱼方式更……[详细]
  甲东野生紫菜营养价值高,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纯自然生态的海洋野生植物。它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消痰、补肾利尿等保健功能。对发展地方经济,研究、传承民族传统饮食保健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甲东野生紫菜制作技艺历史悠久。由于是生长在海岸边岩石上的海洋野生植物,故无法考究至今有多少年了,但从甲东半岛上有人居住就开始食用了。据史料记载,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宋帝昰南逃抵甲子待渡时,隔江……[详细]
  甲子海柳烟嘴是陆丰优秀的民间传统技艺之一。纯手工制作与雕刻,技艺精致,手法独特,其美术设计与制作风格华贵典雅。具有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很强的保健实用性。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柳是一种珍贵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其质地坚韧耐腐,有“海底神木”之称,是雕刻工艺品的珍贵原料。它以吸盘固定于海底礁石,树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干粗枝密,叶片细长,质地坚韧耐腐。因它形似树木,……[详细]
  甲子刘氏春秋祭,是甲子刘氏族人为祭拜祖先而举行的一项以宗族祭祀为主的规模大、影响深远、形式独特的传统民俗活动。其祭祖规仪严谨,富含地方宗教文化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民间普遍认同性。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甲子人民群众素有爱国爱乡、朔本思源、慎终追远、敬祖穆宗之传统美德。刘氏春秋两次祭祖活动便是建立在这种对祖先的信仰崇拜和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维系家族内部团结的重要纽带和最普遍的民间信……[详细]
  甲子高架荡秋千活动是一项高难度的煅炼胆色和增强体魄运动。具有高、飘、悠、巧、柔、美、欢的特点。是陆丰体育园地一朵盛开的奇葩。被列入陆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甲子高架荡秋千活动,是甲子群众最喜爱的一项民俗传统竞技活动。历史悠久,宋代前甲子便已有渔民荡秋千之俗。但何时传入则较难查考。甲子群众性荡秋千以该镇靠海边的后溪社区后溪秋千为代表。后溪秋千,从小型秋千演变而来。人们生产劳动之余,常以荡秋千为……[详细]
  甲子八音,当地称“福建八音”,主要使用板鼓、云锣、刮仔、中钹、响盏、钦、五劈(由五块竹板串成)、苏锣等八种打击乐器。甲子八音演奏形式比较特独。分坐奏和行进两种形式。不管那种形式,都必须以板鼓为中心,两旁分座或站立的笛子,其双手提笛子的动作和姿势,要求两边相对称,形成“八”字形。据甲子八音老艺人讲述,目前甲子八音遗存的传统曲牌有《福建头》、《双清》、《槐荫折》、《伍段子》、《一粒星》、《普庵咒》、《……[详细]
  南塘踩高跷是南塘群众传承至今有数百年历史的社火活动中的一种技艺表演节目。集舞、戏、杂、武于一体。表演者化妆后穿着服饰,双脚缚在有九十厘米高的长木的横杆中部特置的脚踏板上,然后用巴掌大的布带将双腿分别缚于两支长木上,再拉下裤腿遮掩支撑点和缚腿部位。这样表演者站直后看起来便像高脚人一般。经过刻苦训练的表演者不但能以长木当脚行走自如,还能演绎各种人物步法和跃动前行等。此外,表演者还能手持道具做出各种生动……[详细]
  大安八兽是指麒麟、狮、象、绵羊、青牛、老虎、鹿、马八种动物,是传说中“八仙”的座骑。由六男二女八位儿童扮成八位仙人骑在八兽身上进行表演,故称“八仙八骑”、“八仙骑八兽”。一是汉钟离骑麒麟,二是吕洞宾骑雄狮,三是韩湘子骑绵羊,四是曹国舅骑青牛,五是李铁拐骑猛虎,六是张果老骑骏马,七是何仙姑骑福鹿,八是蓝彩和骑大象。“八兽舞”是广场表演的一种形式。八兽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它历史悠久,意蕴深……[详细]
  碣石鲤鱼灯又称五岳朝天舞,历史悠久,是一项集体操作的民间传统舞蹈,也是一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碣石鲤鱼灯是由五条鳄鱼和一只背负如意护卫方玉印的麒麟组成的一个灯舞队伍。因“岳”与“鳄”同音,故用五条鳄鱼来代表泰山、恒山、嵩山、华山、衡山五岳。麒麟代表天,从而演化出了“五岳朝天”的典故。传说鳄鱼是水中之王能驱邪镇恶,故五岳朝天舞被人们用来表达美好的愿望,并被人们接受和传承,演绎成为现在碣石镇最富有地方……[详细]
  湖东旱龙船是湖东群众模仿水上龙舟竞渡,在陆地上象征性地划龙舟的民间传统造型景节目。其表演不但有强烈的娱乐气氛,还具有令人步调一致,振奋精神,团结进取的协作精神。湖东旱龙船为汕尾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东旱龙船,又称山龙船。传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明崇祯十七(1664年),湖东镇民间艺人吴陆发现靠海的乡亲每年端午节见惯了水上龙舟竞渡,模仿赛龙舟划行动作,在陆地上象征性地划龙舟而始创的。自清……[详细]
  钱鼓舞,又称踏钱鼓,是广东省汉族舞蹈之一。据乾隆《海丰县志》载:“万历十七年(公元1590年),异邑入界”。当时有福建漳浦一带的大批移民南迁陆丰定居。据大安钱鼓舞艺人黄瑞介绍,他的祖辈从福建闽南迁徙至大安时,就带来了钱鼓舞,传至他手已有二十二代。又据东埔村钱鼓艺人温助、李徒和郭祥义等说,东埔建村已三百余年,祖辈从福建漳州移民至东埔村时,便将钱鼓舞带来了,并世代沿袭相传至今。现在东海钱鼓舞的音乐、唱……[详细]